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合集7篇)

时间:2022-03-03 06:43:21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1篇

扁形动物与人类关系为寄生关系,扁形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引发腹泻、营养不良等疾病,如猪肉绦虫等。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水果要洗净,不要买没有安全认证的肉类,不生吃肉类和鸡蛋,肉类必须经过高温烹煮才能吃。少接触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如果已经被扁形动物寄生,就要及时吃打虫药。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2篇

地球上能够脱离自然界这种往复循环的似乎只有人类――居于食物金字塔顶端的动物。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长河中动物界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结果。同时人类的出现又是自然界中的偶然事件,因为生物进化历程本身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集合。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起初只有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差异,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人类从动物界脱胎出来。尽管人类已经成为地球上的主宰,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和世界,但是,人还要长期与动物共存下去。

现代人类在享受空前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的空洞、水体的污染和土地的沙漠化。更严重的是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种群的自然调节机制已经不完善或彻底丧失。人类的过渡开发利用导致了野生动物的濒危和灭绝,大批动植物面临着生存危机,人类活动导致动物灭绝是人与动物关系史中触目惊心的篇章。有识之士指出这场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因为人类的生存与动物的生存要求的条件相似。

如果人类不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类的灭绝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人类的灭绝并不意味着生物世界的终结。著名古生物学家D. V. 阿格尔教授甚至预言,在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中,啮齿类动物将是优势的动物种类。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环境保护的热潮正在兴起,人们开始审查自我行为,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更可喜的是,人们开始用法律和条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反映在1991年开放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上。像人类的先祖一样, 现代人类又一次勇敢地接受了环境的挑战。人与动物的关系将又一次发生飞跃的质变。人与动物关系的演化折射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其实,人们对动物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人们对身边的、周围的、还有那些遥远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可以从动物园里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视机前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忠实观众、广告中随处可见的动物形象中得到证实。然而,动物成员众多、无处不在。即使是专门研究动物的人士,对动物的所知也是有限的。普通读者更是限于活动空间、活动时间的限制,由于观察手段、观察方法、参考资料的欠缺,不可能了解许多动物学知识。例如一些简单的动物学问题:它们叫什么?它们在哪里?它们吃什么?即使是这样一些常识性问题,也不是容易解答的。对此《文明》杂志担当起普及科学知识的重任,为读者提供了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科普文章。

《文明》杂志自2001年创刊以来,除了追溯人类文明的源流、介绍世界的文化习俗之外,还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动物。《文明》杂志将弘扬文明,传播知识为己任,在办刊中坚持介绍动物学知识,揭示人与动物的关系,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暴露野生动物保护中的问题,提倡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将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世界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提出了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激励读者了解世界、认识自然,意义重大。在蹒跚学步中,《文明》走过了五年,我希望《文明》保持一贯的风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知识,为中国的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群结队的大火烈鸟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湖边,声势浩大,令人叹为观止。夜暮下的它们,火红的外衣上被镀了一层金黄。

《燃烧的火烈鸟》

撰文/李湘涛 摄影/夏富祥 吴常云

2006.7

专题介绍:

第一次见到大火烈鸟,我就被极大地震惊了。这种喜欢扎堆生活的大鸟,往往成千上万只甚至多达10万只聚集在一起。从高空看,遍地通红,绵延好几公里,就像一块巨大的红地毯,又宛如一片在泥沼原野上沸腾的红色波涛……

朱性情温顺,再加上优雅的外形和飞翔姿态,轻易就获得了“诗人”称号。

《拯救大鸟朱 》

撰文/丁长青 摄影/奚志农 祁云 丁长青

2003.1

专题介绍:

在亚洲的东部,生活着一种名叫朱 的大鸟,传说它能给人们带来福音。它体态优美、气质温雅、羽毛清丽,但它生性害羞而脆弱,面对灭顶之灾却无能为力,那么人们为朱开展的空前拯救行动能否弥补人类对自然界的伤害呢?

虽然名称里有“鸡”字,但是作为世界上珍贵的鸟类,藏马鸡自有一番高贵的气质。

《高原藏马鸡》

撰文/吴秀山 摄影/红杏 吴秀山

2005.9

专题介绍:

为探索藏马鸡这一珍贵的物种不为人知的一面,我奔赴它们的原产地,开始了艰难的引种、饲养和繁殖等工作。在科研取得成功的同时,我不禁陷入深深自责: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带着它们或它们的子孙重回,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形态优雅的黄嘴白鹭,因为它美丽的外衣而遭到大量捕杀……

《白衣绅士―海驴岛上的黄嘴白鹭》

撰文/张学武 赵一龙 马得东

摄影/张学武 赵一龙

2004.3

专题介绍:

由于黄嘴白鹭的羽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加上它们喜欢群居生活,因此遭到人类的大量捕捉,导致数量锐减,现在几乎陷入灭绝的境地……

在野化训练的过程中,东北虎繁殖能力也能得到增强,现在老虎“拿下”一只黄牛前后不过半分钟的时间,王者之风在奔跑中显露无遗。

《王者何时归来?》

撰文/王远昌 王敏 吕晶 摄影/王福春 王远昌

2004.9

专题介绍:

由于滥杀和生态恶化,20世纪中期,具有300万年历史的古老物种东北虎已到灭绝的边缘。跨世纪拯救东北虎的宏伟工程历尽艰难。1986年以来,摄影师深入“虎穴”,亲身见证了“虎威”重振的全部过程,捕捉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夜幕中的雕双目炯炯有神,它的翼展达两米,如果有谁侵犯了它的领地,它会悄无声息地发动致命一击。《雕―夜幕下的幽灵杀手》

撰文、摄影/王永军

2006.5

专题介绍:

这是一种凶狠异常的大型猛禽,一种令许多小动物闻风丧胆的神秘掠食动物。它会在无声无息中对敌人甚至人类,发动致命一击。然而事实上,我们几乎很难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环尾狐猴在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但却是较为低等的种类,被称为原猴类。与高等的灵长类相比较,它们的面部更像狐狸,而与人类相去较远。

《崇拜太阳的“幽灵”―环尾狐猴的隐秘世界》

撰文/李湘涛 张斌 摄影/张词祖 李湘涛

2004.7

专题介绍:

环尾狐猴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物种,目前由于人类的原因已经濒临灭绝。不过漂亮与温顺的外表正在挽救它们的命运,人类通过饲养繁殖,使这些习惯于向太阳祈祷的“幽灵”的数量得到增长。

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蝙蝠们的猎食种类也在变化。因此一些种类的蝙蝠已可以在夜晚捉鱼。

《发现食鱼蝙蝠》

2004.2

撰文、供图/张树义

专题介绍:

全世界大约有1000种蝙蝠,中国有100多种,北京有近20种。吸引我前去房山拍摄大足鼠耳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食鱼蝙蝠。

眼镜蛇在遇到危险时会将颈部立起并侧展开来,它们不但能够用毒牙咬人,而且还会喷射毒液,但是它们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这样凶巴巴的行为只是出于自卫。

《蛇的行动密码》

撰文、摄影/肖诗白

2006.9

专题介绍:

传说它在伊甸园引诱人类吃下了禁果,冷血、神秘、危险、神出鬼没,如同幽灵一般游走,甚至胆敢杀死地球上的王者―人类,这就是蛇。

竹直锥象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笔者曾看到有小孩子捉到后用细竹棍从尾部刺入拿着玩耍。这是一对正在交尾的竹直锥象。

《披头士的精彩世界》

撰文、摄影/买国庆

2003.2

专题介绍:

威猛的虎甲与步甲,“含金量”颇高的金龟子,为非作歹的天牛,令人遐想的萤火虫,轻功了得的“草上飞”叩头虫,热爱“自由搏击”的锹甲……构成了一个精彩奇妙的甲虫世界。

马达加斯加曼蛙又称马加彩蛙,这是曼蛙属中色彩最艳丽的一种,因而经常被误认为是箭毒蛙,其实它并没有毒。由于色彩华丽,它们遭到了大规模的捕捉,已被列入濒危动物。

《奇异的蛙家族》

撰文、摄影/乔轶伦

2006.4

专题介绍:

惊蛰的春雷刚刚掠过乡间的池塘,久违了的蛙鸣声便开始在田野中唱响。对于深居都市的人们来说,这仅仅是一种对于青蛙的美好记忆。那么,一个更加鲜为人知的蛙类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

差不多同一时间出世的小螳螂你推我挤,互不相让,好不热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来到世间仅半个小时。

《杀手螳螂》

撰文/张瑜 摄影/张瑜 唐志远 张仁琴

2006.1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3篇

关键词: 伙伴教学 兴趣组合 合作精神 创新思维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极为重视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善,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结构高速改革的阶段,每一位教师也都在努力探寻、构建更加人性化的、更利于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递的、更利于学生发展的、合理的教学空间形态。就这样,伙伴教学以它独有的魅力走入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伙伴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相互合作的情感,语言表达的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并促使其学业成绩逐步提高。其显著特点是建立在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兴趣自愿组合的基础上,使伙伴之间处于耐心、宽容,以及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这种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合作精神。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课堂中的伙伴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课前准备

1.训练策划: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将知识点分解成不同的问题,供学生学习讨论。并就本地区的特点,有目的地提出了调查方案。

2.伙伴结合:破除以往利于课堂顺利进行的前后桌合作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学习素质等特征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每组3―4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选出1名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在小组长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生物反应器以及动物和仿生的资料。

二、课堂活动

探讨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出示讨论提纲:

1.什么是生物反应器?

2.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有哪些好处?

3.利用生物反应器只能生产药品吗?还可以生产哪些物质?

4.课文中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实例,你能解释吗?

5.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与仿生的实例?

6.你认为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要求:每组可选取2―3个问题进行讨论,时间20分钟。

(一)伙伴讨论。教师将权利下放,由小组长合理分配组内学习任务,阅读课本内容,结合课前收集资料,共同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点拨。在20分钟的讨论活动中,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发言,献言献策,并且能够把讨论结果作有条理的整理记录,部分还把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也记录了下来。比如:有些学生提到什么是冷光?冷光和日光对比有何优点。有些学生想知道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等等。

(二)伙伴竞赛。在20分钟讨论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学生通过组与组之间伙伴竞赛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由于讨论活动前的准备以及讨论过程中条理性的记录,在交流中,学生更是大胆、主动地发言,各陈观点,使我们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在讨论中部分学生提出的疑问也在口枪舌剑战中解决了不少,本课的教学活动在高潮跌宕中落下了帷幕。学生大有“有言意未尽”之意。我则“乘胜追击”、“结风使力”布置了课后调查活动。

1.食用动物的营养价值。

2.动物在娱乐和旅游中的作用。

3.动物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4.在你一天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动物与你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5.甘肃省优势动物养殖业。

6.观赏动物。

要求:以伙伴组合为单位,任选一题进行调查,广收资料,精选信息,一周后写出一份5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

三、课后反思

平行6个班的教学活动结束了,我总结这种伙伴同学的合作学习模式所带来的意外惊喜。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4篇

摘 要: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在的依赖性与自为的能动性的统一。作为自然存在物,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但与此同时,人的能动性又使得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发展的物质资料生产关系中。马克思生态思想通过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并且提出解决这些生态问题的方法,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与自然;生态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039-02

20世纪以来,在工业革命的助力下,全球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场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运动正在蓬勃兴起,各种思潮、理论、组织纷纷涌现,形成规模空前的生态运动和生态革命。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从不同理论和学说的角度,分析目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希望通过理论分析、思潮引导、组织影响来解决生态问题。

一、生态自然: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人是自然的产物

人类的进化史是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自然资源的支持。地球最初只有无机环境,经过10亿年的演化出现了有机分子,后出现了生命的基本结构――细胞,形成生命体。经过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生物物种逐渐丰富起来。大约七千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分化出灵长目动物,随后进化为古猿,并最终进化成人。研究发现,人的物质构成与地球、宇宙的物质构成具有同一性;与地球上的其他动物也具有同一性。因此,可以确定的是,人确实是自然界进化后的产物。

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的大脑也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活动都是人的机体构造、行为方式的演变和机能提高的产物,人类进化形成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而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二)自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和媒介

人是类的存在物,类的形成是需要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这种交往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必须与自然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所以自然界就成为人们相互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自然界是由人本身的自然和人身外的自然组成的。以人本身的自然而言,人的身体是人际交往的物质承担者,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否则无法完成各项活动。以人身外的自然而言,自然界是人与人联系的媒介物,有助于维系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因此,必须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三)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人类的生存需要从自然界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工具,而且人类的精神世界也离不开自然。离开自然界,人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都需要依赖自然界,这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旦离开自然,人类社会就会失去最起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来源,o论物质需要或精神世界都会难以为继,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为人与人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都会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加以反映和强化,即使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也是通过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实现的,没有人类社会的交往与互动,仅凭个人是无法与整个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体现出了马克思的社会生态学思想,即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与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社会关系中,才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自然存在才能超越动物的本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受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总之,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着眼点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希望分析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就需要首先梳理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以此为切入点,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即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分析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方法,先从作为创造者的人入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消除生态危机。这些生态思想为当今自然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正确道路,具有非常深刻的前瞻性。

二、生态经济:人与自然物质交换关系的实质

(一)二重性理论

马克思的二重性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的二重性,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对于自然来说,是其中的一部分,是自然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自然的产物,自然对于人来说具有先在性。二是劳动的二重性,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需要劳动来作为桥梁与纽带,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是通过劳动交换来实现的。因此,劳动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三是生产的二重性。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的客观制约性,生产过程都会停止。四是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人们劳动的目的,又是生产过程的直接创造,同时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这也体现出商品的自然生态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实现了社会规定性与自然规定性的高度统一。

(二)全面生产理论

马克思在《形态》中首次阐述了全面生产理论,将自然、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全部生产和再生产。不同于动物对自然的低层次利用,人类进行的能动的自然改造是一种高级形态,能够使自然为人类所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全面生产是人类各种生产的有机统一体,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并且是一种全球性的生产活动,它超越了生产人群与生产地的界限,这一全球性生产活动使原生自然得到充分利用和完美保护,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物质交换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改善,关键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体现在其对立统一的关系上,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应当思考如何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这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与纽带,认为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能沉醉于掠夺、战胜自然的喜悦中,因为这样的“胜利”只会得到自然对人类更加无情的报复。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更应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物质循环理论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将物质循环这一概念引入经济领域,并且进行了渊源式的系统阐述,指出物质循环包括生态循环和社会经济循环。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都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活动,这些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对低碳经济思想的起源、内涵具有深层次的影响。因此,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为当代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思路。

三、生态社会: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一)生态人口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发现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存在人口过剩问题。马克思指出,人口的多少并不是由生活资料决定的,因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比例并没有固定规律,相反,人口增长与否是历史的选择,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最终由历史来决定人口的变化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和社会制度方面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马尔萨斯将人口的增加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将社会现象变成自然现象来看待。但马克思认为,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技术不断征服自然,使自然服从于人类,表达了他们在人口问题上积极的、鲜明的态度。他们不仅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分析了人口分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他们指出,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分布不同,过分集中和过分稀疏都会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马克思认为,解决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有两种方法:发展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自我调节。在人类发展史中,人口的再生产常常是盲目的,自我调节也是被动进行的。现代社会下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人口的再生产应该积极主动,并且增加物质生产。另外,他们还指出人口再生产不能只着眼于人口总量,而应协调好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问题

马克思在其“绿色思想”中,曾经提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人由于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劳动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各种交换,满足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自然环境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需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人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对自然进行了无限制地索取和掠夺,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形成人与自然的矛盾;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造成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所得的剥削,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不断恶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应该齐头并进,只有解决了这两大矛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马克思的所有文献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但在《资本论》中却明_提出了被当代社会概括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可持续消费观,反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强调人类的消费活动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应与其相适应。同时,他们也反对抵制消费,主张消费的目的应该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消费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最后指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扩大现有的消费量,并且将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形成新的需要,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是实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对循环经济进行了阐述。他们在《资本论》中指出,将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且将投入到生产中的原材料的利用提到最高限度,体现出减量化原则,同时指出减量化的方法,认为生产工具的改良和创新,以及现代化机器设备的使用,都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原材料的使用,同时,大大提高原材料本身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9).

[2]马军,余锦龙.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3(9).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5篇

伟大的理论创造往往要从深刻的批判开始。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开拓,像现代哲学的其他开创者一样,也是从批判黑格尔开始的。他批判黑格尔把抽象出来的人类精神及其能动性,脱离开人而上升成为客观精神实体,即绝对理念,并以绝对理念的发展推移而生成一切事物的思辨唯心主义,即“思本主义”或“心本主义”,也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把人变成“自我意识”,而对那作为思或心之载体的人本身却不予关心;他也批判近代直观的、抽象的唯物主义,即见物不见人的“物本主义”,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抽象形而上学哲学及其方法。在马克思看来“,抽象的物质”方向与“唯心主义方向”[2](P355),二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因为,“任何极端都是它自己的另一极端”[2(]P355)。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不是站在传统唯物主义这一极端的立场上与唯心主义相对立,而是力图超越它们各自的片面性,寻求一种新的哲学方向。那么,马克思以什么样的精神为根据进行这一探索呢?这就是从西方科学与哲学进步精神中吸取的科学化的实证态度和能动的辩证法精神,并以此面对世界,力图创立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实证的“新唯物主义”哲学。除了这种能动的、唯实的哲学—科学精神之外,马克思还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类解放三大进步思想于一身,形成了他深切的社会人文关怀精神,开始了他的以“社会化了的人类”为立脚点的哲学创建。同样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对这些脱离人的抽象思辨的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还批判地搁置了许多他认为已经没有意义的哲学论题,如传统哲学的“物质”、“精神”、“运动”等概念,世界的本原、本质、本体与现象,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对世界的形而上的哲学追求,脱离了实践的认识论,客观自在的辩证法,与人无关的自然界,脱离人的视界的世界观,对宗教的批判,唯物与唯心孰是熟非,等等。搁置的原因,在于抽象地讨论这些东西不仅已没有现实意义,而且不合理,不科学。马克思明确表示:“唯灵论和唯物主义过去在各个方面的对立已经在斗争中消除,并为费尔巴哈永远克服。”[3](P120)这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它们已没有现实意义,已成了“昨日黄花”,它们是近代抽象的形而上学哲学的对象,而不应当再是现代的、走向具体境遇的未来哲学所应关心的问题。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批判与搁置,马克思清扫出一个哲学新天地。显然,我们不能在马克思批判和搁置的理论中寻找他的哲学,而必须仔细分析他在这个哲学新天地里所开拓、所建构的新东西是什么。

二、马克思的现代哲学理念

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早期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但他的哲学活动则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开始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马克思没有受到早于他的叔本华生命、意志哲学、孔德实证主义、基尔凯郭尔存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但他深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也独立地提出了科学实证的哲学要求。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个理论异常活跃发达的时代。黑格尔以绝对理念为根基的绝对理性主义的哲学精神,使一般理论家都倾向于脱离实际的理论争辩,而马克思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使他首先关注的是哲学与现实的联系,是时代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马克思在他1842年初出茅庐之时,就强调一种超越传统的哲学解放精神:“假如你们愿意明白事物存在的真相,即明白真理,你们就应该从先前的思辨哲学的概念和偏见中解放出来。”[2](P33)由于黑格尔思辨哲学是全部传统哲学发展的顶峰,这里所说的从思辨哲学的概念和偏见中的解放,实际上就是从一切形而上学哲学传统中解放出来,而不仅仅是指从黑格尔哲学或从唯心主义中解放出来。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应当再是传统的脱离实际的思辨,而应当是人民的和时代的最深层的精神理念:“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2(]P33)根据这一哲学信念,马克思要求这样一种“用双脚站在地上”的关于“当代世界的哲学”:“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哲学首先是通过人脑和世界相联系,然后才用双脚站在地上”,“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其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就其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的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一般的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这种哲学思想冲破了固定不变的、令人难解的体系的外壳,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2](P121)在这几句言简意赅的话里,马克思表明了他的新的哲学理念:他要求创立一种“用双脚站在地上”的、“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的新哲学,即由抽象的关于一切存在、整个世界的思辨,回到具体的、现实的、有关人类世界的哲学。正是这样一种回归现实的哲学精神,促使他开辟了新的关于人类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方向。

三、马克思所开拓的哲学新世界

1.马克思开拓的哲学地平线:存在物互为对象的具体联系世界。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新唯物主义”呢?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时,已经表明他的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地平线,与普遍的抽象的“存在”、与普遍的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相反,而是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实际存在的“自然存在物”,这是从事实出发的新唯物主义精神。它是自然的、现实的、感性的、实在的、有限的、特殊的即具体的“自然存在物”[4(]P121)。马克思之所以要从这一视界出发,在于费尔巴哈早就“扬弃了无限的东西,创立了现实的、感性的、实在的、有限的、特殊的东西”作为哲学的出发点[4(]P111)。而现代哲学的基本倾向,就是从无限的东西回到有限的具体的境域,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方向是现代性的。但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不同,他不是从自然存在物中寻找它们的共同本质,而是强调这种“自然存在物”是“互为对象”的即相互关联的存在物,任何存在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物,都有它的对象性存在,否则就不是自然的存在物,就不能参与自然界的生活。马克思强调“:一个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的存在物,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本身不是第三者的对象的存在物,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也就是说,它就不能作为对象来行动,它的存在就不是作为对象性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存在物[4(]P121)。而“非对象的存在物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怪物”[4(]P121)。他举太阳与植物这一明显的例子说:“太阳是植物的对象,是植物所不可缺少的、保证它的生命的对象,正像植物作为太阳的唤醒生命的力量的表现,作为太阳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太阳的对象一样。”[4](P121)这样,马克思就进入了关系的世界。因此,马克思没有停留在孤立的存在物上,这不是哲学的态度。他的哲学视界,是存在物背后的“互为对象”,即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各种具体联系形成的具体存在境遇,具体的关系,这就是新哲学所关注的东西。因为,正是这种存在物背后互为对象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和联系,才构成了真实的世界。在这里,既不能只要存在物而不要它背后的关联,也不能只要关联而不要存在物,只有它们的联结一体才是具体的真实的存在世界。这样,马克思就从“在者”进展到了那决定它“何以在”的“存在因”;由“存在物”进展到了存在的互相关联的关系和联系的世界。换言之,这种互为对象、互相依存正是一种规定着存在物因何存在、何以存在的“存在因”,正是这种存在物背后的依存关系、相互关联,形成了具体的存在物的存在根据。只有把握对象的关系和联系,才能进入对象的具体境遇。这样,马克思就从抽象的形而上的普遍领域,走向了具体世界的具体境遇,并由此开辟出了以具体的存在境遇为根基的哲学地平线。这是现代哲学摆脱形而上的抽象而回到具体真实世界的重要开拓。仅从这一层次上看,我们也可称之为从存在物出发而把握其相互联系的具体境遇的存在唯物主义、具体唯物主义。这是他的“新唯物主义”的第一层规定性。确认马克思哲学的地平线是具体的存在境遇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表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它扬弃了哲学两千年来的形而上的追求,而回到了形而间的具体联系世界中来。从而为正确的哲学认识找到了实证的前提,创立了“实事求是”的哲学立场。这正是他借费尔巴哈的词语称之为“彻底的自然主义”[4(]P120)、“真正的唯物主义”[4(]P111)的东西,是他的“既有别于唯心主义,也有别于唯物主义”的哲学新地基。他的哲学慧眼所看到的不是精神,不是物质,而是具体的关系和联系的世界。这就从近代哲学的抽象的无限性世界中走出,回到了具体存在、具体境遇的现实世界中来,开辟了现代哲学的地平线。但是,马克思没有停滞在这里。他对思辨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进行批判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都疏远了具体的现实的人。他批判黑格尔忘记了人,“把人的一切活动消融在思辨辩证法中”[3](P67),也批评培根之后的“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3](P164)。有鉴于此,马克思一开始就把握住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互为对象的人,他的一切思考都是与人有关的。他的互为对象的存在世界,不过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前提(它就是由一个个感性地、有形有体的对象背后的互相关联组成的具体存在的世界)。

2.马克思新哲学的起点:从具体联系世界走向人类世界。现代哲学是从对人的关心开始的。马克思从互为对象的存在世界出发,是为了把握同样互为对象的“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即既有受动性又有能动性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在他身上存在着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4](P120),这种能动性与其天然受动性之间,就形成了人之为人的初始矛盾。这种矛盾使人成为自觉的“有我”的存在物,成为一个存在者,成为一个主动的自为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人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4](P126)。人天生就有“为人的”能动性,成了自觉地为了人的生存而活动的存在者。一个以人的生存、人的关系、人的人格而自为地生存着的存在者。人作为存在者,像自然存在物一样,与其他的存在物、存在者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它的生命性、主体性、能动性(有其“我”性,有其人性、精神性和具体性)。这样,马克思的哲学世界,就不再仅仅只是互为对象的“存在物”相互关联的世界,他从这里出发,而进入了互为对象、结成关系和联系的具体地存在着、生活着的“存在者”的关系世界,即人的世界、人类世界。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说,前者(存在物)是“作为客体的自然界”而存在着的;后者(存在者)是“作为主体的自然界”[4](P126)而存在着的,马克思在存在物及其相互关联的世界中所看重的,正是“作为主体的自然界”的互为对象的存在者世界,即以个体的人为存在形式的结成关系和联系网络的具体的“人的具体世界”。从物的存在出发而又超越物的存在而进入人的世界,是马克思所开拓的现代哲学的特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从一开始就与现代其他哲学家不同:他的人的世界是人的具体关联的世界,即既是个体存在又是类的存在的“人类世界”。马克思说:“人的个体生活和类的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如果说人总是以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那么,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可以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之主体的、自为的存在,正如在现实中,他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对这种存在的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属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4](P76)。对人的这些表述,表明马克思所借以出发的,不仅仅是人的“个体存在”,而更是既有个性又有类性的人的“类存在”;不仅仅是人的自然存在,更是人的社会存在。这里,就马克思也关注人的存在、个体的存在言,可以说,他同样开创了存在主义的哲学境界。但是,马克思所关心的要比个体存在更进一步,他的彻底性使他深入到了个体存在的更深入一层的规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类的关系。这样,马克思对个人的把握也就是对于人的关系的把握,人的类的把握;而对于“类”的把握,也就是对于个体的把握。因而,在马克思面前展开的人的世界,就成了以个体为体现的人的关系和人类世界。它表明马克思哲学是以人的关系和人类世界为对象的,马克思哲学的人类性就奠定在这里,这是他的哲学第二层重要规定。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对其关系加以更深入的讨论。

3.马克思的人类世界是由关系规定的世界。如前表明,马克思所说的存在物“互为对象”,即两个相互区别开来的存在物之间有某种具体的同一性,并因这种同一性而互为存在的条件。人类社会更是这样。马克思指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4(]P121),即以其他的存在物、存在者为自己的存在前提的存在物,这就总要与它们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和联系中即任何个人都不能不与其他物、其他人结成形形的关系和联系。于是,人总是处在某种具体的关系和联系中的人。各方在这种关系和联系中相互中介,以某种方式交流着、交往着,从而成就双方的特质,实现双方的生存。由于人的广泛的互为对象的存在,从而使人的世界成为一个有着种种具体的关系和联系组成的(5)马克思的活生生的关系世界。通过这个关系世界,马克思由存在的物质性而深入到了实物存在的关系性,进入了那规定着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的关系际、人际、主体际的世界。人在这种间际世界(姑且这样名之)中交流着,生活着,被种种关系规定着。因此,马克思的人类世界不是形而上学的本体世界,而是由“互为对象”、相互中介的人组成的关系世界,是由具体的关系和联系规定着的、作为人的全部丰富性的人类世界,是个既包括物质活动又包括精神活动的丰富的人类世界。在这里,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者,也是精神的存在者。不仅是一种社会的存在者,还是政治的存在者,伦理的存在者,宗教的存在者,精神的存在者,艺术的存在者,乃至情感的、生活的、需要的存在者等[4](P126),而所有这些存在都是由他的具体的关系所规定的。正是这些关系的规定,人才成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换言之,马克思的人类世界,是由种种关系规定着的人的生命存在、社会物质存在的包含了人的全部丰富性的活生生的人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具体地、有机地相互关联、相互联系地存在着、创生着的关系世界。他是否由此形成了一种关系规定论或关系本源论?如果这一点可肯定,这就成了马克思哲学第三层的规定性。

4.从关系规定论上升到实践关系论。人作为关系的存在物,他总是处在人与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与人的、人与物的、人与权的、个人与类群的种种关系之中。在马克思看来,“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3](P52)。马克思表明,人凭借人的本性和世界之间发生“全面的关系”。而这种全面关系的建立,在于人的需要:人感到在他之外存在着的“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4](P121),这种需要迫使人不得不与自然世界发生关系。找到了人基于自然而实现于自然的“需要”,紧接而必然要提的问题是:人如何实现自己对于自然物的需要?马克思的回答是:人的能动性使人可以通过劳动活动、通过物质生产实践的感性物质活动,来实现自己对于自然物的需要。这样,马克思就进一步把人与自然的对象性的关系,上升成为需要与满足需要的物质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人来说是靠生产实践来实现的。因而,人与世界的最重要的关系是基于人的生存需要的生存掌握关系。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把这种生存关系区分为“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3](P19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进一步全面地把这种关系区分为“头脑的、艺术的、宗教的与实践-精神的”[5](P216~217)四大掌握关系,即认识的、审美的、的、实践活动的四大掌握关系,这就概括了人对世界的最基本的生存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这里一反仅仅从认识关系上看待人与世界的哲学传统,而强调要从人对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关系出发看待人和世界,这从马克思的下述批判可以看出:“在一个学究教授看来,人对自然的关系首先并不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而是理论的关系。”[5(]P404)在马克思看来,这两种关系是绝不能颠倒的。把人对世界的生产实践关系看作人对世界的根本生存关系的意义是重大的,它表明,马克思所唯之“物”不是别的,而是人对自然、对世界的物质实践关系。因此,实践关系论是马克思哲学的又一特质。在这里,马克思所看重的是作为自生产、自建构的、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这是马克思“唯物”含义的真实所在。马克思正是从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看待世界的。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马克思创立了实践世界观。于是,马克思就由人的自然存在的唯物主义,进展到了人的社会存在的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了,它以人的物质生产实践这种特殊存在为对象,为基础,这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第四层新颖的规定性。

5.从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到唯物史观。更进一步看,马克思把人的满足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是第一性的历史活动。并进一步发现了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社会历史。于是,马克思就从最初的自然史,上升到了人类的社会历史即人类史中来了。从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也就随着对象的改变(由自然史转化为人类史),而转化成为历史形态,他称之为“唯物史观”。这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第五层新颖的规定性。问题是,到了这里,以前的规定性是否都被否定了呢?在这里,前面的各种规定,宁可说都不过是从不同层次审视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所得到的不同深层的内容,因而它们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层内容。如果丢掉了前者,后者的存在就没有了根据。因为历史不能不建立在人的自然存在、人的社会存在、人的关系存在、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问题是唯物史观是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最终规定呢?笔者认为,它仍然只能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一种规定,但还不是它的最高规定性。

四、唯物史观的深层实质:唯物主义人类观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6篇

狭隘的理由:让人类更好生存

保护野生动物的第一个也是狭隘的理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存。这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伦理上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更深层的理由应当是,要让所有生物都有一条活路。你要生存,也得给他人留条活路。人要生存,也要让动物活着。如果不让动物活下去,也就没有了生物多样性,那么,人类也会活不好,或更麻烦一点,活不长。因为,人类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物种,必须依赖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物圈的良性循环才能活下去和活得更好。

人类离开了生物多样性会活不好的问题,爱德华•欧•威尔逊在其《生命的多样性》中早就有论证,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态系统离不开生物或物种的多样性。比如,水蛭是一种吸血虫,但人类可以从中提取抗凝血物质以治疗血栓、心肌梗塞、卒中等心脑血管病;遥远的安第斯山谷里有一种稀有的甲虫,可以分泌一种治疗胰腺癌的物质。美国每年的药物3%来自动物,其中蛇毒可制作非成瘾性镇痛剂,蜂毒可用于治疗阑尾炎等。

植物对于人类的关系也如同动物与人的关系一样。马达加斯加的粉红长春花可用于治疗白血病;云南的紫杉提取的紫杉醇可以治癌;一种蚊草含有合成阿司匹林的物质──水杨酸等等。

如果这些动植物消灭了或用尽了,人类的日子必然不好过。例如,猫头鹰以老鼠为主食,平均一年能吃1000只田鼠,如果一只田鼠一年吃掉1公斤的粮食,一只猫头鹰就可以为人类保护1000公斤的粮食。但是,由于猫头鹰、蛇、黄鼠狼等老鼠的天敌被乱捕滥杀后,全国估计鼠类最多时能达30亿只,每年能偷吃粮食250万吨,超过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总量,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现在,大量的野生动物由于“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而作为开发利用对象遭受灭顶之灾,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例如,象牙、犀牛角、虎皮、熊胆、鸟的羽毛、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绒等的交易导致这些物种逐年减少。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并驾齐驱。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人类未来的日子的确将会很不好过。

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的理由

保护野生动物往深层次说,当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因为只有人类和所有生物生存的地球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时,才会让人类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生生不息,也使地球上的所有资源获得可持续或再生利用。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是不能脱离与这个环境中的所有物质和生物的相互依赖关系的。以食物链为例,有三种类型。一是捕食链,从植物开始,小动物吃植物,大动物吃小动物,形成捕食链;二是寄生链,是从大动物到小动物(寄生虫总是比宿主要小);三是腐生链,即从死物到微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这三种食物链又形成一个有机的食物网,产生了熟语所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的循环生态环境,人则处于这个食物链的最上端或终端。这中间任何环节或链条的断裂都不仅影响到人的生存,也危及到层层相依的生态系的循环和发展。

从食物链再往大的方面讲,就是生态系或生态圈,其中的各种要素也相依为命,共生共存。在一个生态系中,包括生物与无生物、生物与生物的关系,至少有四个要素。一是无生命物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二是生产者,如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和浮游植物。三是消费者,如动物,分为食草和植物的初级消费者,依次是肉食的次级消费者,它们捕食初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又捕食次级消费者等。四是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它们把死亡的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也就为绿色植物提供了养料和食物。实际上,这四种或更多的要素也就形成了层层相依,环环相扣的链条。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条或一个环节,这样的生态就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永续发展或良性循环。

一个物种的存亡,同时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多个物种的消长。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每一个物种消亡,约有10~30种依附于它的其他动、植物也会随后覆灭。17世纪毛里求斯渡渡鸟被杀绝后,不到数年,该岛的大栌榄树也渐渐消失了,因为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才能发芽、萌生。一只杜鹃一天可捕食300余条松毛虫,一个夏季约可消灭31500多条松毛虫,可以吃掉蚊子、苍蝇共约25万只。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鸟、昆虫植物的数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鸟的数量太少或灭绝,昆虫就会大量繁殖,昆虫吃光植物后,自己也会灭绝,于是生态系统就彻底被破坏。所以,野生动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中大量养鸟人的存在也使得野生鸟类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最终受到威胁的也是人类。

人与环境的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中国人遵守的人伦有五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从亲、义、别、序、信五个范畴来规范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后来,台湾伦理学界提出第六伦,用来界定群己关系,也可以把这一伦理看作是规范陌生人之间的伦理。

这些传统的人伦之道固然重要,但需要扬弃。而且,仅仅依赖它们并不能涵盖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关系,也无法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人活天地间,必然要与自然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引入第七伦的伦理,也即人与自然关系中应遵循的准则。第七伦要应对的关系包括,人与表面上无机的自然环境,如矿物、土地、水和阳光等的关系;人与有机的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人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关系。所以,第七伦也包括人与动物的关系。

无论是无机的自然环境还是有机的生态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仁慈的,有感知的,甚至是有情感的。表现为,如果人类善待它们,它们也会感受到人类的善意,反过来也善待人类。反之,它们就会报复人类,甚至毁灭人类。例如,猫头鹰、蛇类的减少就会让人类陷入粮食危机。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7篇

论文关键词 人的本质 类本质 个体本质 科学阐述

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学者们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很多学者都会把人的本质看成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过,人的本质不是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我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又发现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看成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阐释是不同的,甚至是自相矛盾,这很让人费解,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科学的,只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的角度不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从不同的阶级、阶层、群体相互区分的角度来阐述人的本质的,也就是笔者所说的人的个体本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从人作为类存在物从而区分于其他动物的角度来阐释的,也就是笔者讲到的人的类本质。

因此,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并不矛盾,我们要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呢,其实马克思认为,人既是一种类的存在物又是一种个体的存在物,人作为类,使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作为个体,又使其与其他个体相互辨别。

一、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梳理

实现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毕生最伟大的追求,因此人的本质理论是他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逐步深入的,同时也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扬弃过程。受黑格尔影响,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随着马克思转向费尔巴哈哲学,他又把人的类本质阐述为自身的理性;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又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看成是人的类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有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后来马克思又把人自身的需要阐释为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问题是众多哲学家研究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对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也是有分歧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1)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2)人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3)人的本质是主体性、客观现实性内在需要和个性的统一;(4)人的本质是动物与文化的有机统一;(5)人的本质是种的生命和类的生命的统一;(6)人的本质是需要。

以上观点都对人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我们积累了某些有意的思想资料,对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具有重大的启发,但是它们又都有不足之处。我们应该深入马克思的原著来整理出完整科学的人的本质理论。

二、对人的类本质的认识

所谓人的类本质就是区别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有着自身质的规定性,从而与其它种根本区别开来的规定性,也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人的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活动,也就是我们人类根据自身的活动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对事物属性的认识程度而进行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性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因此,我们可以把人的类本质理解为劳动,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后,各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曾对人的类本质提出过各自不同的观点,把人的类本质看成是政治性、神性、自私性、思想、社会性、理性、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等的不同观点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其固然有合理性,但是也存在着片面性、浅显性的缺陷,这是因为:第一,类本质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不是其中的某一个规定性;第二,多种规定性中必有一个根本规定性,以上观点并没有指出这一根本规定性;第三,以上观点都脱离了历史时代、社会关系,对人的类本质的理解是纯抽象的。与此相反,马克思把现实的人放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来考察,从而精辟地阐述了人的类本质的规定性。他指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人是类的存在物,这是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人的规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又不同于自然,具体表现在:第一,人不像动物那样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来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而且也为自己的存在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人的生产不像动物的生产那样是出自本能的,直接的生产,而是能动的、有意识的、全面生产。在人的类本质中,人已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作为与自然相对立的存在物,人类不仅能改造自然来适应自身的生存,而且还能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物品。

三、对人的个体本质的理解

马克思紧紧围绕“实践”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测的探讨,并指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绝对化、抽象化和凝固化了,他批评费尔巴哈对事物的认识是直观的,而不能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人的个体本质的最佳论述。

我们可以理解为:第一,人的本质并不是在于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因此,要全面了解人的个体本质,我们就必须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而不能只从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一种关系出发,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主要的,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我们只有理解了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认识人的个体本质,不仅不同社会结构中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个体本质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人的个体本质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纵的方面来看,人的本质在原始社会、努力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的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从横的方面来看,由于每个个人的政治经济地位、生活经历不一样,每个具体的个人的本质又是显现着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个性。第二,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的人,说明了人的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不是僵死的、停滞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然也要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人的本质不可能会停留在某一个固定的点上。第三,“现实性”这个限定词表明,这里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人,因而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的本质不是纯粹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第四,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对人的本质进行阐释,马克思从根本上改变了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方式,证明了实在论的错误。第五,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这些社会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以“总和”的方式构成的有机体,因此我们应该把对人的研究放到对社会的研究中,把对社会的研究当成一种关系体系来研究。

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所以人的个体本质就存在于人的社会联系中,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人与人相区别的特性,它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得以体现,又受人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四、对人的本质的全面把握

(一)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的关系

1.相互联系

(1)人的个体本质和类本质在实践中得以统一。劳动创造了人,使人区别于动物又高于动物。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生产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生产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及其总和的前提,没有人的这种生命活动,种种社会关系便既无从生产又无从更新,因此,人的类本质使人这一类存在物与其他类的存在物区别开来,具有人的一般的共性,而人的个体本质则又使人的类本质具体化、形象化,表现为各个个性。

(2)人的个体本质通过类本质表现出来。作为类的人类的根本共性,人的类本质使人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但是人的类本质毕竟要通过现实的、具体的人的个性即通过人的个体本质才能得以某种程度的实现。

(3)人的个体本质受类本质的制约。由于人的个体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归根结底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即劳动的结果。因此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受“人的类本质”的支配,也就是说人的个体本质从根本上是受人的类本质的制约的。

2.相互区别

(1)人的类本质是从人作为类与动物相联系、相比较进行研究的,人的个体本质则是从现实生活中属于不同阶级、阶层、群体的人们相互区分的角度来研究的。人的类本质是作为人这个特殊类的所有成员都必然具有的普遍本性,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具有普遍性、抽象性,而人的个体本质则是具体的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现实规定性,它具有特殊性,比较具体,反映出不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差异。

(2)人的类本质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运动变化而改变自己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人的个体本质则是由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自己运动、变化的性质和程度。

(3)人的类本质较多的体现了人能动性的一面,而人的个体本质则较多的体现了人受动性的一面,劳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界从而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它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发挥其能动性的一面,社会关系则更多的强调了人受动性的一面,因为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要受到那个时代既定的生产力、资金,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