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冰心诗歌(合集7篇)

时间:2022-09-27 07:52:44
冰心诗歌

冰心诗歌第1篇

关键词:冰心 泰戈尔 比较阅读

对初中语文教材中题材相近、思想内容相似的文章,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比较阅读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同质与异构两方面入手,同质即探寻文本之间的共性,异构即探寻文本的个性。寻找文本的同质性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探究文本的异构性,则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个性特色,深化学生对文章的解读。

一、同质――探究冰心诗歌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

在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中,冰心的《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四首小诗,是仿照印度文豪泰戈尔著名的《飞鸟集》所作,尽管篇幅精悍,亦未刻意追求诗歌中的韵律之美,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仍然使无数读者折服。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这四首小诗,并与同单元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散文诗进行对比,挖掘其中的同质之处,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比罗列,便于学生赏析。

1.诗歌形式的同质性探究

冰心受泰戈尔诗风的影响较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阅读冰心的四首小诗,提炼其诗歌的创作特点。比如《母亲》和《纸船》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抒发对母爱的渴望与眷恋之情,而《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则借助“花”“芽儿”来说明奋斗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充满哲理。冰心的诗歌在形式上最大的特色是在叙述中抒情、阐发哲理,使人读之有所悟。而泰戈尔的诗歌中,《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都描写了母爱,同样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从诗歌形式上,叙事、抒情、哲理是两人作品的最大同质性。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提炼叙事主线和情感主线,使其中的哲理自然闪现出来。

2.艺术风格的同质性探究

诗歌形式相似,必然带来艺术风格的趋同,冰心小诗的艺术风格中很容易找到泰戈尔诗歌的影子。在有关的比较阅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逐句品读两人的诗歌,总结两人的诗歌在语言和修辞上的共性。两人都采用了暗示性的语言风格和象征性的修辞手法,比如冰心在《纸船》中用“纸船”暗喻游子内心的漂泊感,象征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而泰戈尔在《榕树》中也用“榕树”来暗喻故乡,用“风”、“鸭”和“影子”暗喻远离家乡的孩子,用象征的手法再现了离家的孩子对家乡的眷恋。象征是诗歌重要的表现风格,在两人的作品中,都采用了实物象征的手法来展现游子与故土之间的情怀。

3.思想内涵的同质性探究

探讨诗歌的思想内涵,离不开作者生活的时代及继承的历史文化。相对而言,冰心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些,其所呈现的思想内涵建构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上,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而泰戈尔的作品建构在印度历史文化的背景之上,学生理解起来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两人在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同质性最为明显,一方面冰心的《母亲》《纸船》和泰戈尔的三首小诗都写到了“母亲”,这是人类永恒的情愫;另一方面两人又在诗歌中融入了诸多的人生哲理和智慧,用“童心”来颂扬“母爱”,用婴儿般的情怀向母亲致敬。在诗歌的思想内涵上,冰心尽管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但仍然坚持着泰戈尔展现“爱的哲学”的创作理念,这在教学中也是需要引导学生留心体会之处。

二、异构――剖析冰心诗歌对泰戈尔的影响

纯粹的接纳与学习不会成就一位优秀的诗人,诗歌是靠思想内涵、情感切入点、艺术风格等因素来吸引读者的。冰心虽然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颇深,但只在诗歌的结构上借重较多,在其他方面却并非直接借鉴,而是有选择性地接纳。在冰心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自身经历,这些经历是与众不同的,充满了时代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痕迹,这是冰心诗歌与泰戈尔诗歌异构性的本源。在对两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一点入手,体味两人的诗歌作品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鉴赏能力。

1.思想内涵上的差异

思想内涵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抒感的重要体现。在教材所展现的几首诗歌中,尽管冰心与泰戈尔都在描写母爱,都在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但两人在思想内涵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品诗中的关键字句与情节,以便融入诗歌的氛围中。如冰心的《母亲》,用质朴的语言叙述了生活中最为普遍而平凡的经历,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处在人生逆境时躺进母亲怀里的冲动,这是对母爱最真实的诠释。而泰戈尔的《金色花》中融入了想象的情节,在表现手法上虚实结合,尽管也展现了母子间的情谊,却为“母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与泰戈尔诗作中的宗教色彩一脉相承。一个追求真实平凡,一个追求宗教神秘,这是两人的诗歌作品在思想内涵上最大的差异。

2.情感视角上的不同

情感是诗歌讴歌的主要内容,情感视角的切入是诗歌吸引读者的关键。在情感表达上,冰心与泰戈尔的诗歌存在本质的不同。尽管两人都以儿童的独特视角作为诗歌的情感切入点,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截然不同。冰心在《母亲》中用寻求母爱保护的儿童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纸船》一文则以青年人的视角展现对母爱的眷恋,全诗充斥着阳光的色彩,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泰戈尔的《告别》则从分别的角度去描写母子深情,从情感基调来看,展现更多的是眷恋和纯真的童心世界,充斥着感伤的情调。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对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便直观地展现两人的诗歌在情感上的差异。

3.艺术风格上的突破

不同经历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文本的艺术风格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提炼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提高写作能力。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叙事风格偏外向,写作手法虚实结合,给人以细腻的感受和广阔的思想空间,学生在阅读时情感随着叙事主线的推进而被调动;冰心的《母亲》《纸船》两首小诗,虽然也在描写母爱,但语言风格更加内敛,笔触更集中于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白,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不断地剖析探索她的内心情感。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一个偏重外向,一个偏重内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两人的诗歌抒感的方式。

在教学中,比较阅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极大的帮助。从教学内容来看,比较阅读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教学形式来看,除整合外部教学资源外,比较阅读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图表等比照方法来辅助阅读,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从教学效果来看,比较阅读除了了解两篇文章的同质性外,更将重点放在了寻找异构性上,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冰心诗歌第2篇

关键词:冰心 林徽因 女性诗歌 理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246-02

冰心和林徽因在女性诗歌领域的经典作品不但开创了文学先河,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代表了女性处于特殊历史时代进行了自我解放。其中冰心的诗歌创作是现代诗歌的萌芽,哲理小诗更是现代哲理诗的滥觞,诗歌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美与爱的享受;林徽因的诗作浑然天成地灌注了女性天性中的精致和柔婉,因其自身一直浸润在中西方文化氛围中,在她的诗歌作品中也构筑出专属她的独特魅力。

1 冰心与林徽因诗歌创作的成长背景

1.1 冰心:优渥环境下的才女

冰心是20年代的“小诗派”的代表。在海军高级军官家庭中成长对她的天性成长有极好的保护。曾经,她本人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五》这样写道:我有快乐美满的家庭。家庭的美满给予了我童年的精神养料。她执笔进行文学创作,完全是出于“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影响,她曾经说过她“是被‘五四’的惊雷‘震’上文坛的”[1]。她愿意和世人分享她的创作灵感和心路历程,在诗歌创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爱的哲学,从而反馈给读者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她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位具有自立精神和独立意识的知识女性的理性声音。

1.2 林徽因:中西合璧的新兴女性

林徽因的成长路线显示出现代女性新的足迹,不仅为中国近代的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为现代女性诗歌的进步不断奋斗。生于浙江杭州陆巷住宅,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己丑科进士,历任各州官吏,父亲林长民,曾多次出国游学,担任北洋政府要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林徽因可以算是大家闺秀,从小便异常聪慧,深得父亲喜爱,儿时便与父亲游学,与徐志摩的结识是她心灵中永不凋谢的莲,志摩潇洒空灵的个性影响着她,回国之后,不久便传出她与梁思成的婚讯,他们的结合既是世俗婚姻的完满,也是事业扶持的伴侣,成为一段诸多人歌颂的佳话。

2 冰心与林徽因诗歌的哲理精神比较分析

2.1 现当代女性诗歌的作品精神共性分析

首先,女性作家在“五四”时期整体展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抗,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大大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互动往来,这为女性呼吸、解放甚至爆发提供了沃土。其次,创作是抒愫的最佳媒介,而诗歌更能直接、更隐秘地展示人的心灵。五四期间,女性诗人大放异彩,在诗歌中表现的性灵和个性异常丰富,因而女性诗人都折射出厚实情感体验中对心灵清静的寻求。最后,西方思想的冲击对我国文化现代性进程起了决定性作用。五四以来,中国女性为传统旧式的剥削与压迫,将求助的目光投射向外找寻。文化的进步需要自身的判断和对外的吸纳相交。基于以上思索,我们对中国现代女性诗歌的创作精神有了一个共性的把握和认识,也对文化的现代性做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

2.2 冰心与林徽因诗歌的哲理精神比较分析

(1)冰心柔美笔下的哲理性。冰心的诗作大多笼罩着或浓或淡的哲理意蕴,她的作品几乎都反映了一个青春活力的年青女性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富厚而深刻的感受与思索。“我的心/孤舟似的/穿过了升沉不定的时间的海”(《繁星・一九》)她的诗从不“劳纸笔去寻感情”,诗歌作品是她“感情”喷涌时“不得不写的结果[3]。除此之外,作为20年代小诗的代表,她的小诗多以言简意赅的格言,警语式的清丽诗句来表示本身自省的深思和灵感的顿悟,从这个思路来看,冰心小诗的创作凝集了作者“智慧的凝聚”和“思想的结晶”。任钧曾这样评价说:“一般地说来, 她的小诗, 与其说是情感的,不如说是理智的,哲学的,乃至于是训导的,格言的[4]。”例如: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繁星・五五》)诗人由明艳的鲜花遐想到了芽儿长到花的艰难,以此显现了任何成功都是凝集了奋斗与牺牲的普遍哲理,喻理警策,寓情于景,发人深思。冰心的小诗凸显出朴素深奥,运用自身独特的思绪,配以“爱的哲学”在她柔美笔下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哲思世界。

(2)林徽因诗歌中的生命与哲学。梁思成曾评价林徽因:“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她具有哲学家的概括的头脑和高度归纳事物的能力[5]。”回顾到她的诗歌中,诗歌创作回归到一种追求灵思和顿悟,因而所创作的现代哲理诗是作为一名今世常识女性对生命存在的理解与尊重,也是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对于生命延续的领悟和解读。在她的诗歌作品中可以总结出对宇宙观和生命哲学观的体会,宇宙不停地循环往复的变化, 任何人作为生命的个体,他全部的经历都只是一次不可逆转或重复的旅程。在《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中,从“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的自然景物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作家透过这一切得出了一个残酷而现实的真理,“永恒是人们造的谎”现实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在《莲灯》一诗中,“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婉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从作品中我们参悟到诗人的意志并没有低落,而是在无奈中,越挫越勇,敢于担负起做人的责任。在人生命中内心本应有一盏《莲灯》中的“莲灯”,那是一盏照亮生命的信念之灯,纵然意识到了“这飘忽的旅程”是个美丽斑斓的梦,却能“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是多么高洁的境界!可见,林徽因对人生的领会已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由于林徽因对生命深切的感悟和人生的寻求,在她为数不多的诗歌中,处处闪烁着富含哲理的灵性之光,表现了她对生命多层的感悟和理性关照。

3 冰心与林徽因诗歌理性精神的启示

冰心和林徽因的哲理诗在中国新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诚然,将她们的文学成就尤其是诗歌方面的贡献相提并论,并无有失偏驳的意思,我们只是希望能探寻出现代女性诗人在哲理诗的创作上,如何从质朴走向熟稔,如何将哲思空间里的平面构思过渡到立体缔造。其实从女性诗歌创作的历史来看,且不谈《诗经》中那些极具女性特色的诗歌,仅从唐代遗留下来的大量女性诗歌上看,女作家大多是借诗歌这一光耀的文学场地,种植一些仅个人欣赏的花圃。而五四以后的女性诗歌文本为我们梳理出了现代性特征,即对人文精神的寻求和对价值认知的哲学立场的开始形成。20年代冰心的诗歌和30年代林徽因的诗歌创作,一定程度上传递着人生的历史感和情感的智慧性。冰心对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借鉴,林徽因对现代主义的学习,使她们相对容易走出旧时的传统羁绊,为女性走向现代性供给了资本。她们都是这一时代最优秀的女诗人,她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性智慧必将使哲理诗篇恒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参考文献

[1] 冰心.从“五四”到“四五”[J].文艺研究,1979(1):23-26.

[2] 冰心.冰心全集(第二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冰心诗歌第3篇

冰心曾说自己的“诗的女神”是“满蕴着真情,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1]。这道出了她的诗歌、散文的特色。她的散文诗也是如此。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2]她以直白自己的思想见长。她兴之所至,“说我心中想说的话”[3]。冰心的散文诗感情纯真,像一支温暖柔美的歌谣,飘着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而母亲、儿童、自然是冰心散文诗的三个基本主题,通过对这些她心目中最美、最崇高的景物、境界、感情的描写和歌颂,表现她对现实不满的情结,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题材

a.讴歌童真

讴歌童真是冰心散文诗写作的题材之一。她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的抒写中,寄寓人生的哲理,表现对美好道德情操的追求。《梦》中抒写“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梦一样的小军人的生活结束了,回到故乡学习儿女情性,遗忆,让人心动。《往事·一》,诗人把童年时代烟台海滨的生活和北上京华后的时光,浓缩在生命树的两个圆片里。快乐的、憨嬉的、寂寞的、泛泛无着的图画,描尽的洋溢着童真和诗趣的童年生活,其间透露着诗人对人生意味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深思,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而儿童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这些儿童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的情怀,具有小母亲式的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展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儿童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她笔下的“童真”,如母爱般温柔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

b.歌唱大自然

冰心的散文诗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她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百态给予深情的描画。她总是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来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她描写在朝霭中最有古趣的泰山,也描写在暗淡的日光下徐徐走过一串骆驼的荒凉的长城。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水墨画。

在冰心的笔下,大自然既美丽,又神秘,既是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儿,又是一片甘泉潺潺,香飘四季,叫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c.“爱”是冰心散文诗的永恒主题

冰心终生都在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亲人和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4],这种爱心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品格。在冰心的散文诗中,不管是歌颂母爱、童真,还是赞美大自然,其间都注进了诗人温软平和的“爱”的主观情调,“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5],理想成分大于现实。

冰心的散文诗里,对弱小贫病者充满了同情。曾说:“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6]。为着“正义”,她要“抵御”掠夺者。而她的怀念贫病的胸怀,更使她往往以慰藉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冰心曾在通讯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几位在病魔纠缠下经受着严重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的病友,她们是一些置

身于怨望痛苦之中的幼弱病苦者。冰心在信中向小朋友发问:“扶持慰藉,是谁的责任?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付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通讯·十五》)冰心这种对弱小者与不幸者所表现的深切同情,充分说明了在这位女作家的心中,激荡着何等炽热的爱心和挚情。

2.冰心散文诗的写作手法

a.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阿英的评价冰心的散文时说:“她的文体,在文坛上也引起极大的波动,形成当时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作风。……就是她的诗似的散文的文字,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伸引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也引起广大的青年的共鸣与模仿,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7]这用来说明冰心散文诗语言的特点很恰当。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和谐悦耳的声律美。如《往事(一)·二十》:要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乐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乱星孤月,水面的晚渐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诗人精心安排声调,平仄相间,抑扬交错,使之具有和谐流畅,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美,她运用的是“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如《往事(二)·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用“滤”与“襟怀”构成动宾结构,化虚为实,寓抽象于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山光松影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显得含蓄蕴藉。

b.“自我告白”的抒情特征

冰心人格的最本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真诚,她真诚地热爱人类,真诚地追求理想,她又真诚地把她的希望与失望都告诉人们。“自我告白”成了她的抒情特征。从这告白中,我们看到一位执着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文学青年的精神历程。冰心以审美标准为其道德标准,不仅意味着她在哲学上的选择和在人生价值上的取向,并且蕴含了她崇尚自然美的美学理想。这一理想,使其作品自成一种“自然率直”的美学风格。

从早期开始,冰心就以自己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于读者面前,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自传成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正因为她表现了真的感情。严家炎说,冰心的创作“有如满天‘繁星’,有如一江‘春水’,带给读者光亮和温暖,解人干渴,使人心安,让人慰藉”,“滋润着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心”[8]。

冰心诗歌第4篇

冰心曾说自己的“诗的女神”是“满蕴着真情,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1]。这道出了她的诗歌、散文的特色。她的散文诗也是如此。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2]她以直白自己的思想见长。她兴之所至,“说我心中想说的话”[3]。冰心的散文诗感情纯真,像一支温暖柔美的歌谣,飘着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而母亲、儿童、自然是冰心散文诗的三个基本主题,通过对这些她心目中最美、最崇高的景物、境界、感情的描写和歌颂,表现她对现实不满的情结,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题材

a.讴歌童真

讴歌童真是冰心散文诗写作的题材之一。她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的抒写中,寄寓人生的哲理,表现对美好道德情操的追求。《梦》中抒写“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梦一样的小军人的生活结束了,回到故乡学习儿女情性,遗忆,让人心动。《往事·一》,诗人把童年时代烟台海滨的生活和北上京华后的时光,浓缩在生命树的两个圆片里。快乐的、憨嬉的、寂寞的、泛泛无着的图画,描尽的洋溢着童真和诗趣的童年生活,其间透露着诗人对人生意味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深思,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而儿童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这些儿童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的情怀,具有小母亲式的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展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儿童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她笔下的“童真”,如母爱般温柔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

b.歌唱大自然

冰心的散文诗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她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百态给予深情的描画。她总是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来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她描写在朝霭中最有古趣的泰山,也描写在暗淡的日光下徐徐走过一串骆驼的荒凉的长城。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水墨画。

在冰心的笔下,大自然既美丽,又神秘,既是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儿,又是一片甘泉潺潺,香飘四季,叫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c.“爱”是冰心散文诗的永恒主题

冰心终生都在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亲人和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4],这种爱心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品格。在冰心的散文诗中,不管是歌颂母爱、童真,还是赞美大自然,其间都注进了诗人温软平和的“爱”的主观情调,“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5],理想成分大于现实。

冰心的散文诗里,对弱小贫病者充满了同情。曾说:“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6]。为着“正义”,她要“抵御”掠夺者。而她的怀念贫病的胸怀,更使她往往以慰藉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冰心曾在通讯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几位在病魔纠缠下经受着严重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的病友,她们是一些置

身于怨望痛苦之中的幼弱病苦者。冰心在信中向小朋友发问:“扶持慰藉,是谁的责任?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付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通讯·十五》)冰心这种对弱小者与不幸者所表现的深切同情,充分说明了在这位女作家的心中,激荡着何等炽热的爱心和挚情。

2.冰心散文诗的写作手法

a.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阿英的评价冰心的散文时说:“她的文体,在文坛上也引起极大的波动,形成当时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作风。……就是她的诗似的散文的文字,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伸引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也引起广大的青年的共鸣与模仿,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7]这用来说明冰心散文诗语言的特点很恰当。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和谐悦耳的声律美。如《往事(一)·二十》:要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乐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乱星孤月,水面的晚渐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诗人精心安排声调,平仄相间,抑扬交错,使之具有和谐流畅,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美,她运用的是“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如《往事(二)·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用“滤”与“襟怀”构成动宾结构,化虚为实,寓抽象于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山光松影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显得含蓄蕴藉。

b.“自我告白”的抒情特征

冰心人格的最本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真诚,她真诚地热爱人类,真诚地追求理想,她又真诚地把她的希望与失望都告诉人们。“自我告白”成了她的抒情特征。从这告白中,我们看到一位执着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文学青年的精神历程。冰心以审美标准为其道德标准,不仅意味着她在哲学上的选择和在人生价值上的取向,并且蕴含了她崇尚自然美的美学理想。这一理想,使其作品自成一种“自然率直”的美学风格。

从早期开始,冰心就以自己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于读者面前,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自传成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正因为她表现了真的感情。严家炎说,冰心的创作“有如满天‘繁星’,有如一江‘春水’,带给读者光亮和温暖,解人干渴,使人心安,让人慰藉”,“滋润着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心”[8]。

冰心诗歌第5篇

1.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题材

A.讴歌童真

讴歌童真是冰心散文诗写作的题材之一。她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的抒写中,寄寓人生的哲理,表现对美好道德情操的追求。《梦》中抒写“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梦一样的小军人的生活结束了,回到故乡学习儿女情性,遗忆,让人心动。《往事?一》,诗人把童年时代烟台海滨的生活和北上京华后的时光,浓缩在生命树的两个圆片里。快乐的、憨嬉的、寂寞的、泛泛无着的图画,描尽的洋溢着童真和诗趣的童年生活,其间透露着诗人对人生意味的深思,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而儿童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这些儿童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的情怀,具有小母亲式的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展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儿童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她笔下的“童真”,如母爱般温柔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

B.歌唱大自然

冰心的散文诗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她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百态给予深情的描画。她总是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来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她描写在朝霭中最有古趣的泰山,也描写在暗淡的日光下徐徐走过一串骆驼的荒凉的长城。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水墨画。

在冰心的笔下,大自然既美丽,又神秘,既是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儿,又是一片甘泉潺潺,香飘四季,叫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C.“爱”是冰心散文诗的永恒主题

冰心终生都在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亲人和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4],这种爱心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品格。在冰心的散文诗中,不管是歌颂母爱、童真,还是赞美大自然,其间都注进了诗人温软平和的“爱”的主观情调,“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5],理想成分大于现实。

冰心的散文诗里,对弱小贫病者充满了同情。曾说:“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6]。为着“正义”,她要“抵御”掠夺者。而她的怀念贫病的胸怀,更使她往往以慰藉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冰心曾在通讯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几位在病魔纠缠下经受着严重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的病友,她们是一些置身于怨望痛苦之中的幼弱病苦者。冰心在信中向小朋友发问:“扶持慰藉,是谁的责任?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付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通讯?十五》)冰心这种对弱小者与不幸者所表现的深切同情,充分说明了在这位女作家的心中,激荡着何等炽热的爱心和挚情。

2.冰心散文诗的写作手法

A.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阿英的评价冰心的散文时说:“她的文体,在文坛上也引起极大的波动,形成当时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作风。……就是她的诗似的散文的文字,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伸引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也引起广大的青年的共鸣与模仿,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7]这用来说明冰心散文诗语言的特点很恰当。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和谐悦耳的声律美。如《往事(一)?二十》:要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乐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乱星孤月,水面的晚渐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诗人精心安排声调,平仄相间,抑扬交错,使之具有和谐流畅,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美,她运用的是“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如《往事(二)?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用“滤”与“襟怀”构成动宾结构,化虚为实,寓抽象于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山光松影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显得含蓄蕴藉。

B.“自我告白”的抒情特征

冰心人格的最本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真诚,她真诚地热爱人类,真诚地追求理想,她又真诚地把她的希望与失望都告诉人们。“自我告白”成了她的抒情特征。从这告白中,我们看到一位执着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文学青年的精神历程。冰心以审美标准为其道德标准,不仅意味着她在哲学上的选择和在人生价值上的取向,并且蕴含了她崇尚自然美的美学理想。这一理想,使其作品自成一种“自然率直”的美学风格。

从早期开始,冰心就以自己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于读者面前,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自传成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正因为她表现了真的感情。严家炎说,冰心的创作“有如满天‘繁星’,有如一江‘春水’,带给读者光亮和温暖,解人干渴,使人心安,让人慰藉”,“滋润着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心”[8]。

冰心诗歌第6篇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话?

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2、《黑暗》

怎么的描写呢,灵魂的深。

宇宙的深深处,灿烂光中的休息处。

晓光破了,海关上光明了。

我的心思,小鸟般乘风高举。

飞遍了天边,到了海极,天边,海极,都充满着你的爱。

上帝啊!你的爱随处接着我。

你的手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的心思,小鸟般乘风高举。

乘风高举,终离不了你无穷的慈爱,阿们。

3、《母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冰心诗歌第7篇

写下这个词汇:很心酸

说出这个称呼:很悲伤

这个词汇早被定性为弱势群体的一分子

这个称呼注定他们成为社会最底层的“杰出代表”

民工在词典里解释为用体力换取报酬的群体

在我的思维中民工是农民与工人的杂交产物

他们从事城市中体力超支报酬无期的工作

他们不像农民可以春播秋收

他们也不像工人可以享受八小时工作制

他们是市场经济下的私生子

我所见到的民工一脸憨厚

嘴里叼着廉价香烟

手指的伤口处缠着胶布

衣冠不整行色匆匆地行走

或者茫然伫立在陌生的街口

他们没有文凭、上岗证、资格证

他们只有唯一的本钱??力气

在这个词汇中,我不止一次看到受伤的指头、残缺的身体,失重的生命

在这个称呼里,我真切地品味出自卑、懦弱、疼痛、孤独、忧伤、绝望、无助这些带有悲剧色彩的形容词

在这个词汇中,永远充满悲伤的含义

在这个称呼里,血、汗、泪在里面交叉,重叠,化学反应出无助的产物

你为家却远离了家

孤独地漂泊在陌生而冷漠的城市

数不清的砂石、水泥、砖头和数不清的汗水、泪水、鲜血

为城市建起数不清温馨、明亮、宽敞的新居

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根火柴头大的蜗居

民工是一个代名词,

其中包括一滴鲜血、两串泪珠、三宿失眠、四天病痛、五句恐吓、六次打骂

他们更懂得咀嚼酸、痛、累以及风雨

他们是我这支拙笔下二十一世纪的“包身工”

他们尊重法律

可法律未必尊重他们

他们充满诚信

可诚信换回的总是陷阱

一声微弱的叹息

已深入骨髓

民工这个满是心酸的词汇

这更是带有悲伤的称呼

温总理为民工讨要工钱

这是熊德明之福气

这是民工之悲哀

这说明民工讨要工钱之难

现在仍在这个词汇中行走的人们

我认为是最伟大的人、最坚强的人、最执著的人

现在仍在这个称呼里站立的人们

我认为是最无奈的人、最被动的人、最可怜的人

我用笨拙的笔写下这首卑微的诗歌

瘦小的笔尖就像孤独的蜡烛

烛照白天的痛楚、夜晚的乡愁

民工,就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

民工,就像一株质朴的乡下植物

在这个年代,诚信与人格贬值

我们需要的是良知、良知还是良知

我们需要的是维护民工权利的正义之剑

再次写下民工这个词汇

我,热泪涔涔

再次说出民工这个称呼

我,苦多乐少的兄弟

深入人心的是那些无助绝望的眼神

每时每刻都在惊颤

我们关注他们

就是关注我们自己身上本应发光的部分

(山西省忻州市文笔镇沙畔学校初中部(020)班 文星 指导老师:杨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