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6-30 04:31:35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第1篇

本学期的社团活动课已经结束,虽然参加的学生比较少,但大多是对美术感兴趣的同学,所以在活动过程中相对比较积极,纪律也较好,取得的效果也很不错。以下就活动中关于素描的教学做一些总结,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好各类活动。

素描教学的观念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础,怎样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这是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思考的。

一、素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形成的。

我们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古典艺术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艺术家是为皇帝或上帝服务的。进入现代社会,艺术家要通过艺术表现自我,艺术的精神在于创造。艺术家发现了潜藏在生命里自由的欲望以及发现与创造的欢乐,造型艺术再也不仅仅是宗教的图解和宫廷的装饰了,要求艺术和文学并列,造型艺术和文学是同样崇高的艺术形式。素描的多样性是在人的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可以说,是在尊重个体人的创造才使素描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素描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素描教学的应更宽泛些,素描不仅是技巧与能力的训练,也应是思想与观念培养。

二、在实践中把握素描教学

(一)素描教学应解决的

首先说是该解决认识问题,其次是表现问题。但素描教学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是造型问题。复杂了说:素描教学应解决在色彩之外文字语言等其他媒介无法表达或表达无力时所需的视觉图形语言。运用视觉图形语言去思考、去表现视觉感受以及引导视觉感受是素描教学的核心问题。

1、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础教学的出发点。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力是首位的。

2、人的普遍视觉需求。人的视觉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两个方面,研究具体阶层人群对图形的感知能力是素描教学的重要课题。

3、在具体的素描作业中画面的组织结构是第一位的,我们所说的造型离不开特定的画面空间。画面的组织结构与构图经营位置有相通之处,不同的是“组织结构”更强调画面图式内在的有机联系,强调视觉形式具有生命的整体构成。

4、形象感觉的表现与传达。包括形象特征、形体结构、质感与量感给每个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这里既有视、知觉的训练也有表现技巧的训练。

5、工具材料的运用与发现,对材料工具的敏感是当代家的重要特征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朴素的、相对简单的,正因为简单才留有发挥我们想象的空间。

6、了解与传统。对中外历史与传统的了解与掌握是素描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今中外的素描大师是我们学习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

(二)素描教学应有针对性

素描训练是有针对性的。这是由教学的阶段性不同、专业的性质不同、思想观念的不同决定的。

1、针对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首先是了解学生的生理年龄及专业年龄特点,以避免重复教学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浪费有效时间。

2、针对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为将来的艺术实践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不是先入为主的风格样式的训练,而是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同时能加以的引导。

3、针对特定课题的训练。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要求,将素描艺术的形式因素分解剥离开来,有针对性的分别训练,以强化对视觉形式要素的感受力。

4、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感、知觉技能训练。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了解专业特点首先是教师的必备素质。要让学生多了解不同的造型艺术特点,了解各种造型艺术语言的经典与素描的关系,以避免学习素描的盲目性。

(三)素描教学的技术训练

前面谈了作为基础的素描教学一开始就应介入到艺术的本质——精神的表达。将素描作为人的精神表达方式,就需要涉及到技术性问题,所以“技术性”是素描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常说的艺术教学是教技术还是教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是要有清醒的认识。

1、看的。视觉艺术离不开“看”,“看”本身并不需要技术,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人的知觉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缘故,“看”就发生了变化。能够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看是人的知觉重要组成部分,人接受信息的80来自视觉,基础教学就是要唤醒人的知觉。

有些人对“色”敏感,有些人对“形”敏感,有些人喜欢粗线条的大关系,不拘小节;而有些人则喜欢细节的罗列,不厌其繁。“整体的看”与“比较的看”,在教学中如何引导既是观念的问题也是个技术性问题。

2、工具材料的运用。一方面要多尝试运用各类干、湿性材料,以便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方便的、耐用的、持久的工具和材料,为能充分表达自己做好物质的准备。教员就似个大师傅将各种菜谱摆出来,学生可以自由挑选,当然大师傅还应该是个营养师。

3、知识的运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素描教学就是最初的结合点。透视学、解剖学、人体工程学、视觉心等都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在素描教学上的运用体现了极复杂的技术性,应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开设实践课程,有重点的进行实际操作与演练。

(四)素描教学的实验性

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实验性。在教学中探讨素描表现的可能性是贯彻教学。

实验精神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一方面是视觉心理接受的可能性,从这两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们的视觉空间。另一方面是材料应用的可能性;素描作为基础教学是有其相对稳定性的,但是,作为艺术教学,创造意识的培养是教学主要目的。没有实验精神就不会有所突破,墨守成规的技术训练谈何创造?

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艺术,开放的艺术需要开放的思想。实验性是向未知挑战,是面向未来。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应该体会的是思想、是创造精神。

总之,在我们这个开放的时代,艺术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素描教学的观念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础一定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美术社团活动总结二

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谐发展。在本学期我根据学校安排,和李业雯老师一起开展了美术社团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常识,学习素描,理解透视、构图技法知识;学习剪纸技法、感受剪纸的魅力;学画儿童画,学习油画棒技法,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具有爱美、追求美的意识。

二、在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他们的思维表现特点。着重培养四个能力,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社团活动内容:素描,儿童画,剪纸。每周一次,让有美术兴趣及特长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兴趣及技能技法。

四、开展的活动:元旦来临之际,我们收集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将它们张贴在美术展板上进行展示,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都非常开心。12月至元月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大展,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里,会有好的成绩。

五、活动开展的不足:对学生的考勤不太规范,虽然点名,但没有做好签到记录;有个别情况需要调整时间,没有及时地通知学生,需要改进;另外,我在低年级的儿童画教学所选的内容,有些画较丰富,构图较难把握,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

美术社团活动总结三

经过这一学期的社团活动,社团里的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每个人都有了不错的成就,各个小组都发挥了团队精神并且积极配合课题组的需要。我们涂画视界这个社团正在蓬勃发展,社团活动已经逐渐变得精彩。严谨有序的社团规章制度和社团成员们的努力使社团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这一学期即将结束,对于本学期的社团活动开展我们做如下总结:

1、特色活动:

本学期我们社团开展了素描基础训练、POP(波普艺术)、画板涂鸦等社团特色活动。并且,我们社团本学期承办了温二中第九届艺术节系列活动——美术、剪纸比赛和温州二中校服设计大赛,为同学提供了艺术实践的舞台,严谨有序的活动现场和沉浸于艺术气息的比赛为我校2008年的艺术节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课题活动:

上一学期,针对我们提出的课题“教室总动员”(最后改名为《我的教室我做主》),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激烈的讨论,并展开了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项目。并在这个学期进行统计调查问卷、动手制作、成果展示等,最终在规定日期前完成了结题报告并按时上交。我们课题的预期成果有结题报告、小论文、心得感受、图片资料、PPT、模型展览、图片展示等。我们的课题涉及的相关学科有室内设计学、审美学、心理健康学、美术。开展这个课题能开拓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与工作能力,对于今后在社会中工作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3、社团成果:

本学期我们在6月份如期完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在这里为我们的课题组成员说声辛苦了,高云霄等在县现场书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4、社团交流:

本学期中旬,原曲中学的同学来我校参观社团以及了解我校开展的社团活动。非常荣幸地,原曲中学美术社的同学来我社交流参观。社长及社团成员都积极向原曲中学的同学介绍涂画视界的教室布置和社团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目的。另外,我们还向原曲中学美术社的同学,展示了我们制作的POP(波普艺术)作品展。让外校同学更好的了解我社,而我们也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他们的社团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双方都获益良多,这次两校开展的社团交流还是相当成功的。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第2篇

关键词:管理对象 完备集 描述 复杂性网络

对于管理主体、客体由哪些要素构成,至今尚无系统、权威的定义及描述形式。沃菲尔德教授认为,产生管理复杂性的独立要素由对象、认识、人(人类)三元构成(董伟,2009)。关于管理对象,有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吴秀莲,2006)、知识管理(张勤等,2009;张勤等,2007)、人自身的管理(齐善鸿等,2008)、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赵丽琴等,2010)、档案管理(中国机械教育协会,2006)、社会治安管理、土地及矿产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等。李德昌(2010)从势科学的理论角度研究了管理基础的人的信息描述。沈超红(2009)用数理逻辑符号、概念模型描述了管理对象的因果、逻辑关系,当然,对管理对象的描述主要采取语言文字的描述形式,但是语言文字描述不是完备的。毛景立等(2011)认为,“人们的质量行为规范,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但是,合同总是不完备的”。本文分析管理对象的属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完备集。

管理对象的完备集

本文用集合的形式来描述管理对象,完备性也即完整性,可以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关于管理对象完备集的元素。李德昌(2010)认为“管理理性信息人的完备性由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构成”;从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5个因素来描述管理对象。分析管理科学的所有学派、理论、技术可以发现,管理是围绕人为核心所展开,以人类的活动、行为为联系主线,涉及人类所有的存在方式及其相关的一切可感知、认知的事物、现象、人的言行、自然、时间及空间、经济社会、意识及其产物等。因此,本文把管理对象的完备集定义为:管理对象是人类所有存在方式所涉及的一切物、物的属性、意识及产物,人类所有存在方式涉及的一切活动、行为过程、时间、事件、空间、网络及信息,人类所有存在方式分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两种方式。

(一)人类存在的所有方式

人自身就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人具有生物属性,与其它动物一样表现出生、老、病、死,繁衍后代等生物属性;另一方面,人是群居动物,在一定的团体、集体、机构中存在,如家庭、单位、国家等。除了自然、社会属性以外,人类还可以存在吗?脱离了自然,人类连生命都不存在,更不用说其他的了,那社会方面呢?如果人不是存在于社会中,那人的个体之间是彼此孤立、单纯的生物,这等于说人类还未出现,处于原始人类的早期,而且即使是生物,大多数也是具有群体结构,如狼群、狮群、非洲野狗群等,它们具有特殊的组织结构,但是它们跟人类不一样,不能有意识地进行管理活动,它们的组织狩猎活动只是简单的生物本能。至今,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存在方式只有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种方式。

(二)与人类存在相关的所有物

包括天然物和人造物:天然物,即未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一切物,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矿物、山川、河流、海洋、大气等构成;人造物,则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一切物,由房屋、公共设施、商品、自制物品、科学技术仪器、试验制品、军事设备及实施等构成。

(三)物的属性

物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物理性质方面,如压力、速度、频率、波长、温度、热量、能量、硬度、导电性、磁场强度、时间、空间、物的三种形态(固、液、气)、微观结构、时间(主要表现在事件过程的不可逆)、空间(表现为几何形状、容积、地理位置及区域、宇宙等等)等等;化学性质方面,如微观结构、酸性、碱性、可溶性、可燃性、易爆性、电解性等等;生物性质方面,则表现为生命的繁衍、生长、掠食等行为,以及种群、食物链、生物圈等关系。

(四)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表现为与人相关的个体之间关系,个体与团体、集体、国家组织机构的关系,不同团体、集体、国家组织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个体人之间物的交换关系,个体人与团体、集体、国家之间物的交换关系,团体、集体、国家相互之间物的交换关系;人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及其产物,如知识产权、商标、文学艺术理论、电视剧、电影、戏剧等相关的权利与义务。

(五)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原材料、能源、食物、居住和一切活动空间。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类劳动、生活、学习、出行、娱乐等等人类的一切活动及行为,这些活动及行为涉及物、时间、空间、网络及信息。

(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体人在学习、生活、工作、经济活动、出行、娱乐过程中与个人、团体、集体、国家形成的组织、亲属、工作关系,团体、集体、国家之间或相互之间在学习、生活、工作、出行、娱乐、经济活动、外交等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言论、行为等。

管理对象完备集的描述

(一)管理对象完备集的构成要素

笔者发现,管理的核心是紧密围绕人展开,包括与人相关的自然、社会的所有一切,即物质、意识、文学及艺术的产物、人的言行、事件、时间、空间、网络信息,将人类与它们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动态的过程。对于人的描述而言,人具有自然、社会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空间(指陆、海、空)、网络及信息,人的实践过程表现为动作行为、时间,因此将人以6元组来描述。李德昌(2010)认为信息人生存于“货币、权力、知识、情感、艺术、虚拟抽象”6维信息。

本文将管理对象的完备集以数学集合的形式描述出来,但是,以传统的元素的方式进行描述非常困难,因为管理对象既包含静态的,也包含动态的,而且管理对象呈现多维立体网状结构,因此,将其分割,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描述,由于管理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从自然和社会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描述。

(二)管理对象完备集之人的存在方式

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分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人类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自然世界为人类生命延续提供物质,人类的自然存在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自然存在是人类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可感知的实体物,而且同时通过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可感知。社会存在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出行、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人、团体、单位、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它是建立在自然存在的基础上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应用,网络及信息系统涉及人类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军事等,并且涉及人类的自然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诸多方面。网络及信息系统不仅能模拟部分自然界及自然现象,如模拟制造、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而且还能模拟社会,如虚拟社区等,在一定条件下,虚拟物可以与实物之间转换,如网络游戏币的购买需要实际货币,网络商店、电子商务平台为虚拟的电子货币与实物之间的交换提供了平台,因此可称之为虚拟对象。虚拟对象不能独立存在,虽然它部分模拟了自然及社会,但必须以自然物为基础。

本文论述了人类存在的方式,接下来谈管理对象完备集的核心纽带—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体分为自然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活动以人为核心,以人的自然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联系主线,其过程涉及物、财、时间、空间、网络及信息等要素。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管理对象完备集的联系中枢,正好验证了有些学者的观点,即管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性、也具有社会科学性。

(三)管理对象完备集之复杂性网络结构

根据上述对于人的不同层次的分析,管理对象以人为核心形成与人所有相关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人的实践活动,这构成了管理对象复杂网络的基本单元;第二层次,个体人与单位或团体、个人与国家形成所有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以及个体人在其中的实践活动、言行等;单位、团体、国家彼此之间所有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的联系,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方式。这些构成了复杂性网络,该网络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延伸状态中。新的管理对象将不断涌现,其根源就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认知能力逐步提高、自然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管理客体和主体都在发展、演变,因此,管理对象就呈现出不断扩展、延伸的复杂网状结构。基于此,研究管理对象可从复杂性网络的角度展开研究,而且,近几年,国内外研究人员从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及技术角度研究管理复杂性。徐俊(2006)研究了管理复杂性的根源。本文以复杂性网络结构描述管理对象的关系,复杂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管理对象不断地发展、膨胀、延展的趋势。

刘翠兰(2010)研究了社会复杂系统中的多层次、整体性、开放性、反馈性、非线性、动态性。本文采用复杂性网络分析管理对象是否也能描述这些特性呢?本文对此进行逐一分析:多层性,人的构成分三个层次;整体性,该复杂网络不同的各子网就是一个整体;开放性,各子网内个体之间可以彼此关联,说明了该复杂网络是具有开放性的;反馈性,从个体之间具有回路的路径来看,该复杂网络描述的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具备反馈性的;非线性,网状结构图直观地证明了非线性;动态性,复杂网络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综上所述,本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自然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联系中枢,研究了管理对象完备集。因为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非常复杂,既包含实体物、财、时间、空间、网络及信息,也包括人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及其产物、人的言行,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所有包括自然及社会的所有关系,因此,若采用传统的集合形式,该完备集则难以描述管理对象的完备性,必须以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既然是完备的,那就要求穷尽人类的认知、感知能力,本文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穷举管理对象完备集的类型。当然,由于水平有限,文章可能存在值得商榷的观点,但是,对于目前管理科学理论林立的局面,人们对于管理对象及管理相关的理论及问题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胡恩华,刘洪.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以复杂性科学为研究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07,15(1)

2.董伟.管理复杂性产生机理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3.吴秀莲.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演进的资本逻辑[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4.张勤,徐绪松.知识管理研究范式的整合与发展: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理论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

5.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6)

6.齐善鸿,王鉴忠,宋君卿.从组织管理到自我管理—主体性视角的管理范式演化趋向[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7.赵丽琴,陈宁,刘红.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复杂性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0(4)

8.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档案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9.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正)[EB/OL].2005.10.07,http:///banshi/2005-10/07/content_74686.htm

10.李德昌.管理学基础研究的理性信息人假设与势科学理论[J].管理学报,2010,7(4)

11.沈超红.一种新的管理范式—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J].管理学报,2009,6(9)

12.毛景立,梁红,李惠成,吕日毅,马明昭.复杂产品系统订制中的和谐管理机制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3)

13.李德昌.势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中国管理的实践价值—理性信息人假设的完备性视角[J].管理学报,2010,7(11)

14.管理学[EB/OL].2012.5.15,http:///view/20674.htm.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第3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社团;建设

常德市第七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全面发展、艺术见长的学校,学生大多有较好的美术基础,美术社团的深度、广度和密度都有保障,但在美术社团的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69%的同学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的任何社团,远远达不到国家教育部的要求;78%的同学进出自由,没有任何的身份考核,导致社团管理难度较大;37%的同学认为社团管理不到位,影响社团的发展;43%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与课业学习会发生冲突等。这说明社团发展包括美术社团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门槛低、进出自由化,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也不会拥有什么具有效力的身份证明,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只要感觉不乐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单万面宣布退出;另外,学生流动过快,社团干部素质相差较大,社团活动时间上受到限制,社团稳定性不够,社团日常管理缺乏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学生社团的外部管理不够完善等,都限制着社团的健康发展,加上社团的覆盖面不广泛,从培养大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来说力不从心,再如社团内指导老师的缺乏等,这些都是制约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和不利因素。

一、社团成员进退频繁

社团成员进退频繁,导致社团管理难度大,给社团建设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一般来说,退出社团的成员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喜爱美术,但是适应不了社团的美术学习方式。二是学生适应不了社团的管理方式,如没耐心自行准备众多的工具和绘画计划。三是有些同学因为作品质量不高导致出现情绪消极的现象。

因此,美术社团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参与,虽说学生社团是学生的自发组织,但在高中学习任务较重的情况下,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大美术社团的管理投入,至少要统一调配教室,让社团有专属合适的活动场地。

二、组内组外缺乏凝聚力

组内意见常存在分歧,各组间沟通太少,组内组外缺乏凝聚力。这是社团工作中常发现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多开展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社团活动,如可组内共同完成巨幅画作,各组一起共同举办画展等。

三、部分社员美术基础差

有些美术社团的社员美术基础差,并缺乏自学能力。很多同学美术基础薄弱,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美术训练,但因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而加入了美术社团。对于这种同学,绝对不能歧视,要知道美术社团最重要的是传达美的思想,用绘画的形式来丰富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并非要做出多么出色的作。因此,要采取调动其兴趣的方法,给予他们更多的辅导和展示机会,尽量让他们和美术基础好、绘画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学生坐在一起。

四、美术社团的活动与学生学习时间的分配存在矛盾

美术社团的活动越丰富,就会占用学生越多的学习时间,在高考的压力下,仅靠学校安排的社团活动时间远远不够,而太多的社团活动又势必会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时间,所以组织者要讲求效率,先做好活动计划与安排,安排好总的活动时间和每一次活动的任务,并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来开展活动,这不仅会使学生的绘画水平快速提升,还能形成一种边学边教的社团教学模式,如素描组可以开展校园写生、校外写生等活动,让社团也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化解社团活动与学习的矛盾。

五、社团活动场地未能有效利用

美术社团活动需要占用大面积的绘画场地,并且极易弄脏地面和墙壁,这就要求美术社团活动组织者合理安排、有效组织社团活动,每次社团活动前后,都要把活动教室打扫干净,工具摆放整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并避免工具丢失和教室脏乱的现象。多个小组合作时,一些需要工具简便、活动简单的小组可安排在教室外进行,如以上所说的素描组、色彩组的写生可在校内甚至校外进行写生也能有效解决教室占用冲突的问题。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第4篇

在美术兴趣小组画展顺利开放的同时,本学年的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也得以告终。本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品德的目的,使我们的美术兴趣小组顺利开放。其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为了这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在表现美德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学生们喜欢这种活动方式,家长们满意这种教育方法。本学期参加的人数与上学期相比有了明显的增多,很多学生是本学期刚刚报名参加,在以前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培养训练,只是凭着好奇心、兴趣来学,其基本功并没有得到锻炼。这一部分学生与其他美术班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

为了能做到让他们学到知识,又要满足其他学生,本学期我采用了素描基本功的教学。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引导他们慢慢掌握美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并掌握正规的专业技术,为今后有兴趣专攻美术专业打下基础。在这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还了解了美术的文化。另外在学习中能运用所学方法创作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创作一些有时代性的科幻作品。通过科幻画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迅速发展的科学世界,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学习。让学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充实了他们的课余时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在一学期的工作中,有许多收获、许多进步,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美术社团活动总结2

本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绘画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品德的目的,使我们的美术社团顺利开放。其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为了这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在表现美的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这种活动方式,这种教育方法也取得了实效。

本学期参加社团共40名学生,人数较多,且一部分在以前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培养训练,只是凭着好奇心、兴趣来学,其基本功并没有得到锻炼。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我采取了素描基础教学法,做到既让

他们学到知识,又尽快缩短差距。

现将一学期的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学期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展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三、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在这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四、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本学期社团收获是可喜的,缪莘杰、叶一婷、苏杭三位学生荣获校第六届艺术节比赛绘画类一等奖,孙成豪等15位学生分别荣获二、三等奖,洪雨、李君如还获得瑞安市科幻画比赛一等奖并参加温州市比赛等等。当然,社团活动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今后我会努力完善。

美术社团活动总结3

美术学科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谐发展。在本学期我根据学校安排,和李业雯老师一起开展了美术社团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常识,学习素描,理解透视、构图技法知识;学习剪纸技法、感受剪纸的魅力;学画儿童画,学习油画棒技法,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具有爱美、追求美的意识。

二、在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他们的思维表现特点。着重培养四个能力,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社团活动内容:素描,儿童画,剪纸。每周一次,让有美术兴趣及特长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兴趣及技能技法。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第5篇

关键词:建模; 杜威; 柯尔伯格; 道德教育方法; 探析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29-04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在道德教育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他们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极具借鉴意义,而用模式的方法研究,更能体现这一目的。

一、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建模

杜威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张按照社会的实际生活进行道德教育,反对知行脱节、与社会脱离的传统灌输。他认为,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自身德行发展规律、结合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按照杜威道德教育方法的传统提法,赋予对应的模型名称,见表1。

1.探究式讨论提高法和探究讨论型

下面我们对探究式讨论提高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探究式讨论提高法是主张以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的道德教育方法。杜威反对教师把自己的观念和某种道德原则强加给学生,他认为,“外部强制的禁止和通过个人本身的反省和判断的禁止是互不相容的”。

对此强调三点。一是,从教育目的上,探究式讨论并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或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如何决定去做什么”,这是答案无正误化;二是,从问题设计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这是问题难度精细化;三是,从教育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把道德原则直接提供给学生,也不能保持沉默,要作为一名学习者参与其中,这是教育者参与化。

通过以上探究式讨论提高法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2。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对于教师设计的疑难问题或道德两难问题,建立模型如下:

Q=Qs+?驻q

说明:

Q是疑难问题或道德两难问题;Qs是标准化的基本故事;?驻q是增加的故事成份。

且a≤?驻q≤b;a为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b为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

如此,探究式讨论型模型建立如下:

设计两难问题探究商量讨论如何决定去做

2.活动式训练教学法和活动训练型

下面我们对活动式训练教学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活动式训练教学法是一种以精心设计的情景活动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学习的训练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从具体实践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认为,从根本上说道德源于经验,只有在经验中获得并检验的知识才具有道德意义。传统的灌输方法没能使学生从经验中获得道德,给予学生的是从课程中学来的或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这种知识没有道德价值。他说:“在一个有目的、而且需要和别人合作的作业中所学到的和应用的知识,乃是道德知识,不管有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还是无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

对此强调六点。一是经验原则性,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应符合经验的原则性,并不是所有的活动经验都有教育意义,那些任性活动和不具有开拓性的活动就没有教育意义;二是发展连续性,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需要投入智慧和情感,要具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连续性;三是参与主动性,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由经验成熟的教育者引领,参与者具有积极主动性;四是设计情景性,教育者应懂得利用自然和社会环境包括设备、书籍、仪器、玩具和游戏等去创设有利于经验成长的情景;五是管理宽容性,教师不能对学生管得太严太细,允许学生犯错,不限制学生首创精神,不把兴趣局限在直接活动上;六是“三位一体”性,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是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教材和教法的任务在于使特定的个人在特定的时间产生出有教育价值的经验”。

通过以上,活动式训练教学法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3。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通过以上结构性描述,活动训练型模型建立如下:情景活动设计参与活动训练获得道德经验

3.社会式学校育人法和社会育人型

下面我们对社会式学校育人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社会式学校育人法是通过具有社会性的学校生活,对参与活动性课程教学的学生进行道德训练的方法,或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活动而进行道德训练的方法。杜威认为社会生活及环境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在人们道德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认为,“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另一套为校外生活。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是一个。”他强调,“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到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

对此强调两点。一是社会式学校育人法对病态教育的规避,二是社会式学校育人法对形式教育的规避。杜威认为,没有把重心放在品格的积极培养上,而是放在对犯规行为的处罚和不道德行为的矫正上,这种道德训练是病态的;只为维护校纪校规,便于学校管理,而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毫无关联,这种道德训练是形式的。所以他强调学校应是雏形的、典型的社会生活。

通过以上,社会式学校育人法的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4。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通过以上结构性模式化描述,社会育人型模型建立如下:学校环境社会化设计活动课程进行道德训练或直接参加社会活动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建模

柯尔伯格对个体道德发展进行研究,创建了完整的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他重视学校管理体制、学生间伙伴关系以及整个道德环境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要是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

按照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方法的传统提法,赋予对应的模型名称,见表5。

1.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道德两难型

下面我们对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又称“新苏格拉底法”,是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柯尔伯格把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定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他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作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在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中,年龄不是决定因素,发展阶段不可跳跃,方向不可逆转,但发展速度快慢有个体差异。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也可称为“三级六段”论,见表6。

对此强调以下七点。一是,教师一定要使学生能真正明确道德两难问题中矛盾冲突;二是,教师一定要提出相关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三是,可先分小组然后集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四是,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就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辩论,引起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并引发更深的思考和逻辑推理;五是,教师要让道德发展阶段相邻的同学进行相互交流,才能使较低水平的同学学到较高阶段的道德推理;六是,讨论不要追求意见一致,提高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才是目的;七是,讨论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继续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通过以上,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7。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如此,道德两难型模型建立如下:测量阶段分组选择两难故事进行分组讨论诱发认知冲突促进能力发展

2.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和公正团体型

下面我们对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是指将一个能体现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精神的“公正团体”作为教育单位,使其中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共同制定、共同执行并共同遵守各种行为规范,使其成员在这种生活方式和道德气氛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道德教育的方法称为公正团体培养法。柯尔伯格的这种方法注重社会环境和道德氛围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他认为通过改变传统的学校领导及管理方式,营造具有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气氛,形成公正团体,能更好地改变学生的个体行为,以适应民主社会的需要。

对此强调两点。一是,该方法要求学校要有民主管理的结构、环境和气氛,要使民主成为学校的生活方式;二是,该方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既作为“公正团体”中的普通成员,又“必须是一个社会教化者”。

通过以上,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8。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通过以上结构性描述,公正团体型模型建立如下:组建公正团体参与决策管理认知转化行为

三、杜威和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柯尔伯格被称为“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通过对杜威和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方法的剖析,不难发现,杜威和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方法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在师生关系上,杜威基于传统中过度强调“教师中心”的观点,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柯尔伯格则通过实验发现,有教师指导的学生道德发展幅度远大于没有指导的道德发展,强调在“公正团体”中,教师即是成员又是社会教化者。在道德教育方法效度上,杜威侧重宏观的教育方法描述,侧重理论研究,重视道德行为训练;柯尔伯格则侧重微观的教育方法描述,侧重实证研究,重视道德认知转化。

撇开以上不同点,下面仅就杜威和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教育方法的共同点探讨可供借鉴之处。

1.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杜威和柯尔伯格都认为,教师应具备道德能力与专业素养,他们肯定教师指导的地位与作用,并反对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这里有两点值得借鉴。

一是加强教师的道德能力和专业素养。我国一直强调加强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把师德建设放在一定的高度。然而,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教师的道德能力是两个概念,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具有合理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认可的品质,具有自主意识和较强的道德责任感,能独立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活动、道德行为,由此形成复杂的道德关系。道德能力是因,品质修养是果。目前我们道德教育教师的道德能力亟需加强,这是真正形成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基石。

二是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的绝对权威体现在课堂教育的各个过程中,要弱化这种权威,使教师以平等主体的身份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2.道德教育方法的效度

关于道德教育方法的效度,杜威和柯尔伯格都反对灌输,重视“道德两难问题”,重视集体作用,重视学生道德接受水平,重视隐蔽课程作用。这里有四点值得借鉴。一是改变教育方式。由于受列宁的灌输理论的影响,我国道德教育中一直以灌输法为主,而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要注重教育对象对灌输的抵触,加大“非灌输”的成份。二是重视道德两难教育法。这一点在我国道德教育学界研究比较弱,目前还没有比较成体系的中国化的道德两难故事。三是重视学生道德接受水平。从儿童到中学生再到大学生,我们还没有明确地划分学生的道德接受阶段,开展教育时,“摸石头过河”的现象经常出现。需要郑重提出的是,在我国,儿童期间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由家长进行的,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尚未形成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仅这一点的提升就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四是重视隐蔽课程作用。在道德教育方面我国一直比较重视显性教育,而实际上隐蔽课程更具有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吴红慧,叶志锋.杜威与柯尔伯格的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思想比较[J].学理论,2009(29):204-205.

[2] 邱 燕.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11):288-289.

[3] 王玄武.比较道德教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 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5] 杜 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闽,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83.

[6] 杜 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第6篇

胜任力一词来自管理学领域中名词“competence”,此词有多种译法:素质、能力、胜任特征模型等。本文主要研究了外企团队助理的胜任力特征,选取了北京地区外企团队助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团队助理要取得出色的业绩需要哪些胜任特征,初步构建了团队助理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并具体阐述了如何将胜任特征应用于招聘方法中,从而对外企团队助理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招聘。

【关键词】

胜任特征;外企团队助理;招聘;测评方法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市场对行政助理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地区国际化进程已步入新的阶段,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行政助理已由服务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转向大型企业,尤其是外企。而在外企,行政助理则被称为团队助理,这类企业对团队助理的素质能力要求趋于多元化,与国际接轨。因此,根据北京地区对外企团队助理的需求变化,团队助理应有其专业培养目标,将原先仅仅适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般性文员助理转变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精通行政助理业务、熟练运用英语、专业软件、外向型、复合型的高级团队助理人员,培养的方向应是适用于现代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团队助理。本文以此为研究目的,为能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开始初步构建外企团队助理的专业素质胜任特征模型,从而对招聘外企团队助理进行有效的做出参考和指导。

一、研究对象

外企团队助理主要是每个部门下团队的支持服务者,视为部门内部的助理或助手。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各种行政事务和团队工作方面服务于部门内部员工,通过安排日程、策略规划、处理信息、制作报告、安排会议、翻译管理并完成各种文件的程序性操作,从多方面综合性的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为各部门有效的运行流程提供支持。

二、人口变量因素的统计

(一)被试分析

调查对象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团队助理共190人。

(二)具体数据分析

(1)性别分布:男性为5人,占总体的2.6%;女性为185人,占总体的97.4%。可见,外资团队助理仍是女性占主动地位,这与人们的固有观念有一定联系,女性比较细心,能较好处理繁琐的事情。

(2)年龄分布:25岁以下为14人,占总体的7.4%;2630岁有141人,占总体的74.2%;3135岁有27人,占总体的14.2%;3645岁有8人,占总体的4.2%。可见外企的团队助理年龄仍是偏小龄化,青年人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热情是不可忽视的重点。而调查中的30岁以上的团队助理,几乎都是高级团队助理,为部门内的高层领导或技术性团队提供支持,可见从事的工作也需要较多经验。。

(3)学历结构:本科有168人,占总体的88.4%;硕士及以上学历为22人,占总体的11.6%。可见,外资企业团队助理的队伍主要是向高学历倾斜,基础素质需要得到不断的提高。

(4)工作年限分布:工作35年的较多,其次是工龄13年的,这一结构也符合团队助理工龄的基本规律。

三、研究内容与数据分析

(一)访谈法

访谈法主要是通过了解团队助理工作中的具体事例,从中提炼出胜任特征的关键因素。

选取了10名外企团队助理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对象中,男性1人,女性9人,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27岁,平均年龄26岁。访谈时间基本为1020分钟左右,将访谈内容中涉及的成功事件的特征因素和指标进行了统计总结,在访谈中出现的胜任特征有责任心、细节处理、团队合作意识、团队服务精神、信息处理、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灵活性、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理解能力、组织协调意识、严谨镇定、创新意识、监督提醒意识、专业知识能力等17个。

根据访谈结果记录,造成优秀绩效的特征因素中,沟通能力提到的频率是最多的,能使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来进行沟通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其次是灵活变通能力,即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另外,理解能力(人际理解力)、细节处理、团队合作意识、分析判断能力、团队服务精神、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共识。专业知识技能提到次数最少,原因是作为一名外企团队助理,专业知识和翻译等技能是必备的,这是最基本要求。

(二)开放式问卷调查

通过提供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团队助理人员在以下14项存在的频次差异。

被试对象为外企团队助理人员,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了94份。问卷回收率为94%。我对其出现频次进行了分析,根据团队助理人员胜任特征定义对所收集到的项目进行归类,共得出了14个胜任力构成因素,分类结果及每个项目出现的频率如下:

责任心68次,主动性63次,沟通能力57次,理解能力51次,团队合作意识48次,细心(细节关注)41次,协调能力37次,学习能力28次,灵活变通27次,分析判断能力23次,逻辑归纳思维16次,团队服务精神9次,严谨踏实5次,信息收集能力2次。

(三)结果分析

通过寻找2种方法中共同出现的胜任特征并进行概括总结:找出重合的胜任特征,并将同类特征加以归并和总结去掉了创新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此两种能力提及相对频率很低。

最终,进行定量分析正式问卷统计结果,再一次确定胜任特征的可信度,由此,总结出12个外企团队助理人员的胜任特征。

四、关于外企团队助理胜任力特征的结论

(一)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尤其是对工作和集体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即能做好工作的一种期望和能力,在工作中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行为描述:站在公司内部和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提前采取行动以便创造机会或防患于未然,在工作中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

(二)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完成目标的主动性。包括主动完成工作、主动学习、主动与人交际等。行为描述: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相关知识,获取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能主动关注行业的动态,丰富知识结构,更新并同步信息发展;愿意并乐于向他人学习,能主动请教并借鉴他人的工作方法;能主动的为他人提供帮助;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参加培训,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三)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一般而言,沟通能力是指沟通双方能正确接收信息、有效的传达出去并达成共识的能力。行为描述:与团队成员多进行沟通,包括工作上和生活上,熟悉彼此;对他人表示尊重;沟通时多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陈述;沟通中能进行恰当的提问和回答,不进行人身攻击;能在团队合作中给予有建设性的回应,表达要清晰有力生动活泼;采取联系式交谈以更好的交流经验并建立相互关系;能运用委婉语进行交谈。

(四)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包括人际理解和信息理解。人际理解是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的能力。而信息理解即是对客观知识和已知工作内容所涉及的信息的认知。行为描述:对他人理解的深度,包括情感和行动包含的内容;对当前和为表达完全的信息的理解;对他人行为、背后复杂的和隐藏的动机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他人没有明确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能意识到他人的情绪、行为和态度的转变,以及导致此种变化的原因并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能清晰理解工作中的相关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能理解接收的信息,并作相应的妥善的处理。

(五)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上,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将个人能力在团队中发挥最大功效,在相应的职位上尽其所能以互补互助共同发挥最大效率的能力。行为描述:表达出对团队的正向期望;包容团队成员,尊重他人的想法;努力适应并获得他人的支持和认可;能较好的改善团队合作;保持谦虚的精神;表现出支持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有效的在团队内进行沟通和协调;对待伙伴做到诚信;能热心的帮助团队中的每一位伙伴;坚持自己的特质,注重自己的想法。

(六)细节关注

细节关注是指在工作中、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注意到其中细小的方面,并能进行妥善的处理,从而使工作尽善尽美或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行为描述:在工作中能关注细微差别,有敏捷的洞察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能及时并有效的处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具有一定的反应速度,重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并能对细节问题进行记录。

(七)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体质、情绪等的调节能力,能根据环境变化适当的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自己保持积极稳定的工作情绪。行为描述:能正确认知自己的心理,调节、释放并自我按摩;压力之下能保持情绪稳定,精力充沛;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有效控制压力,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批评、挫折和压力下能坚持努力;能克服困难,冷静处理工作中的矛盾;能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解决问题上。

(八)灵活变通能力

灵活变通能力是指能迅速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包括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技巧等,做出迅速的反应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更有效的进行工作、沟通。行为描述:能够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在工作、沟通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的适应环境;遇到突发事件能灵活处理;能以不同视角思考问题、考虑事情,从而更好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

(九)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是指人对事物进行剖析、分辨、单独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能力。将事物经过理性思维的整理,从而使之变得更简化、规律化,更好的让人认知和分辨。行为描述:能根据已知情况分析预测,并能据此计划对应的解决方案;能从图表、设计、报告等中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遇到突况,在关键时刻,能果断的做有益的决定。

(十)逻辑归纳能力

逻辑归纳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指在工作中能运用一定的工作技巧,进行相应的推理与总结并能正确实践的能力。总体表现为可以理出失误的头绪,跟据类比的方法,把许多并不相关的片段、事件用具有逻辑的思维推理归类成有机的整体,据此得出新的结论或方法。行为描述:在已有资料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创造出新概念;对过去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备所需;根据以往经验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前想到预防措施和方法。

(十一)团队服务精神

团队服务精神是指根据团队的需要以及目标,来调节自己行为与他人合作,从而作为团队内的一分子完成最终目标的精神。团队服务精神主要与自身的行为资源度相关。行为描述:表现出理解团队、相信团队的态度;表现出理解及尊重他人的举动;努力的适应团队融入团队;能主动为他人提供工作上的帮助;支持团队中其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并能付诸行动实现;能为团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十二)严谨踏实

严谨踏实是工作中的基础品质,是指能在工作中三思而后行,踏实肯干,谦虚谨慎。行为描述: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处理工作中细节要严谨,不得过且过;工作中踏实努力,能对不懂的问题勤请教、学习。

参考文献:

[1]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南开管理评论,2003,6(2):48

[2]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3]梁建春,时勘.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理论及其人力资源管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127129

[4]谷向东,郑日昌.给予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634639

[5]时勘.合作团队是怎么演化而来的人类危机时代的25个难题.望东方周刊,2005,4348

[6]McClelland D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7]McClelland DC. 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with Behavioral EventInterviews[J].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8

[8]李石.谈秘书队伍应具备的素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

[9]刘彩云.论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9)

[10]严华.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2010

[11]潘月杰,刘琪.如何做秘书工作,2007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第7篇

二. 外联部简介:

我院外联部在我院党总支团总支的领导下主要以拓宽院、校际交流工作为主题,以增进校企合作关系为工作重点,旨在向外展示学校学生的真我风采,努力提高我院学生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为学生会和各项活动筹集资金,外联部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同学”。外联部全面负责我院学生会的对外交流联络工作以及在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 外联部的职责

1、增加同学与社会的接触机会,同时为同学们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2、促进学院与外界进行学术、文化、艺术、文娱等方面交流。积极为学院的各种活动拉赞助。平时密切注意一些与同学们相关的厂商,发掘潜在的赞助商,洞察潜在赞助商的合作意向,及时收集信息,力求学院与企业双赢,为我院美誉度的提升坚持做不懈的努力。

3、与兄弟学院密切联系,把各兄弟院的成功管理经验和优秀活动引进我院,为其他各职能部门提供信息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院间的联系,做好桥梁纽带工作,取其精华,学习他们的经验,借鉴其可行的方法。以完善我院学生会的工作。(大学生假面舞会活动策划书)

4、每次活动做到有书面策划、书面总结。计划要得到院团总支批准后方可实施,并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如遇不可抗力因素须临时更改计划,也应尽快与学院联络商妥后在做定夺。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将之列入总结之中,以方便日后存档学习。

5、保持和发扬学院优良传统,树立本学院健康、进取、创新的良好形象。时刻牢记自己是传媒工程学院的一员,爱院如爱家,积极宣传我院的良好形象,全面提升我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6、发挥本部门特色,加强与其它部门的联系共同搞好学生工作。同的学生会的其他部门团结合作,积极协调其他部门工作,为建设我院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共同努力。

8、加强自身建设和理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与业务素质。以身作则,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为学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 纳选成员应具备的素质:

1、时间观念:外联强调高效率、高质量,所以每个外联人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

2、诚信要求:每个人必须以诚信为本,坚持为学院工作,不得考虑私利,贪图所得,一旦发现,立即处分;

3、文字基础:外联强调优质策划书撰写,文笔是很重要的基础,主要要求在于描述的细致准确,创意的描绘能力;

4、良好的沟通、学习能力;

5、对公众事件的活动洞察力(即活动时间的把握、活动内容的把握);

6、具有非凡的口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具有团队精神:在学生会的大家庭中只有我们,没有我。

五、纳新人数:8人(性别视能力而定)

六、内部保证:在以团总支及主席的带领下,张竟予携副部龙剑定在本学年度 做好交接纳新活动。

外联部是最锻炼人交际能力和沟通水平的部门,注重学习能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双发展提高了有力保证。

有能力的你还在等什么?外联部欢迎你的加入。

注:报名表见附件一(可根据样本自行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