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淡化语法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0-01 20:24:13
淡化语法论文

淡化语法论文第1篇

关键词: 语法教学 教活语法 淡化语法

在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学语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开始从强化走向淡化,逐步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法”这一提法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儿了,它在近些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颇为盛行,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于如何把握语法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今,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语法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

一、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现状

(一)语文教材的编写轻视语法教学。

教材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关于语法项目的编排情况。一般情况是,教科书不专门讲语法知识,而是在辅助教材或综合练习里涉及一些语法内容。

(二)语文教师误解新课标精神,漠视必要的语法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涉及的语法知识作了一些删减,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压缩了语法知识的比重。客观来讲,新课标对语法知识的处理立足于多年来对语法教学的不断反思上,目的是避免语法教学繁琐细致,而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遗憾的是,受“考什么教什么”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不少老师在对新课标和教材编排体例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偏差,误以为语法教学无足轻重,有的“因地制宜”,对于语法教学内容,有时间就“点缀”,教学时间不够就急于应付、草草了事;有的在教学中实行“语法零教学”①,干脆不教语法,理由是语文能力不是靠学语法提高的,而且绝大部分不在考试之列。这种教学中各行其是的状况,使语法教学陷入混乱。

(三)学生理解和分析语言的能力不容乐观。

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

时过二十年,尽管语文新课改取得了成绩,但是不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难以具体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情况依然存在,中学生语文能力仍在滑坡,语文水平仍在下降。

(四)语法教学评价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在教材的编写上,我们可以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在每一课结束后都有相应的研讨与练习,而在这些研讨与练习中大部分是文学内容,是对感情及个别字词的解释,极少涉及语法内容。语法的作用好像只用于试卷中修改病句的考查,课后练习中也只象征性地出几道病句修改题,并不能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不少老师认为语法学习无用,语法考试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总之,反思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对语法知识的作用,语法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极左极右、忽冷忽热、摇摆不定的问题。这一切恰好说明,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需要改进,需要摆正位置、精选内容、优化教法。

二、教学方法探索

(一)在阅读教学中讲语法。

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对于语法来说,它同样是最典范的例子。如果结合文本来讲解语法,在文本中发现并带领学生发现有效的语法点,可以使学生的阅读与训练更有针对性,那么,学生不再单纯地为学语法而学语法,语法服务于文本的阅读,就能学以致用了。

(二)在作文教学中讲语法。

吕叔湘②先生曾强调,在初中“以结合作文评改示范讲为主,作文评改示范最有用”,这是经过充分考虑提出的,对我们很有启发。胡明扬明确指出:“在中学教语法不是为了教语法而教语法,教语法完全是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服务的。”最能体现语法对中学语文教学实用性价值的环节当数作文,学生对语法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水平,会典型地反映在习作中,也就是说,学生对汉语的实际运用,组词造句,联结句子为句群、段落、篇章,运用汉语的能力,在作文中会反映得比较充分,而语法正好是管语言的规律的使用“对不对”的问题。作文语病包含了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语法信息。

总之,作文评改是学生欢迎的课,在这种课里讲语法是有的放矢的,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消除语法教学的枯燥感,也许这是语法教学的一个突破点。

(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讲语法。

前面说的是读写训练,都可以容纳语法,口语交际训练也可以容纳。比如,要训练学生出口成章,就要他明白句子如何衔接连贯成为一个个句群。几句话要组织成一个句群,就要围绕一个意思说,在说甲意思时,不要出现说乙意思的句子,而且在口语表达中,要学会恰当使用关联词,处理好分句间起承转合的关系,严密而又高效地组织句子,表情达意。

(四)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讲语法。

语法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不能孤立地教,呆板地教,要力求教活。语法教学也需要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名词的特点,一位教师一口气说上“三个脑袋、八条腿、四根尾巴、七张嘴”,学生很快悟出,名词受数量词的修饰。讲动词的作用,这位教师在黑板上写“王老师馒头”,学生哄堂大笑,这位教师接着说:“王老师啃馒头,王老师买馒头,王老师做馒头。”笑声中,大家加深了理解。

以上,在读、写、听、说几个方面,我对中学语法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和教学方法。应该明确的是,当务之急是要对语法教学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然后在教学方法上狠下工夫,找准突破口,可以运用随机教学的方法,注重渗透,力求教活,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法知识。如果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了词、短语、句子的组合规律,进而学会分析它们的结构,那么对很多语言现象的解读就能豁然开朗。这样,语法课完全可以上得生动活泼、有趣有用,学生也一定会学得有滋有味,有规可循,语法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卓有成效。

注释:

①陶伯英.语法的应用――结合作文评改讲语法.课程・教材・教法,1999(4):21-25.

②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140.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淡化语法论文第2篇

关键词:江西诗派;平淡美;内涵;阐释

作者简介:谢燕,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089―04

“平淡”是中国诗歌美学的一种追求,更是宋代诗学的主流思想,贯穿于宋诗发展的始终。韩经太在《中国诗学的平淡美理想》一文明确指出:“在宏观上,中国古典诗歌的平淡美,作为审美理想而确立于成熟的理论自觉之中,应该说,是自宋代开始的。”“平淡美诗观不能不处于宋人诗说之重心。”1

那么,宋人所重视的诗歌平淡美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平淡美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宋人最早提到平淡美的是梅尧臣,他的“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的诗句已成为宋人“平淡”诗观的经典性表述。王安石也说过“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样类似于评价平淡美的诗句。当然,宋人中对平淡诗美论述得最详细的还是苏轼。他尝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周紫芝《竹坡诗话》引)苏轼此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平淡美是绚烂之美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平淡美是在继承和发展了绚烂之美后的升华。他评陶渊明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序》)又说柳宗元、韦应物的诗是“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也是这一层意思。他的另一层意思是老到平淡,是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后,面对人生困境时冷静乐观、任真自适的态度,并将这样的态度赋之于诗时,诗中所具有的那种平淡美风格。由于苏轼对后世文学影响非常之大,所以现代文学理论在阐释诗歌“平淡美”时,都以苏轼的论述为标准。如蔡钟翔将“平淡”的美学内涵概括为两点:一是绚烂归于平淡,“平淡”不是平庸苍白,而是经过绚烂多彩而达到的纯熟的表现;二是外枯中膏,似淡实美。其所要求的平淡,不是单纯的平淡,而是综合了丰腴、绮丽的平淡,所以是一种内涵深厚的美2(P43―45)。都业智认为,“宋人眼中的‘平淡’,实际上是‘寄至味于澹泊’,在外枯的形式掩盖下,实有中膏之美”3。这当然都点出了平淡美的某些特质,如平淡美是由淡与美、枯与膏等彼此矛盾、对立的双方构成。但是,平淡诗美作为有宋一代诗人的普遍追求,对其阐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仅用苏轼一人的见解来对其下定义,无疑是片面的。本文谨就宋诗重要流派之一――江西诗派对平淡美的理解与阐释情况作一些分析。

一、开创期:平淡而山高水深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盛文肃学韦苏州,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梅圣俞学唐人平澹处,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山谷用工尤为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在探讨北宋诗歌发展轨迹的同时,严羽指出了苏轼、黄庭坚自出己意、变尽唐风的特点,尤其强调了山谷的专精和影响,是颇具慧眼的。可以说苏轼与黄庭坚共同为宋诗的发展和宋诗风格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确切地说,宋诗是到黄庭坚的笔下才一改“唐音”而成为“宋调”的。他以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造诣,被推为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领袖,影响深远。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学杜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学杜又非学习其全体,而是重在学杜到夔州以后之诗。尝对其子侄日:“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与王观复书》)。可见,杜甫到夔州后的诗歌所达到的“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就是黄庭坚所追求的“平淡美”。这些诗歌达到了杜甫自己所说的两个标准:“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老去诗篇浑漫与”(《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似乎互相矛盾,实则统一。正如仇兆鳌所说:“律细,言用心精密。漫与,言出乎纯熟。熟从精处来,两意未尝不合。”4(P1603)黄庭坚属意的就是这种用心精密和出乎纯熟的高度统一。这种“平淡美”是侧重于诗歌艺术方面的,是要求经过严密的法度,也即“大巧”之后所达到的纯熟无迹的艺术极致。有时候,黄庭坚用“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赠高子勉》)分别代表诗家由法度至于自由的两个不同阶段,以表达“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完整过程。与苏轼相比,黄庭坚的“平淡”诗论主要侧重于把握艺术创作中自由与法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另外,黄庭坚的重要追随者、同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也提出了“黄诗韩文,有意故有工,左杜则无工矣。然学者先黄后韩,不由黄韩而为左杜,则失之拙易矣”。要求由黄、韩的有意之工过渡到左杜的无意之工,实际上也就是黄庭坚所说的由人之巧夺天工,最终达到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二、发展期:后学忽视自由而重视法度,放弃对平淡美的追求

黄、陈的诗歌理论与创作,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并为后学指出了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学诗、作诗之路。因而学之者众,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流派――江西诗派。但是由于天分与才力的局限,他们学杜、黄、陈大多只能学到用心精密,达不到出乎纯熟,因而也就达不到平淡美的要求,这在这一时期的诗话中也有所体现。

《王直方诗话》――作者王直方,据《郡斋读书志》云:“元佑中,苏子瞻及其门下士,以盛名居北门东观。直方世居浚仪,有别墅在城南,殊好事,以故诸公亟会其家,由是得闻绪言余论,因辑成此书。”可见此书约成于作者晚年退居城南之时,时间上略晚于苏黄等人。现存的《王直方诗话》见于郭绍虞先生的《宋诗话辑佚》,共306则,涉及到平淡诗美理论的却仅有7则,就此7则之中,第13则“陶渊明诗”、第279则“不烦绳削”是记述黄庭坚之语,第99则“王荆公提张文昌诗”是王安石语,第250则“贺方回论诗”是贺方回语,第286则“东坡论渊明诗”是坡语,仅有第36则“诗贵圆熟”、第272则“斧凿痕与粘皮骨”是王直方本人的观点。而就此两则之中,“诗贵圆熟”认为诗歌要调和圆熟和老硬,“斧凿痕与粘皮骨”要求诗成后无斧凿痕,都局限在传统的自然诗论中,与苏黄倡导的平淡诗美相距甚远。

《潘子真诗话》――作者潘子真,《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四称其“少颖异,好学不倦,淹贯经史百

家之言,师事黄庭坚,尤工诗”,可见其也是江西后学之一员。其论诗也是宗黄庭坚,称黄庭坚《喜晴应诏》诗“全篇可为楷式”,其卒章“不独清新,其气韵更深稳”;又引黄庭坚语,称杜诗“善陈时事,句律精严”;又标举林逋、黄庭坚诗句,谓“皆叠韵双声也。语尤212”。全篇共37则,没有一则是关于平淡美的。

当然,这一时期江西诗派的诗话著作中最典型的还是《潜溪诗眼》。作者范温,是名臣范祖禹之子,秦观之婿,也曾直接师从黄庭坚学诗。《潜溪诗眼》诗话已轶,但从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辑佚》所收集的29则材料来看,仅有两则与平淡诗美相关,但即使是这两则材料中,第5则“论陶渊明诗歌出处”,第19则评“柳宗元诗”重悟。这两位都是苏黄等人所推崇的具有平淡美风格的诗人,但潘子真在论述他们时对这方面都只字不提,可见其对平淡诗美的不重视。潘子真关心最多的是诗歌的法度。第9则“律诗法同文章”,第13则“诗贵工拙相半”,第14则“山谷言诗法”,第15则“命意用事”,第23则“句法”,第24则“杜诗高处”,第27则“句法以一字为工”以及第11则“练字”等都是对法――诗法、句法、字法的探讨。其他的大多是关于用典之法的探讨,如第5则、第8则和第28则。

另外,江西后学的其他几部诗话,如《蔡宽夫诗话》《洪驹父诗话》《李希声诗话》,也和上面所提的几部诗话一样,对法度理论论述甚详,而对严守法度后所应该到达的自然或者说自由境界却论述较少,有的甚至一点也没有涉及,可见这一时期诗人们对法度的重视以及对自由境界的可望而不可及。能人而不能出,造成了诗歌创作的僵化,正如吕本中《童蒙诗训》所批评的:“近世人学老杜多矣,左规右矩,不能稍出新意,终成屋下架屋,无所取长。”

三、继承与创新期:对平淡诗美中自由的再次回归

针对江西后学的弊病,后辈吕本中提出“活法”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於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谢元晖有言:‘好诗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近世惟豫章黄公,首变前作之弊,而后学者知所趣向,毕精尽知,左规右矩,庶几至于变化不测。”(《夏均父集序》)要求像黄庭坚那样既要左规右矩,又要达到变化不测的程度。实际上,吕本中的这个理论并没有超出黄庭坚由法度而到达自由的理论范围,但吕本中更明确地表述之。而且他的理论中明确强调了变化也就是自由的重要性,这深深影响了以江西诗派为宗的其他有识之士,使他们重新关注自由,也重新关注诗歌的平淡美。

《竹坡诗话》――文中提到“吕舍人作江西宗派图,自是云门临济始分矣”。可见《竹坡诗话》的作者周紫芝也是江西诗派的一员。其成书时间,可能在作者于61岁(1142年)始得官以前,已是南北宋之交,略晚于吕本中。他赞同和继承了前辈尤其是苏轼对平淡美的论述:“东坡尝有书与其侄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余以不但为文,作诗者尤当取法于此。”引用苏轼原话并对其表示赞同。“有明上人者,作诗甚艰,求捷法于东坡,作两颂以与之。其一云:‘字字觅奇险,节节累枝叶。咬嚼三十年,转更无交涉。’其二云:‘冲口出常言,法度法前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乃知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这里,苏轼的第一句诗是说作诗要惨淡经营,要下苦功夫;第二句诗是说最终要达到自由的境界,看似没有法度。作者据两诗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乃知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既要苦心经营,注重法度,又要达到自由的境界,要看似非力所能。因此,这个结论更接近于黄庭坚。可以说,周紫芝的平淡诗观完全是对苏黄的继承,他的功绩在于新时期重提了这一重要理论。

《藏海诗话》――书中提到“学诗当以杜为体,以苏黄为用,拂拭之则自然波峻,读之铿锵”。“七言律诗极难做,盖易得俗,是以山谷别为一体。”可见其论诗也是以江西诗派为宗的。作者吴可,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徽宗宣和(1119―1125)末年,任职汴京开封,官至练使,责授武节大夫致仕。后避战乱,辞官。宋孝宗乾道、淳熙(约1174年前后)间犹在世。此书大概作于辞官后,成书时间和《竹坡诗话》相仿佛。如果说周紫芝更多的是继承前人,那吴可则是发展了平淡美理论。他着重从诗歌造语上来论述平淡美:“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盖华丽茂实已在其中矣。”“杜诗叙年谱,得以考其辞力,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致此。如说华丽平淡,此是造语也。方少则华丽,年加长渐入平淡也。”认为平淡是从华丽中来的,是富丽语词的内化。其更特别之处在于强调要以意为主,华丽为辅。“凡装点者好在外,初读之似好,再三读之则无味。要当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则中边皆甜也。装点者外腴而中枯故也,或曰‘秀而不实’。晚唐诗失之太巧,只务外华,而气弱格卑,流为词体耳。又子由《叙陶》诗‘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乃是叙意在内者也。”

《韵语阳秋》――作者葛立方,论诗推崇杜甫和苏轼、黄庭坚,认为创作的源泉在于书本,“欲下笔,当自读书始”,并称“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学诗者不可不知此”。这些都未脱江西诗派蹊径。书前有隆兴甲申(1164)自序,乾道元年(1165)徐林序和乾道二年沈洵序。据徐序称:“隆兴元年,常之由天官侍郎罢七年矣,于是《韵语阳秋》之书成。”由此认为,该书系其晚年罢归后所作,成于隆兴元年,即1163年。和吴可一样,葛立方从语言的富丽到平淡来论述诗歌的平淡美。他认为平淡美并非语言单纯的富丽:“陶潜、谢眺皆平澹有思致,非后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也非单纯的平易:“今之人多作拙易诗,而自以为平澹,识者未常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澹。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澹处甚难也。”而应是富丽的语言洗尽铅华后达到的返璞归真之境:“大抵欲造平澹,富自组丽中,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澹之境,如此陶、谢不足进矣。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澹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澹而到天然处,则善矣。”而且,这种返璞归真之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如出水芙蓉般清新自然的境界,这就要求诗歌创作向着更加活泼更加清新自然的方向发展。

《庚溪诗话》――作者陈严肖,据书中称高宗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称孝宗为“今上皇帝”,称光宗为“当今皇太子”,则知该书作于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晚于《韵语阳秋》。其论诗也是宗江西诗派的,如他说:“本朝诗人与唐世相亢,其所得各不同,而俱自有妙处,不必相蹈袭也。至山谷之诗,清新奇峭,颇造前人未尝道处,自为一家,此其妙也。至古体诗,不拘声律,间有歇后语,亦清新奇峭之极也。”“吕居仁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以山谷为祖,宜其规行矩步,必踵其迹。今观东莱诗,多浑厚平夷,时出雄伟,不见斧凿痕,社中如谢无逸之徒亦然,正如鲁国男子善学柳下惠者也。”其赞黄庭坚诗歌“清新奇峭之极也”,赞吕本中“多浑厚平夷,时出雄伟,不见斧凿痕”,实际上都是夸他们的诗作具有平淡美,也代表了作者本人的平淡诗观,即清新的诗歌具有平淡美,而浑厚、雄伟的诗歌也同样可以具有平淡美。

另外,杨万里《诚斋诗话》指出:“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如少陵羌村,后山送内,皆是一唱三叹之声。”这也表达了对平淡美的激赏。

可见,在北宋末及南宋,江西诗派不仅再次重视诗歌的平淡美,而且为其带来了清新自然、浑厚雄伟等新的因素。这为江西诗派诗歌创作吹进了一股清风,造就了以陆游、杨万里为标志的另一宋诗创作高峰的出现。

综上所述,平淡美作为江西诗派理论的重要内容,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现代文学理论要想完整地阐释平淡美内涵,综合考虑其各个时期的具体阐释情况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韩经太,中国诗学的平淡美理想[J].中国社会科学,

1991,(3).

[2]蔡钟翔,美在自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3]都业智,梅尧臣的“平淡”论[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淡化语法论文第3篇

由于受“淡化语法论”的影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淡”到了极点:初中语文课本语法知识内容过于简单,高中语文课本根本就不涉及语法。

首先,初中语文课本语法知识内容过简。新教材实施以来,语法知识短文越来越简,甚至以表格形式出现。许多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被删掉了。以短语为例,新教材中,短语,这一十分重要的语言单位,只讲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连极为常见的介宾短语、复指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都不讲。句子成分,这样重要的内容,新教材中竟然只蜻蜓点水地讲了一小页。有关复句、多重复句的知识更是简而又简,“插入语”这样重要的语法现象也被舍弃,而且,语法练习也越来越少。

其次,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准确性。新教材中许多知识不够严密准确。如词类知识中,只对名词、动词等作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至于这些词的语法特性,都没有交代。有的概念突然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新教材先介绍短语,后介绍句子成分。而在提到动宾短语时,这样介绍:“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这里的“宾语”从何而来?让人不得而知。又如“中心语”这一概念突然出现,整个中学教材语法系统中,根本就没有“中心语”这一概念。

再次,轻视术语教学。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离不开必要的术语。离开必要的术语,教学就无法进行。近几套语文教材,都不重视术语。如对“动词”的介绍,新教材只说:“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为什么不可以把动词的各种类型具体化、术语化呢?为什么不可以用个“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之类的术语呢?又如对“代词”的介绍,只说“代替人和事的名称,或起区别提示作用,或用来提问。”难道就不可以把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吗?

淡化语法也使得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无所适从。再加上中考不考语法,有的老师对语法知识只简单地讲一讲,有的干脆不讲。语法知识的淡化,加上语法教学的淡化,给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淡化语法论”的直接影响是使当代中学生汉语水平下降。

首先是对常见的语法现象不能解释。如对于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分不清。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事理的关系也分不清。

其次对稍复杂的句子不会分析。高考中,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就必须用到语法知识。辨析病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提取主干法”,即提取句子的基本成分。如果初中对句子成分掌握的充分,经过训练,做这些题应该不成问题。但现在的学生不知何为句子成分,或对句子成分辨别不清,又如何去提取主干呢?如对这样一个句子:教育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坚决执行国家关于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和规定,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杜绝营私舞弊行为。学生看不出,这是一个复杂单句,“通知”后面是一个句子充当宾语,却把它当作一个没有主语的病句。

淡化语法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法教学 必要性

自马建忠1898年引进西方语法写成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始,汉语语法研究逐渐被中国学者认识,语法教学也渐渐进入课堂。从中学语法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语法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局面。从教材层面看,有时过分强调从概念到系统、从专文介绍到分编教材;有时过于简化,只选取其中几点,少量练习加以辅助。从教学层面看,有时过于重视,将语法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加以系统化、知识化的讲解;有时又过于轻视,教学过程中略作讲解或直接略去。从业界观点层面看,时而重视,时而淡化。这种种局面的产生与其说是对中学语法教学的不断探索,不如说是一种困惑。究其原因,重视者是因感到语法对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故而强调再强调;淡化者是因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考什么,教什么,考试没有专项考题出现,教学中就不用涉及,故而能少讲就少讲,能不提就不提。在这种摇摆中,长期以来中学语法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如人意。近些年,“淡化语法”的观点更是在中学语文界颇为盛行。许多语文工作者,甚至是一线教师,公然提出了“淡化中学语法教学”的观点。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为中学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正名,为其争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有的地位。

如今,教育界对中学语文教授语法和语法教学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些批评者认为,现在的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繁复,难度大,不适合中学语文教学;教材受到编排体例和容量的限制,语法知识挂一漏万;语法知识的传授,理论知识名词术语的讲解多,用法指导少,实用性不强;语文教学对于指导学生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作用不大……简言之:理论先天不足,教材编排混乱,教学脱离实际。

在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中,在近20年的时间里,基础教育阶段淡化了语法知识,降低了学习的要求。特别是在1990年前后,语文教学界提出了“语法教学内容要简化,要求要降低,考试时少考或不考”的主张,导致这些年来中考、高考试卷中已经不再考查语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淡化理念,对语法只字未提。语法知识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却呈现出淡化的趋势,这会使学生缺乏严格的语言训练,从而使其语言水平越来越差。

淡化语法教学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进而影响到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必要的语法知识能使学生读懂文句,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读写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了解,笔者发现淡化语法教学不仅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直接导致中学生语文成绩难以提高,而且大大制约了中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语法知识能力是学生读写的基础。淡化语法教学造成学生在阅读中对句子理解不透,句子与句子关系不明,进而造成对文章段落内容的理解不清晰,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淡化语法教学更造成学生在写作中病句百出,句意表达不清晰,进而影响段与段之间语义关系的表达,整篇文章表达缺乏逻辑性。

由于语文学科在学生所有学科学习中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淡化语法教学使得学生在其它科目的学习中产生了无法逾越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多次听到理综老师这样的说法,“这个题目审题是关键,能不能审对题,就看他语文学得怎样了”,“这个题目能否做对,理解、分析题干句子是关键”等等,甚至有时理综老师会与语文老师讨论题干句子成份、陈述重点。而文综科目,对于语文的依赖性就更强了,甚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素养的高低,题干的分析、材料语义关系的理解都与语文的语法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语法知识的清晰熟练更是外语学习的基础。

《马氏文通》“后序”中,马建忠说:“童蒙入塾能循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他说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为了使蒙童很快的掌握本民族的语言,然后在成年后能“肆力于数度、格致、法律、性理诸学而专精焉”。这些话今天读来仍令人为之动容。马建忠对语言工具性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他所提出的学习语法有助于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见解更是再正确不过了。

从语法教学入手,有利于规范学生语言表达。语法被比作语言的建筑结构。高楼大厦的修建没有合理的建筑结构是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同理,我们说话、写作也要符合语法规范,没有合理的语法规范约束,话就不成话,句也难成句,会给人以不知所云的感觉。语法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词与词的组合、句与句的聚合关系。不认真学习语法知识,就很难在日常交际或写作文章时自觉运用语法知识,就会导致在说话或写作时学生出现很多的病句而浑然不觉,如主谓倒置、成分残缺、句序紊乱、搭配不当等,使作文教学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如果教给了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的工具,他们就能自己使用语法工具来规范写作,从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从语法教学入手,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在文言文教学中,从语法教学入手,语文教师常感到事倍功半。除文体的特殊性原因外,学生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欠缺是学习的最大障碍。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均是以其与现代汉语语法句式相比较来辨析的。例如,“乃设九宾礼于庭”(《颇蔺相如列传》),“于庭”是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在了谓语动词的后面,而现代汉语中状语修饰谓语应该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语法现象称之为“状语后置”。如“舞幽壑之潜蛟”(《前赤壁赋》)中的“舞”就是一个典型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其它的如“之”字的助词用法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字结构”的理解等等,不胜枚举。如果学生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作为语言基础,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与文言文的句法样式进行比较参考,有助于理解、翻译文言文。

从语法教学入手,有利于提高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尽管在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均未提及语法的考查内容。但在山东省高考试题中,与语法知识有直接关系的考查内容并不鲜见。第一大题中的词语和病句,词语的考查、虚词的辨析离不开语法的分析,有些成语和近义词的辨析,也需要语法知识的支撑;病句的辨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语法知识的考查(尤其是语法性病句)。第二大题论述文阅读,有些选项的辨析,需要从语法上对选项句子进行辨析,以区别选项与原文陈述的异同。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虚词的辨析、实词的词义、文言翻译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语法知识做为解题的钥匙。第五大题语言运用中,语法知识的考查更是集中而明显。这些题目的分值大约有40分,约占到了总分值的30%。这还不包括阅读理解中文意和题干审读及写作时运用的语法知识。从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看,语法知识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尽管考纲中没有明确提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语法知识的考查是作为必考内容出现的,以隐性考查的方式进行的,这体现了语法在语文学习中的工具性特征。总而言之,学好语法,有助于提高高考语文成绩。

淡化语法论文第5篇

[关键词] 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幽默;淡化;目的论

幽默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幽默不仅能使人会心一笑,本身更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由于受到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幽默的翻译成为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难点。幽默的淡化在影视翻译实践中不乏实例,而影视幽默的翻译研究却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影片《阿拉丁》的字幕翻译进行实例分析,考察英汉电影字幕翻译中幽默的淡化现象, 并从目的论视角对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目的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第一代倡导者有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功能派从译入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第二代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倡导者以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为代表,著有《目的》(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一书,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

Skopos一词在希腊语中意为“目的”。根据目的论,决定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1]27翻译行为可能有三种目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基本目的;译语文本在目的语语境中的交际目的;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而Skopos一词通常指的是译语文本的目的。[1]28目的论有三个规则:目的规则(skopos rule)、连贯规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规则(fidelity rule)。翻译的首要规则是目的规则,即翻译行为是由其目的决定的。连贯规则明确说明翻译必须具有可接受性,与目的语接受者的交际情境连贯一致。忠实规则是指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文本间连贯性,但所采取的形式取决于译者对源语文本的解释与翻译的目的。[1]29-32三个规则的重要性依次为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忠实规则。因此,译者应根据不同译文的预期功能来选择翻译策略,以有效实现翻译目的。

二、幽默翻译的淡化

(一)幽默的定义

鉴于幽默的定义及其分类的复杂性,一部影视作品很难覆盖全面。本文选取影片当中具有幽默性质的话语片段,分析其中俏皮话的翻译特点,其他类型的幽默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俏皮话是幽默的一种,在幽默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俏皮话这个术语模糊而又难以下定义,Gottileb整理出如下定义[2]208:

“俏皮话包括通过引人发笑的或聪明的方式使用文字的意思制造笑料。” (COBUILD 1995)

“聪明或引人发笑地使用文字,尤其涉及一个单词有两种意思或不同的单词听起来一样。” (Oxford 1995)

“对语言的使用带有引人发笑的意图。” (Chiaro 1992:5)

“俏皮话中,听众或观众一瞬间感知双重意思。(垂直式俏皮话)或在语境中通过不断地重复引发另一层意思(水平式俏皮话)。” [2]209

本文中俏皮话泛指具有幽默效果的词语。

(二)实例及原因策略分析

以下所举之例来自省略/网络电影字幕。

例1:Seller:Try this,your taste buds will dance and sing.

卖者:尝尝这个吧,真是太好吃了。

很明显,幽默效果从对taste buds(味蕾)的拟人手法的使用中表现出来。常识告诉我们味蕾不可能唱歌跳舞,但此处这样巧妙的言辞能给源语观众带来很多幽默意味,情趣横生。而汉语译文只是将其意译,没有了幽默之感。汉语译文对幽默的淡化显然使目的语受众的感受不同于源语观众。

例2:Genie: Genie,wake up and smell the humus.

精灵:精灵,还是醒醒吧。

上例中,smell the humus未被译出,humus本义指腐殖质,用在此处颇有幽默搞笑的意味。wake up and smell the humus指从梦想回到现实,此处确实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要让译文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制约下同时感受原文传达的信息和幽默意味的确并非易事。由于幽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可译性,译者的主体能动性则彰显出来。“译文幽默成分的缺失,部分是由于译者需要综合考虑影视所要表达的情感因素而主动放弃幽默效果,部分是因为幽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译性。”[3]因此,有时幽默的淡化并不是完全出于译者的疏忽。

例3:Genie: Bye,bye,You two crazy lovebirds.

精灵:再见,你们这对恩爱小夫妻。

例4:Princess: Right,a prince like you.And every other stuffed shirt,swaggering peacock Ive met!

淡化语法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法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33-02

语法是语言系统的三要素之一,是构成词、句、段、篇的结构规律。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得以发挥其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语法学习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可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有人提出了“淡化语法教学”的观点,一时应者云集,于是语法教学逐渐淡出语文课堂,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状况令人担忧。

一、中学淡化语法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对语法知识淡化,缺乏科学系统的编排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材对语法知识教学“淡化”过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与字词句有关的语法知识只是以“简表”的形式安排在“附录”部分,不作课程安排,让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随意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 1 至必修 5 没有专门讲解语法知识的专题,只是在必修 5 的“梳理探究”板块中附有一个“文言词语和句式”的专题。教材的这一导向,使得教师和学生不再重视语法学习。

同时,还存在语法教学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当前语法教学内容的依据除 20世纪 80 年代制定的《中学语法系统提要》外,几乎没有其他规范性的文件要求,而《中学语法系统提要》修订的年代久远,内容庞杂,观念、知识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这导致一些语法概念比较模糊,且在符号使用上也比较混乱,以至于一线教师在教学时缺少规范性的参考。

(二)语法教学随意性强,学生知识结构难以完整

首先,受教材编排的影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随意性强,且零敲碎打,多数教师是在讲评练习时,遇到什么语法知识就讲什么,少有整体规划,这导致学生语法知识结构零散,遗漏性大。其次,在语法教学中,多数教师单纯为教语法而教语法,以讲授知识为主,局限于概念知识,忽视了对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或者说,是单纯为解决一些涉及语法知识的考题而教,没有拓展、延伸语法对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提升的功能,语法教学与实际运用相脱节。再次,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呆板。只要涉及语法知识,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缺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

(三)语法教学研究领域少有建树,语法教学发展缓慢

近年来,语法教学研究领域门庭冷落,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研究热情不高,使得这个领域发展缓慢,高水平的论著和论文寥寥无几,一线教师缺少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引领。

二、重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一)常年淡化语法教学危害已经凸显

一是淡化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下降。由于语法知识的欠缺,学生作文中常出现语法不通、表述不清的现象,如方言地区的学生不认为“我上教室先”是不规范的语序,而像“通过班主任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自己错了”等这样没有主语的病句在学生作文里也常有出现。二是学生汉语水平的下滑。在网络时代,一些年轻人由于缺乏基本的语法知识,且又追求标新立异,在不懂文字词语的结构规则的前提下随意构造词组,导致经常出现一些错词错句。例如,“涨姿势”“酱紫”等带有方言性质的谐音、“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随意拼凑组合的词语获得了盲目求新求奇的学生的喜爱。甚至街头广告、一些报纸杂志有时也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语病。这不仅影响汉语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高要求,凸显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语文课的界定是“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功能里,自然少不了“语法知识”这个元素,而掌握“语法知识”是实现语文“工具性”功能的前提。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W态度”;在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中也强调“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课程安排上,也把“语言文字应用”作为选修课程五个系列之一。由此可见,新课标并没有摒弃或淡化语法教学,而是更突出其工具、能力、素养的意义。

(三)语法自身丰富的功能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汉语博大精深,语法知识宝库也奥妙无穷。学好语法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学习语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语法基础知识中的词句结构关系、成语的搭配规律、复句之间的关系以及关联词语的使用都能反映很强的思维逻辑性,教学语法的过程实际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二是,学习语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可以利用语法知识理解课文中结构复杂的句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特殊句式的文言文,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情感强烈但表达方式较为委婉的句子。三是,学习语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文从句顺是最基本的要求。学好语法不但可以避免学生习作中出现文理不通、病句连篇的现象,还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增加文采、丰富寓意。

(四)应对高考考查

语文教学不能“考什么,就只教什么”,但必须是“考什么,一定得教什么”。近些年,高考考题渗透了语法知识,而且分量不轻。以全国卷为例,涉及语法知识的题型有语病的判断、修改,仿写、扩写、改写,衔接题、填空题,句子的理解、鉴赏,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再加上阅读与作文的隐性考查,语法知识几乎占据整套试卷的“半壁江山”。

三、创新中学语法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静态教学课堂,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静态语法教学的授课方式多是教师把相关知识分门别类地按照由概念到例题再到练习的顺序,“按部就班”逐个讲解。教学时,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教学内容琐碎繁杂、抽象空洞,教学形式单调僵化、死板乏味,使得教师怕教,学生厌学。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有效的办法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语法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先观看含有语病的对话视频、公共场所标语等,再让学生自主参与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语法学习的感知。教师还可以模拟生活语境,结合生活实例对语法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解“语病类型”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先播放电视娱乐节目、访谈节目中出现明显语病的片段,或者是自己录制的本地方言对话片段(内容含有因方言造成的语病);或先展示名人作品、报纸杂志上出现的语病;或者展示学生抄录的在校园、公共场所、网络、电视等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病句。接着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再总结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避免了枯燥乏味,而且让学生用语法知识理性地思考实际用语情况,强化了语法应用,也强化了语法能力,对他们深刻理解语法理论知识、规范用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都有显著的效果。

(二)将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联系语境,随文点拨

在有思想、有感情、有生命意义的文本里,随机教授语法知识,能让语法教学充满温度和活力。如果语文阅读课能利用好阅读课文中的语法语境资源,随文而教,会使语文教学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阅读课中的语法教学资源有两种情况:1.中学课文里,有些结构比较复杂、寓意丰富又含蓄的语句,学生不容易把握意思。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解读句子含义。比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里有这么一句话:“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结构复杂、含义深刻、表达方式隐晦,学生不容易把握句子的意思。授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把句子的“主谓宾”抽取出来,就是“事实为明证”,句子的主干明确了,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容易把握了,即“事实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又如,还是鲁迅的文章《祝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个句子按正常的语法结构应当是“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句子不同的表达效果,这样学生既能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又能感受到倒装句的表达效果,可谓一箭双雕,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披文入情中,学习了语法知识。2.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就像人无完人一样,任何事物的瑕疵都有它存在的可能性,教材也一样,有些选文中的句子也存在Z病。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的“……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一次演讲”(“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飞向太空的航程》里的“……他们经过了近乎苛刻的各种身体测试”(语序不当,“各种”应放“近乎”前)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语法角度引导学生质疑权威,展开讨论,以辨正误。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热情高涨。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探究语言运用奥妙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主动的语法学习态度。

(三)强化多途径学习语法,实践综合性学习理念

语法教学可以从静态教学走向动态教学,从课堂教学走向生活教学,也可以从专门语法课走向综合性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写作教学、文言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甚至是英语教学来教授语法知识。如蔡伟先生在《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协同效应研究》一文中说道:“要使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要开展既能吸引学生,又能符合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规律的活动。如编作文语病集、写语法小作文、搞组词成句赛,搭对对子擂台、开语法故事会。”笔者认为,这些是可以尝试的方法。同时,中国古诗文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法知识,比如词类活用、各类特殊句式,在教学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借机穿插现代文语法教学。另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中英语法比较,来加深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总之,必须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多途径地学习语法,学生的语法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中学生的语法能力,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必定要摒弃淡化语法教学的短视行为,改革教学方式,创新课堂,让学生能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觉、主动地学习汉语语法。也只有这样,语法教学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才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1]蔡 伟.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协同效应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魏巍巍.淡化语法教学的冷思考[J].语文建设,2007(6)

淡化语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法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33-02

语法是语言系统的三要素之一,是构成词、句、段、篇的结构规律。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得以发挥其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语法学习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可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有人提出了“淡化语法教学”的观点,一时应者云集,于是语法教学逐渐淡出语文课堂,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状况令人担忧。

一、中学淡化语法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对语法知识淡化,缺乏科学系统的编排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材对语法知识教学“淡化”过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与字词句有关的语法知识只是以“简表”的形式安排在“附录”部分,不作课程安排,让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随意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 1 至必修 5 没有专门讲解语法知识的专题,只是在必修 5 的“梳理探究”板块中附有一个“文言词语和句式”的专题。教材的这一导向,使得教师和学生不再重视语法学习。

同时,还存在语法教学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当前语法教学内容的依据除 20世纪 80 年代制定的《中学语法系统提要》外,几乎没有其他规范性的文件要求,而《中学语法系统提要》修订的年代久远,内容庞杂,观念、知识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这导致一些语法概念比较模糊,且在符号使用上也比较混乱,以至于一线教师在教学时缺少规范性的参考。

(二)语法教学随意性强,学生知识结构难以完整

首先,受教材编排的影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随意性强,且零敲碎打,多数教师是在讲评练习时,遇到什么语法知识就讲什么,少有整体规划,这导致学生语法知识结构零散,遗漏性大。其次,在语法教学中,多数教师单纯为教语法而教语法,以讲授知识为主,局限于概念知识,忽视了对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或者说,是单纯为解决一些涉及语法知识的考题而教,没有拓展、延伸语法对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提升的功能,语法教学与实际运用相脱节。再次,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呆板。只要涉及语法知识,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缺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

(三)语法教学研究领域少有建树,语法教学发展缓慢

近年来,语法教学研究领域门庭冷落,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研究热情不高,使得这个领域发展缓慢,高水平的论著和论文寥寥无几,一线教师缺少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引领。

二、重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一)常年淡化语法教学危害已经凸显

一是淡化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下降。由于语法知识的欠缺,学生作文中常出现语法不通、表述不清的现象,如方言地区的学生不认为“我上教室先”是不规范的语序,而像“通过班主任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自己错了”等这样没有主语的病句在学生作文里也常有出现。二是学生汉语水平的下滑。在网络时代,一些年轻人由于缺乏基本的语法知识,且又追求标新立异,在不懂文字词语的结构规则的前提下随意构造词组,导致经常出现一些错词错句。例如,“涨姿势”“酱紫”等带有方言性质的谐音、“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随意拼凑组合的词语获得了盲目求新求奇的学生的喜爱。甚至街头广告、一些报纸杂志有时也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语病。这不仅影响汉语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高要求,凸显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语文课的界定是“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功能里,自然少不了“语法知识”这个元素,而掌握“语法知识”是实现语文“工具性”功能的前提。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W态度”;在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中也强调“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课程安排上,也把“语言文字应用”作为选修课程五个系列之一。由此可见,新课标并没有摒弃或淡化语法教学,而是更突出其工具、能力、素养的意义。

(三)语法自身丰富的功能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汉语博大精深,语法知识宝库也奥妙无穷。学好语法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学习语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语法基础知识中的词句结构关系、成语的搭配规律、复句之间的关系以及关联词语的使用都能反映很强的思维逻辑性,教学语法的过程实际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二是,学习语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可以利用语法知识理解课文中结构复杂的句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特殊句式的文言文,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情感强烈但表达方式较为委婉的句子。三是,学习语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文从句顺是最基本的要求。学好语法不但可以避免学生习作中出现文理不通、病句连篇的现象,还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增加文采、丰富寓意。

(四)应对高考考查

语文教学不能“考什么,就只教什么”,但必须是“考什么,一定得教什么”。近些年,高考考题渗透了语法知识,而且分量不轻。以全国卷为例,涉及语法知识的题型有语病的判断、修改,仿写、扩写、改写,衔接题、填空题,句子的理解、鉴赏,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再加上阅读与作文的隐性考查,语法知识几乎占据整套试卷的“半壁江山”。

三、创新中学语法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静态教学课堂,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静态语法教学的授课方式多是教师把相关知识分门别类地按照由概念到例题再到练习的顺序,“按部就班”逐个讲解。教学时,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教学内容琐碎繁杂、抽象空洞,教学形式单调僵化、死板乏味,使得教师怕教,学生厌学。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有效的办法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语法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先观看含有语病的对话视频、公共场所标语等,再让学生自主参与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语法学习的感知。教师还可以模拟生活语境,结合生活实例对语法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解“语病类型”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先播放电视娱乐节目、访谈节目中出现明显语病的片段,或者是自己录制的本地方言对话片段(内容含有因方言造成的语病);或先展示名人作品、报纸杂志上出现的语病;或者展示学生抄录的在校园、公共场所、网络、电视等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病句。接着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再总结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避免了枯燥乏味,而且让学生用语法知识理性地思考实际用语情况,强化了语法应用,也强化了语法能力,对他们深刻理解语法理论知识、规范用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都有显著的效果。

(二)将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联系语境,随文点拨

在有思想、有感情、有生命意义的文本里,随机教授语法知识,能让语法教学充满温度和活力。如果语文阅读课能利用好阅读课文中的语法语境资源,随文而教,会使语文教学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阅读课中的语法教学资源有两种情况:1.中学课文里,有些结构比较复杂、寓意丰富又含蓄的语句,学生不容易把握意思。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解读句子含义。比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里有这么一句话:“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结构复杂、含义深刻、表达方式隐晦,学生不容易把握句子的意思。授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把句子的“主谓宾”抽取出来,就是“事实为明证”,句子的主干明确了,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容易把握了,即“事实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又如,还是鲁迅的文章《祝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个句子按正常的语法结构应当是“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句子不同的表达效果,这样学生既能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又能感受到倒装句的表达效果,可谓一箭双雕,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披文入情中,学习了语法知识。2.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就像人无完人一样,任何事物的瑕疵都有它存在的可能性,教材也一样,有些选文中的句子也存在Z病。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的“……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一次演讲”(“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飞向太空的航程》里的“……他们经过了近乎苛刻的各种身体测试”(语序不当,“各种”应放“近乎”前)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语法角度引导学生质疑权威,展开讨论,以辨正误。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热情高涨。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探究语言运用奥妙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主动的语法学习态度。

(三)强化多途径学习语法,实践综合性学习理念

语法教学可以从静态教学走向动态教学,从课堂教学走向生活教学,也可以从专门语法课走向综合性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写作教学、文言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甚至是英语教学来教授语法知识。如蔡伟先生在《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协同效应研究》一文中说道:“要使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要开展既能吸引学生,又能符合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规律的活动。如编作文语病集、写语法小作文、搞组词成句赛,搭对对子擂台、开语法故事会。”笔者认为,这些是可以尝试的方法。同时,中国古诗文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法知识,比如词类活用、各类特殊句式,在教学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借机穿插现代文语法教学。另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中英语法比较,来加深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总之,必须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多途径地学习语法,学生的语法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中学生的语法能力,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必定要摒弃淡化语法教学的短视行为,改革教学方式,创新课堂,让学生能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觉、主动地学习汉语语法。也只有这样,语法教学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才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1]蔡 伟.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协同效应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魏巍巍.淡化语法教学的冷思考[J].语文建设,2007(6)

[3]苏春苗.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法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新课程学习,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