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合集7篇)

时间:2022-02-21 21:39:02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第1篇

1.硬件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硬件课程体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教材知识相对落后,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缺乏实践环节,实验条件差,学生无法锻炼实践能力,教师更无法鼓励和激发其创新能力;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理论基础较差,其对硬件的分析理解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学习困难较大;硬件课程开设学时离理想要求远远不足。2.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⑴认识上的不足。目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着重软轻硬的倾向。很多学生对硬件课程的了解甚少,认为硬件课程只是学习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在计算机应用当中无关紧要,认识不到硬件技术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⑵课程教学系统性方面的不完整,课程教学系统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各相关课程以及教材之间的分工与衔接不够规范。①硬件课程知识与软件课程知识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叉和互补,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②在硬件课程之间缺乏充分的衔接,有些知识点重复,有些知识点缺失;③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④内容多和时间少的矛盾突出。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不健全。⑶解决的办法。①提高认识。计算机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的统一,计算机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以硬件为基础执行程序的过程,所有硬件的工作都是软件驱动的结果,而计算机的优良性能是通过复杂的硬件系统结构换取的。只有对软件的载体――硬件、硬件组成、硬件的工作原理理解才能对软件是怎样依附于硬件的全过程有一个飞跃的认识,最终达到对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各硬件课程开设时,应首先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该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当中的地位、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建立起与软件之间的联系。其次,加大实践能力在考试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以促进学生对硬件实践的重视。从而改变大学课堂上“重软轻硬”的现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一个IT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②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硬件和软件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包含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计算机硬件知识必须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组成及其核心技术进行系统的描述,以使学生能学到较系统的先进硬件知识。首先,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完善教学大纲,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注意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注意知识点的重叠和互补,以保证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其次要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教学之间的沟通,对软硬件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进行适当的穿插。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课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利用高级语言对硬件进行编程的实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课程中,联系“操作系统”课程中I/O管理、内存管理、CPU调度等知识,以引导学生思考,建立必要的知识关联,最终达到对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解决好内容多和时间少的矛盾,计算机硬件技术内涵丰富,学时少和内容多、要求高将是一个一直要面对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一要靠系列课程内外体系的整体优化,找到一种相对来说能动态跟上计算机硬件发展步伐的教学和教材新模式;二要靠课程各教学环节功能的统一运筹、合理调动和多种教学方法模式的科学设计、统筹配合;三要靠课堂教学的数字化、现代化。

二、教材的改革

1.当前硬件教材存在的问题。一般教材都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且教材知识相对落后,许多客观条件原因限制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的更新。⑴计算机硬件发展太快,真正能反映当今世界微机领域新技术的微机原理教材太少,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几乎没有。⑵计算机硬件知识存在不直观,最新的硬件知识往往包含许多较复杂的技术,讲述起来抽象、枯燥,教学方法可视性和直观性差,致使学生对硬件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学习起来不太容易,教学效果较差。由于组织和实施教学的难度非常大,许多教师偏向于讲述旧的知识。⑶新知识的过快更新给许多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熟悉并掌握新的教学知识和内容往往需要几年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因此,教师往往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2.解决的办法。首先,作为课程教学,应尽量选用能反映目前计算机领域内硬件新技术、新成就,能体现出知识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计算机硬件教材,重点要突出基本原理思想和基本方法技术的阐述,以使学生能学到先进的硬件知识。其次,要重视其实用性的一面,尽量拉近学校教育与社会上流行技术、流行产品、流行工具的距离,着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硬件、软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本学科专业及相关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来独立获取、掌握新知识、跟踪计算机技术新发展、新应用的能力。使课程的组织内容符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固有规律、学科的内涵及联系,以及人的认知规律。可以通过在系列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来解决。

三、硬件实验教学改革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教学;有效性;措施

0 引言

计算机硬件教学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相比其他专业理论课来说内容丰富多样,且学习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女生和部分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男生来说学习起来更是困难。如果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得不到提升。还有一些学生总想着在课下业余时间上网自己查阅和了解相关的知识,认为计算机硬件知识靠自主探究就能学会,没必要听老师讲解,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计算机硬件课时安排本来就有限,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严重降低,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掌握的也不扎实。因此,要想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效率,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硬件教学模式。下面对有效的计算机硬件教学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

1 明确教学目标

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方向和指导。因此,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想提高硬件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我校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与科学》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两门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引导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之外,还要系统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同时掌握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及维护维修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作为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把握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从而对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作出系统和科学的安排,并且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要对整个班级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分析,了解学生男女生分配比例,有多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学习比较感兴趣,有哪些学生计算机硬件基础较好等,这些都能为后期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兴趣高低不同等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实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帮助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其次,教师还要根据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准备教学需要的材料,比如在教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时,就可以提前到市场做调查,详细了解计算机硬件的技术参数和区域价格,并且利用网络来查阅和了解硬盘的品牌、价格、技术参数及其使用说明等相关信息,并且将这些知识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通过展示自己渊博的知识使学生提高对教师的崇拜之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计算机硬件课程的自信。由此可见,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于提高计算机硬件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加强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计算机硬件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硬件设施作为保证,才能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提供充足的资源。首先需要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教学需要加大对先进的计算机实验仪器的购进,让学生能够更方便的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和技术。其次,资金条件不足的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学校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计算机硬件实验设施,通过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企业的工作,从而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实现校企双赢。然后,学校还要不断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对学生在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实验室安全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详细的制度,从而保证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安全性,从而也能确保学生参与计算机硬件实验安全高效进行。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除了教学时间外,可以免费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 强化实践教学

计算机硬件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课堂实践教学作为支撑,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严格把控教学操作和讲解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另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让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可以进行操作示范,进而接着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尤其是对电路和有关线路问题,教师要在重点重复讲解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对于学生不懂或难以掌握的地方要强化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计算机硬件实践技能。再如,进行计算机电子元件的知识内容讲解时,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到科技市场购买一些实用的硬件电子器件,并拿到课堂上来供大家学习了解,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5 做好教学考核评价工作

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科学的考核评价工作,这就需要计算机硬件专业课教师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工作方案,在公平全面的基础上明确考核标准,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实验完成情况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学生,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必然会增加学习的动力。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并指出他们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要根据考核结果改进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计算机硬件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育霖.试析如何提高计算机硬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电子制作,2015,01:119.

[2]郭新宁.计算机硬件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4:112-113.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教学;有效性;措施

作者简介:刘忠仁,男,1984年8月,江西赣州人,汉,秘书,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硬件

0引言

计算机硬件教学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相比其他专业理论课来说内容丰富多样,且学习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女生和部分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男生来说学习起来更是困难。如果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得不到提升。还有一些学生总想着在课下业余时间上网自己查阅和了解相关的知识,认为计算机硬件知识靠自主探究就能学会,没必要听老师讲解,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计算机硬件课时安排本来就有限,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严重降低,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掌握的也不扎实。因此,要想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效率,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硬件教学模式。下面对有效的计算机硬件教学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方向和指导。因此,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想提高硬件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我校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与科学》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两门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引导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之外,还要系统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同时掌握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及维护维修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作为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把握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从而对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作出系统和科学的安排,并且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对整个班级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分析,了解学生男女生分配比例,有多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学习比较感兴趣,有哪些学生计算机硬件基础较好等,这些都能为后期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兴趣高低不同等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实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帮助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其次,教师还要根据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准备教学需要的材料,比如在教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时,就可以提前到市场做调查,详细了解计算机硬件的技术参数和区域价格,并且利用网络来查阅和了解硬盘的品牌、价格、技术参数及其使用说明等相关信息,并且将这些知识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通过展示自己渊博的知识使学生提高对教师的崇拜之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计算机硬件课程的自信。由此可见,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于提高计算机硬件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计算机硬件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硬件设施作为保证,才能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提供充足的资源。首先需要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教学需要加大对先进的计算机实验仪器的购进,让学生能够更方便的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和技术。其次,资金条件不足的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学校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计算机硬件实验设施,通过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企业的工作,从而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实现校企双赢。然后,学校还要不断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对学生在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实验室安全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详细的制度,从而保证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安全性,从而也能确保学生参与计算机硬件实验安全高效进行。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除了教学时间外,可以免费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强化实践教学

计算机硬件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课堂实践教学作为支撑,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严格把控教学操作和讲解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另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让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可以进行操作示范,进而接着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尤其是对电路和有关线路问题,教师要在重点重复讲解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对于学生不懂或难以掌握的地方要强化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计算机硬件实践技能。再如,进行计算机电子元件的知识内容讲解时,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到科技市场购买一些实用的硬件电子器件,并拿到课堂上来供大家学习了解,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5做好教学考核评价工作

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科学的考核评价工作,这就需要计算机硬件专业课教师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工作方案,在公平全面的基础上明确考核标准,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实验完成情况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学生,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必然会增加学习的动力。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并指出他们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要根据考核结果改进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计算机硬件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育霖.试析如何提高计算机硬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电子制作,2015,01:119.

[2]郭新宁.计算机硬件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4:112-113.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第4篇

关键词:硬件;课程体系;教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1-0023-02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计算机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软硬件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技术基础指软件技术基础和硬件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语言、通信和网络原理,等;计算机应用基础指本专业常用软、硬件的应用技术。在这三个层次中,硬件基础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软件开发、网络技术还是工业控制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都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硬件支持非常了解。由于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软轻硬”的现象,使得计算机应用专业在硬件课程的设置、教学知识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多数学生的硬件能力都比较差,基本无法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设计和应用工作。对此本文对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及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一些教改思路和方法。

1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硬件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计算机硬件发展速度太快,教材知识相对落后,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其次是实验条件差,缺乏实践环节,学生无法锻炼实践能力,学习困难较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导致当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方面的偏离:目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着重软轻硬的倾向。很多学生对硬件课程的了解甚少,认为硬件课程只是学习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在计算机应用当中无关紧要,认识不到硬件技术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再加上相应的实践环节难以保证、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包括社会各类计算机考试评价体系)中对硬件实践能力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

(2) 设备条件方面的不足:硬件课程的教学实施比较困难,设备投资大,通常每门课程需要配备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相应辅助设备,且对实验室辅导和维护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多数高校在硬件课程及实验条件建设方面都明显不足,实践教学的时间过少,而且验证性实验占绝大多数,造成学生硬件动手能力普遍低下,其创造力无法得到训练,这导致了计算机硬件课程在教学上的不足。其中的客观原因是学校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和经费,没有条件开展自主创新性实践活动;而其中的主观原因是实践能力在考试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过小,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指导能力也有限。另外,部分理论教学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沟通。

(3) 在教材方面的欠缺:一般教材都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且教材知识相对落后,许多客观条件原因限制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的更新。其一,计算机硬件发展太快,真正能反映当今世界微机领域新技术的微机原理教材太少,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几乎没有。其二,计算机硬件知识存在不直观,最新的硬件知识往往包含许多较复杂的技术,讲述起来抽象、枯燥,教学方法可视性和直观性差,致使学生对硬件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学习起来不太容易,教学效果较差。由于组织和实施教学的难度非常大,许多教师偏向于讲述旧的知识。其三,新知识的过快更新给许多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熟悉并掌握新的教学知识和内容往往需要几年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因此教师往往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

(4) 课程教学系统性方面的不完整:课程教学系统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各相关课程以及教材之间的分工与衔接不够规范。其一,硬件课程知识与软件课程知识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叉和互补,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其二,在硬件课程之间缺乏充分的衔接,有些知识点重复,有些知识点缺失;其三,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其四,内容多和时间少的矛盾突出。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不健全。

根据计算机硬件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加强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提高硬件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高校计算机专业迫在眉睫的任务。

2提高硬件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2.1提高认识

计算机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的统一,计算机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以硬件为基础执行程序的过程,所有硬件的工作都是软件驱动的结果,而计算机的优良性能是通过复杂的硬件系统结构换取的。只有对软件的载体――硬件、硬件组成、硬件的工作原理理解才能对软件是怎样依附于硬件的全过程有一个飞跃的认识,最终达到对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各硬件课程开设时,应首先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该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当中的地位、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建立起与软件之间的联系。同时介绍该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应必备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硬件课程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这门课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在开设各门硬件课程时,可开设相关课程的专题讲座及相关的学术报告,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加大实践能力在考试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以促进学生对硬件实践的重视。从而改变大学课堂上“重软轻硬”的现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一个IT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2.2正确处理内容先进性与教学适用性的关系

由于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保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并力求做到两者的统一,适时跟踪学科技术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是必要的。首先作为课程教学,应尽量选用能反映目前计算机领域内硬件新技术、新成就,能体现出知识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计算机硬件教材,重点要突出基本原理思想和基本方法技术的阐述,以使学生能学到先进的硬件知识。其次又要重视其实用性的一面,尽量拉近学校教育与社会上流行技术、流行产品、流行工具的距离,着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硬件、软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本学科专业及相关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来独立获取、掌握新知识、跟踪计算机技术新发展、新应用的能力。使课程的组织内容符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固有规律、学科的内涵及联系,以及人的认知规律。可以通过在系列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来解决。

2.3 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硬件和软件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包含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计算机硬件知识必须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组成及其核心技术进行系统的描述,以使学生能学到较系统的先进硬件知识。因此,首先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完善教学大纲,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注意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注意知识点的重叠和互补,以保证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其次要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教学之间的勾通,对软硬件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进行适当的穿插。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课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利用高级语言对硬件进行编程的实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课程中,联系“操作系统”课程中I/O管理、内存管理、CPU调度等知识,以引导学生思考,建立必要的知识关联,最终达到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基本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解决好内容多和时间少的矛盾,计算机硬件技术内涵丰富,学时少和内容多、要求高将是一个一直要面对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一要靠系列课程内外体系的整体优化,找到一种相对来说能动态跟上计算机硬件发展步伐的教学和教材新模式;二要靠课程各教学环节功能的统一运筹、合理调动和多种教学方法模式的科学设计、统筹配合;三要靠课堂教学的数字化、现代化。

2.4重视实验和实践环节

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才能满足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一方面必须增加对硬件实践设备的投资,并鼓励教师自主开发一些实验设施,尽可能建设一些与本校教学特点和教学条件相匹配的实验条件;另一方面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还要改变现有的硬件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增加教学实践的内容,尤其是创新类和设计类的实践环节,并开设硬件综合设计的课程。

3结束语

对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改革,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初步的尝试,对推进课堂教学建设,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玲娟,郑彦,王绍橡. 计算机课程新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3 .

[2] 钟乐海,王朝斌,唐新国. 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 王元亮. 计算机教育与素质教育[J]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第5篇

1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方向趋于多样化。在诸多培养方向中,大部分专业是基于软件理论与应用方向的偏软件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而在这些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中又以软件教育为主。计算机硬件相关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应用范围广、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等特点。扎实的硬件知识基础是计算机类人才正确理解计算机,掌握软件开发机理的关键,也是本科教育人才区别于短期培训软件开发人员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软轻硬”的现象,同时,目前我校的计算机硬件知识教育在知识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得部分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设计和应用工作。其中,具体问题如下:

1.1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

计算机是一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庞大的复杂系统,计算机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而在目前的教学中,硬件课程知识与软件课程知识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叉和互补,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另外,在硬件课程之间也缺乏充分的衔接,有些知识点重复,有些知识点缺失,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不系统、结构不健全。

1.2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校中开设的硬件实验课程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往往提供了实验的所有环节,大部分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基本上不对实验的实用性进行延伸思维,只按设定好的正确线路、程序、步骤、数据一一照做。这样的实践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理论学习,通过实验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达不到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要求。

1.3在认识方面存在着重软轻硬的倾向。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重软轻硬的现象,很多学生对硬件课程的了解甚少,认为硬件课程只是学习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在计算机应用当中无关紧要,认识不到硬件技术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再加上相应的实践环节难以保证,课程考试评价体系中对硬件实践能力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努力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硬件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具备软硬件开发能力的人才。同时,注重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

2硬件系列课程体系建设

2.1建设思路。

硬件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全盘考虑各门计算机硬件课程,把他们捆绑起来,统一建设。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修订教学大纲,既要避免课程内容重复讲授现象的发生,又要做到各门课程的无缝衔接。在教师方面,定期开展研讨活动,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搞好课堂教学。在实验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做好验证型实验的同时,加大兴趣导向的实验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2建设方法。

本课题组采用的课程建设方法,按照“整合─分科执行─融合”三个阶段实施。在课程整合阶段,对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这几门课程进行大纲及教案的修订工作,并重点在如下几方面进行整合:a.《汇编语言》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的整合。在《汇编语言》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中,侧重于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这样有利于把“计算机组成原理”中介绍的一般性的知识和具体的微机系统联系起来,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b.《汇编语言》和《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整合。整合中侧重于硬件编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种芯片的指令与功能共通性。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了解目前普遍使用的微机系统,并具备扎实的硬件编程基本功,有利于单片机和嵌入式相关课程的学习。在分科执行阶段,依照整合阶段所确定的大纲及教案,对学生实施理论知识教育,同时结合各课程实际情况,在课堂中引入课程认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地位,调动学生对硬件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融合阶段,在实验课程中添加例如万年历电子表设计、贪吃蛇游戏机设计等集趣味性、设计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更为实际、更加全面的科学研究的训练。此阶段实验的特点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学生需要融合所学硬件相关知识,独立完成硬、软件设计和调试。

3结论

本文阐述了面向计算机专业的硬件系列课程体系建设方法,本方法将硬件相关课程通过整合-分科执行-融合的过程,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理论上掌握晦涩的硬件知识,同时将硬件知识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验、竞赛,提高动手能力。为评价本学习系统的有效性,课题组将此系统引入了教学实践中。根据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课程系统的建立,学生对硬件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霞,李云,张炜.改革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系列课程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144-147.

[2]惠丽,吴玲,于丽萍.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与改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4:45-46.

[3]刘新平,郑秋梅,孙士明,孙晓燕.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实验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计算机教育,2008,12:117-119.

[4]惠丽,吴玲.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78-79.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第6篇

关键词 计算机组装 硬件分类 虚拟机

0 引言

计算机组装实践课程作为计算机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以及组装计算机的一般过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熟练地对计算机进行拆装并处理常见的软硬件问题。在计算机组装实践的课程中,除了硬件的组装外还有软件的操作如安装操作系统、对硬盘进行分区等,频繁地对硬盘进行以上操作会对硬盘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在软件操作环节引入虚拟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搭建虚拟环境,使操作不损害硬盘寿命,既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又节约了更换硬件的成本支出。由此,通过实践操作和虚拟环境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

1 硬件环节

在计算机组装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验室内所使用的计算机都是相同的,这样既方便了老师讲课,又便于计算机的管理。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也就只有那一种类型的计算机,一种类型的硬件,对于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多的增加计算机硬件的种类,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硬件知识。同时,现在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组装的操作时,都是将安装好的完整的电脑进行拆解后重新安装,学生在组装时大部分都是依葫芦画瓢,照着安装好的样子来进行组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计算机组装的要领及硬件知识,可以将所有的硬件如主板、内存、CPU、硬盘等分类摆放,同时,各种硬件应有多种类型,如内存应有DDR、DDRII、DDRIII,硬盘有IDE接口和SATA接口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硬件知识选择硬件,然后进行组装,此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对硬件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另外,通过亲手实践,也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计算机组装这门课程而言,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组装一台电脑,更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排查硬件故障的能力。对于计算机硬件而言,由于其是高度集成化的电路,我们很难对其进行维修,但我们可以通过排查找出问题硬件究竟是哪一个,以便进行更换或升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各种硬件中混入一些有问题的硬件,当学生在组装中出现问题的时候,由学生来找出问题硬件所在,这样就更有利于锻炼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于硬件的认识。但是,由于学生毕竟是初次接触计算机组装,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可能并不是由于问题硬件产生的,而是学生自己的操作失误,因此,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和便于硬件的管理,可在问题硬件上标注一些特定的标记,这样,授课教师就可快速地判断究竟是硬件问题还是学生的操作问题,既节约了时间,也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向。

对于有些观点诸如通过3D建模软件来建立硬件模型,在计算机上直接进行模拟组装等,其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优点在于其可以紧跟时展,随时更新硬件模型,和最新的硬件保持同步,同时,通过虚拟环境来模拟组装过程可以避免在实际组装过程中造成的硬件损坏等一系列问题,节约成本的投入。但是,其缺点在于学生接触到的都是虚拟的、虚幻的东西,在真正接触到实物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实践课程而言,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才是课程的目的,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头头是道,实践操作基本不会”的问题。

由此,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虚拟环境将最新最前沿的硬件知识授予学生,同时,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平台,亲自动手组装计算机,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硬件的最新发展状况,也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对计算机组装的完整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 软件环节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组装过程,不仅有硬件上的,还有软件上的,软件环节通常包括BIOS设置,分区软件的使用和操作系统及驱动的安装等,频繁地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操作系统安装时,会对硬盘造成很大的损害,进而影响硬盘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此环节引入相应的模拟软件和虚拟机可以有效的减少对硬盘的伤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虚拟机等软件的使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通过虚拟机软件,我们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这些虚拟计算机和本体计算机拥有一样的功能,共享所有的硬件资源,在虚拟计算机上我们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访问网络资源等等。对于本体计算机而言,虚拟机只是运行于其上的一个应用程序,因此,我们在虚拟机中进行的任何操作都不会对本体计算机造成任何影响,但是,对于操作者而言,其在虚拟机中的操作和在真实计算机中的操作是完全一样的,使用虚拟机既保证了计算机的安全性,又使学生掌握了操作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现在常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VMWare ACE)、Virtual Box和Virtual PC,它们都能在Windows系统上虚拟出多个计算机。

在首次使用虚拟机时,其相当于真实计算机的裸机状态,需要我们对计算机的BIOS进行设置,对硬盘进行分区等操作,这些操作和在真实计算机上的操作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其是在虚拟机中的操作,所以不会对本体计算机造成任何影响,学生在实验时可以任意进行修改并观察实验结果,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教学

现阶段我国各级院校在计算机硬件教学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过度的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这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而言,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并没有计算机硬件这一学科,因此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聘请的相关教师也不够专业,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并不喜欢这一学科,因此其学习热情并不高,综上原因导致了计算机硬件教学的如今的现状。

1 计算机硬件教学现状

计算机硬件教学是计算机课程中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也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教学内容,因此我国的计算机硬件教学现状问题突出,其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过度强度理论知识

因为计算机硬件主要讲授的是计算机的各个硬件,因此需要学生首先要认识这些各个硬件,之后才能依据其性能特点来学习其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大部分计算机硬件教师往往都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将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相关的硬件理论,这使得学生厌烦心理也越来越强烈,不愿意上这门课。但是实际上,计算机硬件教学应该更多的偏向操作实践,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方面,因为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很多学生并不懂得基本的的操作,甚至学习的相关理论与计算机硬件无法对应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就业前景。

1.2 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有关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而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或者其更新的速度远远低于技术更新的速度,这为提高学生的能力非常不利。也正是因为如此,计算机硬件教学与现实企业需求才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往往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培养,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同时对于刚刚入职的学生来说,也会对其自信心造成很大影响。除此之外,教学设备也十分落后,难以满足现实的要求。

1.3 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缺乏系统性

计算机技术的系统性较强,是由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构成的庞大系统。在当前的教学中整体缺乏系统性,忽视教学内容和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一个问题是课程体系不健全,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教学资源不足等特点,存在自身课程体系缺乏特色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等问题,存在课程名称种类繁多,但是变动性大,稳定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教学缺乏系统性,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本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知识内容是相互交叉和互补的,但是由于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导致这些知识内容缺乏有效衔接,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衔接不够,知识点重,缺失现象严重,这些导致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的结构缺乏完整认识,学生缺乏持续学习的耐性、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计算机硬件教学水平提高的对策

正是由于计算机硬件教学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因此教师、学校以及相关部门都有责任采取措施,提高计算机硬件教学水平,以此增加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上述问题,其采取的措施如下:

2.1 注重实践教学

计算机硬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计算机硬件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因为现阶段计算机硬件教师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实践中,因此上述目标并没有完全的实现,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完成,在学生作任务时,教师可以从旁协助,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果学校有条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进入到企业或者公司中参与实践,这样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企业或者公司所需,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以此确保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这为学生更好的就业提供帮助。

2.2 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积极建设计算机硬件教学的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合适教材。二是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实践教学的内容可分为验证性实践、设计性实践、综合性实践三个方面,验证性实践是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开始试验,测试所需数据,并验证数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这是在学习基础知识之后走向实践的第一步,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二是设计性实践,是通过学生通过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学生自行设计试验方面,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综合性实践,即学生在炎症性实践、设计性实践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所学计算机技术创新性的进行学习的过程。

2.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知识和技能。一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运用软件的建模能力,对比真实实物建模建立计算机中主板、硬盘等核心硬件,同时完成内部构造,这样能够方便教师授课,同时方便学生使用,使其真正的服务于计算机教学。二是建立虚拟化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设计具有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实验,以及综合课程设计,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实验平台,即在基于构件化的虚拟实验室系统中,学生只需实现核心算法的构件即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做好计算机硬件理论十分重要,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设置该课程的院校,应该构建出一个优良的课程体系,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教师只有认真的教学,学生才能认真学习的可能,虽然我国在计算机硬件教学方面存在一些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比较严峻,相关院校以及教师应该正视这些问题,采取必要的手段,争取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继灿,郭麦成,沈疆海,张红民.“计算机硬件”教学与教材同步改革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

[2]钟乐海,王朝斌,唐新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