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合集7篇)

时间:2022-04-02 11:07:35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

诗词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学生读一点诗词,背一点诗词,不仅能开阔视野,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感悟古诗的语言美,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指导诵读,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读成诵。使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意象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颇具匠心,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景物间的存在对应关系:大与小,虚与实,背景与中心,构成了一幅为后人叫绝的雪景画面――寒江钓雪。引导学生把《江雪》的语言描述成画面,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首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简练的语言成为联想和想象的依据,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歌语言形象化、意象具体化。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眼,引导学生口述画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中,没有一个“雪”字,但写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境界,具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千山”、“万径”极平常的用语措辞,既扣住了永州多山的自然地理特征,又把漫天的雪景写得无限开阔,远远超出了视力所及,给人以无涯的想象。“鸟飞绝”、“人踪灭”启发读者去想象雪之大。后两句是画面的中心,因潇水在严冬不结冰,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寒江的这幅画面。孤独的渔翁与大雪背景形成对照,因为有渔翁,雪的背景被反衬得更加辽阔、深远。因为有漫天雪景的映衬,渔翁也越发显得生动而有内涵。

三、诗画对照,再现古诗意境美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根据诗意绘制一幅活动的幻灯片。画面上:亭台楼激,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翁嘻嘻地持着胡须,一个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散谷粒。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看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拔掌前行,欢快的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荷花飘香。

四、斟词酌句,感悟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通过幻灯片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总之,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学时,只有通过深层次的不断挖掘,学生才能领略到作者构思写作之巧,平常词句中隐含的深意,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元勋.小学古诗意境教学浅探.教育艺术在线,2008(11)。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第2篇

关键词:古诗 阅读 欣赏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经验性的名言,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说明多读能帮助读者理解古诗的内容、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表达能力,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底蕴。可是有些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读了”“读的多”,而忽视了对读的质的追求,没有考虑是否通过读疏通了字词的读音,掌握了语言材料的字面意思,理解了字词的内函;是否能在读的练习中运用声音技巧把文章的情感表达出来,是否能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下面就怎样阅读古诗谈自己的几个看法。

一、重在会读

阅读古诗文,重点不在“阅”,而在“读”上面,但就这个“读”来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而是应满怀激情的高声朗读,尽量做到“熟读成诵”。因为古诗通常是运用凝炼、生动形象和富有音韵、节奏感的语言来表现生活情感,所以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合吟咏。如果你反复吟咏,不但能体会到语言的精美,而且能感受诗人的丰富情感。另外,启发学生用自己生活的感受、体验来直接理解、体验古诗,尝试通过朗读思考其中的内函,这往往以教师根据古诗内容和学生经验精心设计的问题开始,沟通生活世界和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再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才能实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二、了解背景、体悟情感

阅读古诗时是应该了解古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往往是通过诗歌来表现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古诗文的内容,格调与作者在他所处的社会时代中的各种境遇有很大的关系,如《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意思是: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不见人踪迹。远景苍苍茫茫,近景寂静冷清。然而,就在这漫天飞雪,人鸟绝迹的茫茫大地上,却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 老渔夫孤独一人在江上垂钓。在这样空旷的背景中主人公老渔翁的孤独形象显得更加突出。诗人用这种意境表达了自己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孤独的情怀。这样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一目了然。一般来说,叙事性强,情节较为完整的作品,需要输入的信息量很少,

反之,叙事性不强情节不够完整或无情节的作品,就必须要搞清楚该审美对象所产生的语言环境,这就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与作品有关的具体事件,作者的经历、思想,它创作该作品时的处境和心境等。如果你对这些方面有一些了解,那么通向美感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的。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一支旅行队伍到陌生的风景区游玩,教师的作用就相当于导游,导游恰到好处的讲解,能诱导游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力,在这个活动中,导游应积极、主动地对此时此地的“景”,此时此地的“情”了然于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贴近生活,感受动态美

如在教学汉代民歌《江南》时,如果一句一句的看古诗,确实滑稽它有点像民间笑话里嗦先生写的那封家书,而有“鱼戏莲叶问”一句就够了,何必再“东”“西”“南”“北”地说下去呢?但是当我们把这首诗经过分析,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时,动态美就跃然纸上。“东”“西”“南”“北”四句,像电影胶片,单看都是静态美,但连接起来放映,就产生了动态美;水是清澈的,显得很浅,但好像不是呆在水里,而是浮在水中,它们像一群孩子一样,老不安生,在“莲之东”停一会儿,又窜到“莲之西”,这些小东西忽游忽行,忽南忽北,真是自由自在,活泼欢快,学生在诵读时用欢快的语气来感受诗句的动态美,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2、古诗的整体原则性

诗人郑板桥面对飘雪随口吟出: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雪花看不见。

当看前三句,似乎是文字游戏,有了第四句,雪从“一片”到“无数片”大雪铺天盖地,整个世界一片白,一切景物仿佛都是冰雕石彻,从意境上来说,雪落在梅花上,不是真的“看不见了”,而是视而不见,天上落下来的好像是梅花,地上开放的好象又是雪花。梅花有了雪的晶莹,雪花有了梅的芳洁,二者混成一体。所以我们在诵读古诗时都一定要牢牢记住古诗的整体性。如果离开了古诗的整体生,孤立的看每一句诗,就会肢解作品,把美转化成非美。

再如“葡萄美酒夜兴杯”(王翰《凉州词》)一句只写了一个酒杯,算是写了一个“点”但作者脑子里的印象绝不会只是停留在这个点上,它要向“面”延伸,就这样斟满美酒的一个杯子,一定不止一个,有酒,也一定有菜,不能没有人,大家一定团团围坐,有说有笑的一个宴饮的场面。可见,是具有联系性和整体性的现实生活,是人们切割不了的。人们依据生活经验,可以对作品中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统一起来了。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细部加工

诗歌是模糊的“灰色系统”,我们读诗和看照片,看电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诗里的形象也没有确定性,它只是一个轮廊,你要感受到逼真一点,就必须以你自己的生活为框架,进行细部加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这句诗里的门朝什么方向开?什么颜色?一扇还是两扇?这些全部都是不确定的,你要是自己的感受变的真切清晰,那就要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作品的空白。

再如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生活中的对话总是有问有答,一句也省不掉,而诗中把三问三答全部省略掉了,如果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补充作品的空白,应还原为:

问:汝师今在否?答:言师采药去。

问:采药在何方?答:只在此山中。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第3篇

诗歌鉴赏课,开了有一周了,虽然讲者有意,然听者无心。虽然我们赞美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虽然我们诱导,多接触古典诗词,会令你”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我们拿出最后的撒手锏:诗词鉴赏在高考占八分之多……可是,我们依然阻止不了学生那渐渐下坠的眼睑。

于是,我在思考,究竟学生们喜爱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们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求?我忽然有个想法:诗歌诗歌,诗和歌从古到今不就是一体的吗?既然学生们喜爱歌曲,那何不从歌和诗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呢?

二、案例分析

(一)1.利用多媒体放《发如雪》,在大屏幕上打出歌词。2.请学生谈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

(二)师生共同分析《发如雪》歌词。

师:题目《发如雪》有什么意蕴?

生讨论后答:头发白了象雪一样。

师:那题目可不可以叫《雪一样的白发》?

生(笑):不可以,太俗了。

师(笑):对,太俗了。(插讲乾隆皇帝题写“真有趣”的典故)“发如雪”就雅,“雪一样的白头发”就俗,语言罗嗦,缺少诗的韵味。所以,好的歌应该和诗一样,语言精炼而有意蕴。

师:下面我们来看歌词正文。看第一句中出现了几个意象?简单分析一下。

生:有“月”。月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思乡、怀人;风雪:应该是经历遭遇坎坷。

师:好,分析得非常好。“月”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见过的关于“月”的诗句。(大家七嘴八舌纷纷举例:举头望明月,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明月几时有……)

好,我们看到,古诗词中的月,要么是“明月”,要么就是孤零零一个“月”,不加任何修饰,但因为他自身丰富的意蕴,我们还是能理解出他所代表的思念之义。再看《发如雪》中的这一句,词作者用“狼牙”来修饰“月”。同学们请思索,最好闭上眼睛想像一下,“狼牙月”是怎样的月,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狼牙”一样的月亮,弯弯的,尖尖的月牙儿。

师:好,用“狼牙”来修饰“月”,说明它不是圆月,也不是半月,而是月牙儿。语言形象、生动(板书),这是比喻的妙处。那么,除了形象,由“狼牙”你还能产生怎样的感受?

生:狼牙,很恐怖。

师:恩,狼,给人的感觉是很恐怖,。但这里还有一个“月”字,狼对月长嚎,传达出的感觉是什么?大家想想齐秦的《狼》。

生:凄厉。

师:对,凄厉,或者说凄清。作者之所以用”狼牙”来修饰月,除了形象,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板书):烘托氛围。要作诗,先造境。本词作者用了一个狼牙月,就把我们带到这样一个氛围中来,那么后面的抒情就顺理成章了。下面说“伊人憔悴”,大家想:是“为伊人消得人憔悴”还是“斯人独憔悴”呢?

生:好像哪个都行。

师:的确,诗歌语言的含蓄性造成了它的多义性。我们再来看二、四两句中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是谁打翻了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生:好像一句是埋怨,一句是发誓。

师:总结得很好,那么“埋怨”是真的埋怨吗?

生:不是,表面上是埋怨,实际上是……(表达不出了)

师:那我们能不能举出类似的例子来?表面埋怨,实则表达深情的例子?

生:比如妻子总骂丈夫:挨千刀的,死鬼(学生笑)。

师:好,那么,这种表面是一层意思实际是另一层意思的抒情方式就是诗歌里面常用的间接抒情(板书)。“纵然青史已成灰我爱不灭”,就是直接抒发感情。

(第二段: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师:这一段中,我们注意到一、二句里,作者采用了典故,什么典故?听后有什么感受?

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生:还有梁祝化蝶。

生:表现对爱人的忠贞,对爱的执着。

师:非常好。诗歌,或歌曲当中常常会运用大家熟知的典故来协助表现诗歌主题。那么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用典的好处是什么?

生:……

师:我们回顾,诗人中用典最多的是谁?

生:辛弃疾。

师:对,所以,有人戏称他为“掉书袋”。比如他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6个典故。我们说,每个典故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故事,但用在诗歌中却只有三言两语。如:只恋你化身的蝶,就让我们想到了长长的梁祝化蝶的故事。二人对爱情的坚忍、忠贞,二人相依相恋的经过,我们都是通过想像完成的。所以,典故的好处就在这里: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扩大诗歌的含量。

师:下面我们来看歌词中这两句比较相近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

请同学找出其殊用法的词语,还有特殊句式。

生:凄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纷飞了眼泪:倒装句。

师:很好。再看“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这一句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发如雪,发纷飞,雪纷飞,眼泪纷飞。

我等待,我苍老,我等待谁,谁苍老了。

几个词语的拆分组合扑朔迷离,而在这种扑朔迷离中,又传达出一种缠绵凄婉的深情。我们联系一下欧阳修的一句“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黄昏,门掩上了,把黄昏关在外面;黄昏时分将门掩上;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在了门外。诗句中因为这种不同于平时说话的词语组合方式,造成了诗词的多义性。

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正因为这首歌中,用到了比喻,才使语言形象生动;用到了典故,丰富了内容;句式多变,使语言灵活,产生深刻而丰富的意义。

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要求使用语言准确顺畅。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讲求语言生动形象。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发掘诗歌中隐藏的这种美。方法除了上面几点,以后在诗歌鉴赏课中我们将陆续介绍。

三、教学反思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第4篇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不理想的状态。笔者曾在中学做过调查:81.3%的初中生“最不喜欢学习古诗文,无法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反观我们教师的古诗文教学方法: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将古诗文进行分解,逐字逐句进行解析。学生则被动接受,埋头“听写”而忽视了对文章的感悟。这种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陶冶功能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笔者认为古诗文的学习,关键还是要加强诵读。因为学生诵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进行自我感悟、体验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与其在课堂中“节约”时间满堂灌,还不如在课堂上“浪费”一点时间让学生尽情诵读!

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的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步形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 引读: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的意境

本文的“引读”是指在分析文本之前,通过教师引导,营造与文本相应的意境,使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这其实也是学习课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诵读诗文的前奏。它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性地形成对作品的第一印象。通过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有较好的效果。如《沁园春・雪》意境营造法,先运用多媒体呈现大雪飘飞的画面,伴着宏大壮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先从视觉、听觉角度进入课文情景,感受雪景给人带来的辽远灵动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在这样情境中描绘这一幅画面,谈谈感想,使学生对这幅画面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充实。教师引读到这一阶段,学生的情绪明显被调动了起来,很多学生都纷纷举手,表达自己对画面的感受,这也让学生“未学课文而先感知课文意蕴”。最后教师导入:1936年的冬天,北国大雪纷飞,一代伟人在延安面对此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板书)。至此,整个引读过程结束,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将整个身心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接下来教学《沁园春・雪》中对所绘雪景的诵读鉴赏,对所抒情感的品悟也变得更加顺理成章,这得力于对意境的营造。

二、 吟读 :让学生由“吟”入“悟”

笔者认为“吟读”的过程其实也是感知课文的过程,在吟诵的过程中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读”出问题,“读”出自己,“读”出富有个性的见解。在吟读时,要做好以下准备:

首先要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如七年级上册中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果不能理解此文清凉幽然、略带伤感的抒情基调,就无法感悟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分离后的相思别愁之苦和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其次要注意重音。处理好重音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可以表达出兴奋喜悦的情感;低音则表达肃穆悲哀的情感。如杜甫《登高》,颈联上句“悲”“常”二字要重读以体现作者常年漂泊之苦;下句“病”“独”二字要重读,突出老病孤愁的悲苦情绪。

第三要注意节奏。节奏能使语音表达得更具有层次和剔透的感觉。诵读的节奏应着眼于全篇,要随文章内容情感找到主导节奏。语速较快的常常表达喜悦、激动、恐惧等心情;语速较慢的则可表达悲哀、惬意、舒心等心情。如《木兰诗》中木兰辞官还乡、喜归故里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节奏最快,要极力渲染出喜庆的气氛;第2节节奏稍放缓,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第3节再加快节奏,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节奏变化的反复揣摩,会感受到木兰归家时那份喜悦的心情,对其巾帼英雄形象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三、 品读:在涵泳中体会古诗文的妙处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文章是非常讲究锤炼字句的,有些字词只要我们仔细涵泳品读,便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如《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中“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所以“封”可读得短而有力,“飘”可适当延长,读得空灵飘渺。再如教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文中“雨脚如麻”的“麻”字,“冷似铁”中的“铁”字,老师范读时应处理为重读并延长,让学生品味其中表达的妙处。学生通过模仿诵读,很快便领悟到:“麻”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形象生动;“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而且很冷,很硬,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学生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品读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将原句中的重点字句进行替换,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发现其中用词的妙处。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替换成“吹”,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反复替换诵读发现:“卷”字更形象化,更有力度。正是有如此猛烈的风,杜甫的草屋才会“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四、 美读:让学生在美文中尽情徜徉

教育家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本文所指的“美读”,是借助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作品生活,准确重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这一阶段也是在前面诵读基础上的创新阶段。在笔者的课堂中常常采用以下诵读方式:

(一) 个体诵读。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个体表演,展现他对作品的理解。

(二) 小组诵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比赛,安排四至五人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审,在竞争的氛围下让学生巩固对诗文的理解。

(三) 两人或多人合诵、轮诵。这可以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运用。如果配合效果好,会如小合唱般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方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并乐于参与。

(四) 诗配“画”或诗配“话”。我国的古诗词讲究诗情画意,只要你用心品读,就会发现每首诗甚至每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课后可以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展现诗文内容。不仅可以用图画描绘,还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展现。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在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的成果,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达到与作品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魅力

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描写具体事件、人物为主的,如《蚕妇》、《小儿垂钓》等;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它又可以分为写景和写意两大类,但不少古诗既写景又写意,如《梅花》、《山行》等,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

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每首诗词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从诵读中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词的整体上去把握诗词的感情,又要体会诗词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这都要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音乐美,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在教学《鹅》、《画鸡》这类古诗时,新课伊始,教师可播放相关歌曲,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唱的是什么动物,这立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中,当学生学习疲乏时,教师可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调节学生的情绪,重新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巧用音乐渲染气氛,精心设计有趣的板书等。我们教学时要灵活掌握,不拘一格。

形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第6篇

本单元在七年级上、下册新诗教学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地学习新诗,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表达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一种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往往要悉心揣摩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情味。要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其内容,并结合亲身体验和欣赏其他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设想

五步教学,立足单元,各有侧重。

初涉诗海赏美景:引导学生读单元提示,明确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及阅读要求。然后紧扣第一句话,学生通读全诗,了解各诗描绘了哪些自然之美景。

吟读感知音乐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两首诗吟读,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品味诗歌的韵律,感悟诗歌所蕴涵的感情基调。

想象体味画面美: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描述心中所想象的画面,并用练笔的方式转化为优美的文字

结合背景悟诗情: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各诗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当时赋诗的真情实感,领略诗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风格。

自主研习赏诗歌:通过对以上诗歌方法的学习,学生初步懂得诗歌学习的步骤,然后由教师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名家的、同学的),他们自行解剖、把握、模仿,这样研究―分析―模仿―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实现了学会鉴赏的过程。这样习得的能力比教师传授的更令学生终生难忘,也更“货真价实”;这样学会的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将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明确学习内容

教材内容:单元教学提示及各诗歌。

设计构想:教学大纲安排单元式教学编排,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结合体,“集成块”,因此每单元的导读小短文无疑是这个集成块的说明书,我习惯要求学生进行新的单元学习时,都要先了解这篇“微型说明书”。

学生通过第一句话明确:本单元都是以自然美景作为诗歌题材的。于是,我设计“每一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为总纲性问题,通读所有诗歌,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

启发想象:诗歌和其他的文学样式一样,取材于生活,通过对自然山水、田园、动物等的细致描绘、议论,来寄寓或抒发作者的情感。学生回顾一下,在我们之前的写作中,有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并表达自己当时有怎样的情感。学生纷纷发言,有写过梅花的,表现它凌霜傲雪、不畏严寒的品格;有写小草的,表现它不畏卑却、不自轻自贱的傲骨。

(二)指导朗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

1.教材内容

《雨说》

选材构想:中国当代美学家宗白华认为:“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由此可见,语言美、行为美取决于心灵美。以品德情意结合新诗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心灵美与语言美的结合与互动。

郑愁雨的《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在诗中,“雨”被赋予为一位亲切温柔的爱的天使形象。整首诗清新明丽,节奏欢快,融典雅的词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朗读。

2.教学重点

借助朗读了解诗歌的节奏和格律

(1)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为了让学生感受新诗节奏上的美感。老师要学生反复朗读。首先由学生分析内容,老师要学生从感情、思想及形式、手法两方面讨论。结果学生们都能体会郑愁雨真挚的感情,也能体味诗中的意象。

(2)指导朗读。学生反复朗读新诗,老师提示学生先要注意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其次是语调的掌握。最后要求学生加入感情,将感情融入声音,以声音感染别人。

3.朗读设计思路

(1)指名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2)自由读之后,再指名朗读,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顿等做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3)听视频朗读,在书上根据所听标记重音、停顿、语调等。师生共同讨论后确定各节读法。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该读得轻柔、温和,表现对雨的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点,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该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学生两人一组,自读自评,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4)配乐朗读,读出情感。播放舒伯特的《小夜曲》,请学生伴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如“轻松、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等。

(三)细味语言,想象诗歌的画面美

1.教材内容

《沁园春・雪》

选材构想:的诗词向来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加之诗人有深厚的古文学功底,很注意遣词造句,尤其这首写景抒怀之作,更是以凝练的语言再现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以中肯的言辞总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诗歌凝练语言的典范之作。

2.教学重点

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想象诗歌创设的美好画面,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3.品读语言的教学思路

(1)语文活动设计:你最喜欢读哪些句词?并结合词句描绘画面。

(2)交流反馈。学生朗读词句,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凝练的语言。

4.赏析词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重读“千”“万”,感受雪景的广阔、意境的开阔、气魄的宏大。重读“封”“飘”,“封”凝然安静,“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运用比喻,充满生机与活力,“欲”和“天公”重读,读出精神奋发之感。教师:的博怀和远大抱负,使他成为一代伟人。正因为诗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着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性格,才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豪迈、不同凡响,中以雄视万代,辉映千秋。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是虚景,是作者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5.活动设计

学生展开想象,用“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句式,把诗人描绘的雪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体会作者豪迈的情怀。

(四)结合背景,体悟作者的写作情感

1.教材内容

《星星变奏曲》

2.选材构想

这首诗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诗意的含蓄与朦胧是这种诗歌最明显的特征。

3.教学重点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4.设计思路

(1)教师介绍诗歌背景。朦胧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1979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他们就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2)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圈画,再现时代背景和表现诗人追求的诗句。示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再现了当时的背景。诗中“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诗句,表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诗中“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抖”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3)从古诗入手,引出意象的知识点。学生对新诗比较陌生,但他们对古诗是比较熟悉的。我提出问题:古诗有什么特点,如何去读一首古诗,学生踊跃作答,并提到了“要了解诗中的意象”。我趁机让学生说说月亮的意象。学生以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月亮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李煜“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如钩的意象,企图传达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紧紧地扣住西楼独处的人,月如钩,人独悴;织就一幅好不凄凉的景色。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其特征及象征意义。

(五)自主研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教材内容

《蝈蝈与蛐蛐》《夜》

2.选材构想

这两首诗是两首田园诗,都是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描写景致,学生熟知,内容比较浅近,阅读难度不算太大。

四、设计构想

(1)师生共同小结学习诗歌的方法,给学生一根拐杖。

(2)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研究学习。小组明确任务:确立学习目标,设计提问,小组解答,形成文字依据。

(3)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所得。

通过各小组的学习展示,及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对《夜》的学习目标,指向读写结合,许多同学调动生活的积累,把这首短的田园诗进行了散文式的改写。现附部分习作:

王克州同学的改写:漫步于没有风的夜晚,踩着脚底软酥酥的松叶。月光一泻千里,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给原本静谧的夜增添了几分神秘。没有夜莺的歌声,也没有长脚鸡的欢叫,只有小溪披着一件白纱,唱着欢快的歌儿蜿蜒前行。夜风里,稻香阵阵,和着各种青草味儿的清香。那些可爱的小草儿啊,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在柔情的月光注视下,尽兴地接受小溪儿的梳洗。

这些大自然里的精灵,安然地静守着自己的那一方圣地,青草不知道松树在头上注视它,松树不知道月儿在天空注视它,月儿不知道小溪正做着把它拥抱入怀的美梦呢!忽然,一枚松叶从树上悠悠飘落,静静的水面,一圈涟漪轻漾开来,仿佛美人的一抹浅笑!

卞灵同学的改写:当黑色成为天空的主打色时,夜,也就真正来临了!月,悄然出场,成为天空的主角,她挥挥衣袖,于是满目清辉在天地间弥漫开来。远处的山,似乎能触到月姑娘的裙裾,却因她的冷峻退避三舍,静穆地立在天穹下。小溪不改她活泼的性格,从山涧轻盈跃下,正准备放声高歌,却因月亮、山峦的沉默,也噤声不语,羞怯地一扭头,悄悄地躲藏进了林子里。那散落于草丛里的小花儿,调皮地向月姑娘眨着眼睛,它们,难道是风吹落凡尘的星星么?

五、教学总结

本着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每篇诗歌的教学又各有侧重。《沁园春・雪》偏重词句的赏析,把握诗歌语言的画面美,《雨说》着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握诗歌节奏的音韵美,《星星变奏曲》致力于意象美的挖掘,在了解作诗背景的基础上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形容雪很美的诗句第7篇

关键词: 白居易诗歌 《枕草子》 影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诗而作。”他对日本文学影响尤其重大。白居易的作品在日本平安时期传入东瀛,为皇室贵族为代表的知识阶层所珍爱,学习、借鉴和模仿白诗成为时尚的风习。

一、《枕草子》中的白诗

日本重要的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集《枕草子》中,据统计,引用白居易的诗歌共计二十九处,被引用的白诗达到十九处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雪のいと高い降りたるを,也被人称为“香炉峰雪”段。与之对应的是《白氏文集》卷十六有《香炉峰下新卜山居》一诗:“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遗爱寺钟歌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在这则随笔里,清少纳言以“将御帘高高卷起”即“拨帘看”的行为,十分得体默契地应对中宫“香炉峰的雪怎么样啊”的发问,因而赢得中宫的会心一笑,可谓风趣十足。

清少纳言的引用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直接引用或点化白居易的诗句:卷三的第三十五段“树木的花”中有这样一段:梨花是很扫兴的东西,近在眼前,平常也没有把它附在信里寄去的,所以人家看见有些没有一点妩媚的颜面,便拿这花相比,的确是从花叶的颜色说,是没有趣味的。但是在唐土却将它当做不得的好,做好些诗文来讲它,那么这也必有道理。勉强看,在那花瓣的尖端,有一点有趣的颜色,若有若无地存在。说杨贵妃对着玄宗皇帝的使者哭时的脸庞是“梨花一枝春带雨”,似乎不是随便说的。那么这是很好的花,是别的花木所不能比拟的吧。这里是直接引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一句诗,原句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二是借用白诗的语境,用口语形式表达出来。第八十一段《弹琵琶》:“在中宫休憩处的帘子前面……也可看出中宫的姿态:直抱着琵琶,穿着红的上褂,说不出的好看。里面又衬着许多件经过砧打的或是板贴的衣服。黑色很有光泽的琵琶,遮在袖子底下的情形,非常美妙;而从琵琶的边里,现出一点儿雪白的前额,真是无可比拟的艳美。我对坐在近旁的一个女官说道:‘从前人说那个半遮面的女人,实在恐怕还没有这样的美吧?况且那人又只是个平民罢咧。’”由于谙熟白居易的《琵琶行》,清少纳言在描写中宫直抱琵琶的仪态之美时,与白诗中的琵琶女作了比较。白诗的原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是借用白诗的诗题或词句作随笔文章的题目,同时化用白诗的语境。第九十五段《南秦雪》:“将近二月的晦日,风刮得很厉害,天空也很暗,雪片微微飘落下来,主殿司的员司来到黑门大间说道:‘有点事情奉白。’我走了出来,来人道:‘是公任宰相的书简。’拿出信来看时,只见纸上写着:‘这才觉得略有\春天的意思。’这所说的和今天的情形倒恰相适应,但是上面的半首怎样加上去呢,觉得有些麻烦了……主殿司的员司只是催促,说道:‘快点,快点。’实在是既然拙劣,又是迟延了,就更没有什么可取了,随它去吧,于是写道:‘天寒飞瑞雪\错当樱花看。’颤颤地写好了,交给来人带去,心想给看见了不知道怎样想呢,心里很是忧闷。”这里所依据的还是白居易的一首诗,题名《南秦雪》,中间有句云:“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在清少纳言的笔下,公任宰相的后半句诗就包含“二月山寒少有春”的意思,作者接续上句的意思,就应该是“三时云冷多飞雪”,应对得恰好好处。这种被日本人称之为“和歌”的文学样式,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联句”,亦有独有的风雅之处。在这篇随笔中,不但“和歌”的诗歌意蕴来自白诗,连题目也直接借用白居易的诗题。

最有趣的是,就连《枕草子》的书名都与白居易的一首诗歌相对应。《白氏文集》中《秘省后厅》一诗云: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在这部书第三百零五段,清少纳言本人所作的《题跋》中,对此也做出了明确的说明:“有一年,内大臣向中宫进献了本子,中宫说道:‘这些拿来做什么用呢?主上曾经说过,要抄写《史记》……’我就说道:‘若是给我,去当了枕头也罢。’中宫听了便道:‘那么,你就拿了去吧。’便赏给我了。我就写了那许多废话、故事什么的,把那许多纸张都写完了,想起来这些不得要领的话也实在太多了。”

二、白居易的诗词对清少纳言《枕草子》的影响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论及诗的境界时,认为诗有三境界,即物境、情境与意境。物境指的是实物表现的具体形式,而情境则是通过物境表现出来的感情,意境则更高深,指诗歌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同样的,不仅是诗歌,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概括在这三个类型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境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三点看;白居易的诗歌对《枕草子》的影响。

首先,从物境上看,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极致。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夜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清少纳言由于受白居易诗歌语言风格的影响就好平易浅畅,又在日本传统美学理念的作用下趋于精练,加之其为人聪慧又坦率直接,所以就形成一种简洁、清爽的语言风格,如开篇的四时之趣“春是曙,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完全的白描加一句“春是曙”,简劲到极致,又如一些判而不评的段落如“猫,以上半身全黑……”,那种“什么以什么为好”之类的句式数量不少,甚至还有纯列举性的段落如“时节以二月、三月、四……为佳”等。

其次,从情境上看,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以淡泊知足之心,对清爽自然之景,境界不算大,格调也不甚高,但自得自适之情却别有一番意趣。这种知足保和的心境,越到晚年表现得越突出:“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尝黄醅新酎忆微之》)闲适生活与诗酒人生、拂道心境全都表现在闲适诗里:“七篇《真诰》论仙事,一卷《坛经》说佛心”(《味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从中可以看出,晚年的白居易自觉致力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有意识地创造诗意的生活环境,建立一种以人文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休闲生活范式和追求游心翰墨的人文旨趣、清雅脱俗的精神享受。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的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在随想的章段中,内容不仅涉及山川草木,人物活动,还有京都的特定的自然环境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如: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或只有一两个发出微光点点,也是很有趣味的。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是很有意思的。清少纳言用轻妙而富于变化的文体,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的感觉世界。作品中充溢作者本人所感受到的四季变化的微妙之美,以及属于平安时代的斑驳的风俗世相、复杂的人情世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的瞬间之美。《枕草子》记叙了她在宫廷里的所见所闻,作者出身于中层贵族,这部作品也反映社会等级之间的不平等和对时代的忧虑。

最后,从意境上看,清少纳言的美学思想来自于对汉文学的选择性吸收和对日本传统美学理念的发挥。清少纳言家学渊源,其汉学功底不可小觑。然论对其美学思想产生影响最大者,还是白居易诗歌作品中的那部分“情致之作”,如“香炉峰雪拨帘看,杨柳新枝翻几回”、“梨花一枝春带雨”“三时云冷多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等。清少纳言从白居易那里和和歌中学到“应该在文学创作中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修饰之学使人善辩。出生于世代文官家庭的她能读汉书,对汉学的造诣颇深。汉诗对她的成长与性格也起到不小的作用。她个性中率然的一面又使她有别于“为赋新诗强说愁”之辈,超然于平安文学的“物之哀”迷雾之外。不同于当时王朝贵族们沉湎与欣赏飞花落叶的感伤情调里,而是在描写自然景物和动植物时,采取积极的态度赞赏纤细的,动态而和谐的美,企求清新明亮的世界。所表现的一种“をかし(明快)”之美,与当时王朝审美意思的主流,“もののあわれ(物之哀)”的审美思想并驾齐驱,代表日本平安王朝另一种审美趋向,开创新的美学范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白居易的诗歌对于清少纳言《枕草子》的巨大影响,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白诗在日本平安时期受推崇的程度。可以说,白居易的诗,已经影响到平安时期上层知识阶层的审美的倾向与行为的方式。管中窥豹,白居易的诗歌给平安文学以深远的影响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邱紫华.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43(2):58-62.

[2]高晓华,横山邦治.日本古代文学史[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4,6.

[3]王雅楠.浅议白居易对日本平安文学的影响[D].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