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2-16 07:22:17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基层;党建;党性教育;大学生村官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84-03

大学生村官是我国基层行政组织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最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党性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重要培养单位,承担培养大学生村官及党性教育重担的主体地位凸显,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研究得出阶段性总结,研究成果能让高校、媒体等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有更充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极发挥社会各界的合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加优秀、群众基础更为深厚的大学生村官。

一、基于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问题现状及动因分析

大学生村官论坛最新《2013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综合报告》数据表明:2012年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本科及以上比例较2008年提高了20.33个百分点,党员比例提高了25.45个百分点(表1)。

借此表明大学生村官来源的主要群体为大学生党员,其先进的党性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对基层党建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但大学生村官由于受到选拔机制、政策,及高校推进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机制的客观现实,导致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不到位,并对建设新农村急于求成,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更“畏难怕苦”。

(一)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思想和求职动机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取措施明确

大学生村官论坛在大学生村官就职心理、思想性维度阐述党性方面发放问卷,据回收问卷分析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把村官理解为职业发展“跳板”,23.3%大学生选择当“村官”是被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所吸引;36.7%大学生只是因为就业压力导致在城市求职难;25%是为了“到基层锻炼积累经验,为以后从政打基础”;仅有15%学生认为“农村的发展空间更适合我”(表2)。这表明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成过渡和跳板。这种思想性及党性表现在工作态度中,就是被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工作缺乏主动性。借此表明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方面,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思想尚需明确。

(二)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认识及价值取向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取措施提升

最新数据显示,在所调研的对象中,考虑任职期满后出路问题的大学生村官占据72%,仅有23.3%的人选择在合同期满之后留下任职。对浙江省某市调查数据显示(表3),40%调研对象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满3年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加分,更有67%调研对象表示希望通过在农村的3年锻炼为今后晋升做铺垫,还有17%调研对象希望通过继续考研以离开农村岗位。仅有14%的“大学生村官”愿意今后继续扎根农村,支援农村建设。借此表明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认识及价值取向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取措施提升。

(三)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及自身发展定位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用措施明确

通过部分地区调研数据结合现实因素分析,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及自身发展定位所存问题体现如下方面:首先,部分大学生存在官本位思想。被问及“三年的村官生涯规划和未来打算”时,部分大学生村官表示为“升官发财”,藉此表明官本位思想仍旧存在;其次,部分大学生村官责任意识淡薄。调查涉及“现在对村官工作的态度是”(表4)时,30.4%的人选择“任期期满,赶快离开”,6.9%选择“干的不开心、特别想马上离开”,数据表明部分村官的责任意识淡薄、忠诚度不高;再次,功利性观念比较强。虽然较多村官的目的为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也有大部分村官出于个人利益为方便以后从政积累经验选择此职业,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及自身发展定位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用措施明确。

二、基于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所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是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工作的前哨,尽管基于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已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改革尝试,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尚存问题,不仅存在着从思想上的认识不足,部分组织机构也未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等问题,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基于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内容尚需进一步完善

党性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变化,其党性教育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与党员党性教育具有一致性,但高校仅仅依靠党员党性教育内容去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的实际问题远远不够。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内容方面多,层次深,现有内容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在基层工作的需要。因此,高校基于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的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并不断丰富,在现有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内容基础之上,增添具有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党性教育内容,增强内容时效性、针对性,以更好符合基层党建发展需要。

(二)基于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基于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由教育的方式方法决定,其越有针对性,实效性越高,其越完善,教育效果越好。调研数据显示,部分高校在增强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实效性方面采取了相应方式方法,建构了网络交流、联系服务等教育平台,但其本身平台建构尚新,诸多方面不完善,因此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对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在引导层面未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教育,使大学生党员在选择村官作为职业时存在盲目性;二是教育培训未与实际工作实践相结合,采取和普通党员相同的方式,此方式割裂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未能实现两者有效结合;三是教育交流平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网络也成为党性教育的最佳平台,而现实工作中网络仅为大学生村官的联系交流平台,其党性教育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基于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连贯性尚需进一步完善

调研数据分析,由于大学生村官集中度不强,分散在各基层农村,无法实现集中式教育。尽管高校在大学生村官毕业前进行过党性教育,同时建构起各种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平台。但是高校与基层农村在诸多环节上联系程度不高,同时基层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教育目标不一致,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各自为战,难以实现整体上的一致性,严重影响到党性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高校与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缺乏连贯性表现在,其一高校与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缺乏针对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协调性;其二高校与各教育平台之间缺乏党性教育的一致性,培训平台、网络交流平台等在实际的教育运作过程中,被不同的部门机构的教育者开展各自为政的党性教育,缺乏连续性及一致性。

三、基于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解决策略

大学生村官的构成主体为应届生党员,其在校形成思想政治素质及党性,直接关系到任职期间成长及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结构。高校作为其党性教育前哨及平台责无旁贷,必须对诸多相关制度和机制做进一步的创新改革。

(一)提高认识,注重党性教育引导的着力点与实效性

思想认识是改革的前提,唯有进一步提高高校基于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重要性认识,明确其党性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才能更好地确立教育的目标与对象,制定党性教育内容,采取合理的党性教育措施、选择恰当的党性教育方法。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从当前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的高度考虑,自发承担起对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使命。具体而言,大学生村官入职前,在心理上及思想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因此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宣传平台,加大对其党性教育引导及宣传力度,注重任职前党性教育引导的着力点与实效性,对其党性教育各要素必须有所理解和把握,进行理想信念、心理引导,进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应的指导。

(二)界定目的,加大党性教育平台及机制建构力度

首先,建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组织,并选择相应的教育形式。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是高校党组织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其党性的培养,可由高校各党支部及党课承担党性教育的任务,高校可在教育内容、计划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并对纳入发展对象的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其次,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要求的“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方针,高校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接班人、新农建设带头人、基层工作贴心人作为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目的。最后,建构教育考核和推荐机制。为使通过学校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党性教育后能尽快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情况,高校必须建立持续考察机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察考核,对优秀和合格的大学生进行推荐。

(三)树立典型,注重党性教育形式丰富性及实用性

高校除了通过新媒体平台等丰富的宣传手段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教育培训之外,也要提升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同时高校可以树立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已有成就的“大学生村官”的典型榜样,通过典型榜样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党性素养,尤其可以利用校园先进的文化宣传设施及形式鼓励、嘉奖、宣传成功典型,借此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进而提升大学生村官从业前的党性素质。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村官论坛[EB/OL].[2015-01-05].http:///

zt.php?zt_id=1.

[2]2013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综合报告[EB/OL].[2014-12-30].http:///news.php?id=40.

[3]2012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EB/OL].[2015-01-06].http:///news.php?id=92.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第2篇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主要做了以下6项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农村党支部划类升级活动。分阶段、分步骤,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各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日”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生活会,镇包村领导督促指导,达到了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目的。

2、继续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结合实际把村里工作、公共事务等设六类十二岗,根据党员特点、特长,确定岗位和职责,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考评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履岗动力,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3、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整体素质,增强其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镇党委在5月份举办了一期农村干部政策、法纪培训班,培训人员130人。通过领导授课、集中学习、自学、试卷做答等形式使村干部深入了解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村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增强,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4、严格坚持有计划、按程序发展党员。镇党委继续坚持常规发展和“目标式”发展党员的方针,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从而保证了党员的质量,改善了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侧重发展农村生产一线和企业生产一线的年轻有为的积极分子,取消了“三年”以上党员发展空白村,同时加强了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和对后备党员的考察,使新党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5、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在各村现有远程教育设备的基础上,完善收看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可以收看到党性教育、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

6、严格规范党费收缴标准,确保足额上缴。党委指派专人管理党费收缴工作,建立台帐,每年两次对各支部党费收缴情况给予通报,保证了党费收缴及时足额上缴。

二、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引导和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县委组织部选派2名大学生村官到我镇任职。镇党委以大学生担任村干部为契机,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题,以规范管理为保证,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努力搭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平台,有效激发和调动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

1、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镇党委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的原则,对大学生村官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规范化管理。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第3篇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主要做了以下6项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农村党支部划类升级活动。分阶段、分步骤,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各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和“党员活动日”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生活会,镇包村领导督促指导,达到了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目的。

2、继续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结合实际把村里工作、公共事务等设六类十二岗,根据党员特点、特长,确定岗位和职责,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考评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履岗动力,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3、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整体素质,增强其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镇党委在5月份举办了一期农村干部政策、法纪培训班,培训人员130人。通过领导授课、集中学习、自学、试卷做答等形式使村干部深入了解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村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增强,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4、严格坚持有计划、按程序发展党员。镇党委继续坚持常规发展和“目标式”发展党员的方针,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从而保证了党员的质量,改善了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侧重发展农村生产一线和企业生产一线的年轻有为的积极分子,取消了“三年”以上党员发展空白村,同时加强了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和对后备党员的考察,使新党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5、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在各村现有远程教育设备的基础上,完善收看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可以收看到党性教育、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

6、严格规范党费收缴标准,确保足额上缴。党委指派专人管理党费收缴工作,建立台帐,每年两次对各支部党费收缴情况给予通报,保证了党费收缴及时足额上缴。

二、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引导和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县委组织部选派2名大学生村官到我镇任职。镇党委以大学生担任村干部为契机,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题,以规范管理为保证,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努力搭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平台,有效激发和调动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

1、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镇党委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的原则,对大学生村官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规范化管理。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第4篇

一、全区农村基层团组织现状

20__年初,团区委对全区农村基层团组织设置和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全区共设乡镇、街道办事处23个;行政村463个;设有村团支部428个;设有村团支部书记的村413个,其中,村团支部书记30岁以下76人、30岁至35岁110人、35岁至40岁113人、40岁以上__人,初中学历112人、高中(含中专、技校)170人、大专学历121人、大本以上无,团员44人、党员296人、群众73人,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占村团支部书记总数的65%以上。同时,我们还对全区农村15岁至35岁青年进行了摸底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拥有农村青年约13.6万余人,其中,团员3.5万人、党员6300人、群众约9.4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约2万人,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农、林、牧)的2.7万余人、企业工人2.1万余人、个体工商户5000余人、外出打工2.5万余人、学生3.3万余人、其行业及待业青年2.2万余人。

根据上述对全区农村基层团组织及农村青年基本状况调查结果看,我区农村基层团的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问题:

1、农村基层团组织“空”。根据调查摸底显示,在413个村团支部书记中,30岁以下人员仅占农村团干部队伍总数的18.4%,占全区行政村总数16.4%。同时,全区90%以上的村团支部书记均兼任着村委委员、村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妇联主任等多项职务,基本上无暇顾及农村团的工作。由于团干部队伍总体年龄偏大,日常工作任务重,工作缺乏激情与活力,村级党组织团的观念淡化,对农村团的工作不能给予足够重视,致使80%的农村团组织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2、农村基层团干部“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在年龄结构上,二是体现在整体素质上。在全区农村基层团干部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团干部总数的29.2%,70%的村级团干部文化程度较低。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农村团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高的现状很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与村级团干部缺乏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导致农村基层团干部整体素质显“弱”的主要因素。

3、农村基层青年“散”。从上述对农村青年整体情况调查结果当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城乡差距的拉大、行业分布不均衡、人员流动的加快和就业压力日趋明显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导致农村青年的走向也呈现出多方位发展的趋势。这也给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作用,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农村青年的根本利益,为农村青年建立一个“青年之家”,是我们共青团组织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

二、全区大学生村官总体分布及大学生村官任团支部书记试点运行的主要作法

目前,全区大学生村官共计561人,分布在全区361个行政村。预计20__年新到我区大学生村官363人,全区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将达到924人,届时全区463个行政村将平均每村2个大学生村官,达到村村都有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队伍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他们理论功底扎实、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开拓进取精神,并对农村充满希望和高度的热情,他们正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已成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

支骨干力量。如何更好的发挥好大学生村官队伍的骨干作用,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针对这一情况,团区委与城关街道工委协商,决定以城关街道为试点,探索大学生村官任村团支部书记的新途径,通过半年来的试点运行,总结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主要做法:

1、调查摸底,寻找依据

在试点工作之前,对城关街道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城关街道所辖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20个,18至28岁以下青年人数为3423人,团员2115名,其中农村青年1625人,团员 676名,占农村青年总数的42%。据街道团工委20__年初统计,全街道22个村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7岁,且均兼任多项村内职务。青年流失现象普遍严重,团干部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低,团组织制度不健全,团工作缺乏重心和活动主体。团组织活动丧失了应有的活力与朝气,开展活动极为困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政策跟进,齐抓并举

要改变农村基层团组织落后不堪的松散状况,街道团工委在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工作方面,认为选配好村团支部书记是核心、是关键。目前,城关街道现职大学生村官共52名,平均年龄24岁,均是大专以上学历。正值青春年华,有知识、有能力、有活力、有激情。自20__年7月份任职村书记(主任)助理以来,团工委经过考察,发现他们对农村工作热情高,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强,并且富有责任心、荣誉感和创新意识,可胜任村级团干部要求。在城关街道工委大大力支持下,街道团工委成立了“城关街道调整农村基层团支部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城关街道工委关于调整农村基层团支部书记工作的安排意见》。《意见》提出各村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团组织调整工作,积极选拔优秀青年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农村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采取了齐抓并举的措施,一方面,要求在原有村团组织设置上,选拔本村28岁以下优秀青年担任团支部书记;另一方面,在本村域内选拔不出28岁以下适合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的人选,街道团工委将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该村的团支部书记。政策一出台,便有5个村积极调整了符合条件优秀农村青年担任本村团支部书记。另有17个村由于没有合适人选,上报申请由街道工委委派。经城关街道团工委研究决定,并报街道工委批准,在本街道的52名大学生“村官”中,采取“笔试、面试、竞演”的方式选拔了17名优秀青年出任村级团支部书记一职,并相继跟进保障措施,促进村级团支部建设。通过《意见》的实施,既引起了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团建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城关街道农村团的工作全面活跃。

3、注重规范、强化管理

街道团工委以调整农村基层团组织为契机,加强和规范农村基层团建制度建设,制定了农村基层团组织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指责,健全了村级团支部“”制度,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团建基础工作。同时,街道团工委继续跟进对新任团支部书记的教育与管理,城关街道22个村中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由年初的37岁经过调整转变为目前的24岁, 17名村官团支部书记占22名总数的77.2%,学历情况包括9名大学专科、10名大学本科和1名研究生。其中有6名共产党员和16名共青团员,在街道团工委教育、引导下,16名非党员团支部书记全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另外,针对大学生农村实践少,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街道团工委先后分4次多渠道、多途径组织新任大学生团支部书记进行了各种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党团知识理论、农村政策、技术等,使其掌握当好村级团干部的必备业务、村务知识、农村管理、法律知识等,使他们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本次农村团支部书记调整工作的实施,使城关街道农村团组织又重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试点运行的主要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大学生“村官”出任村级团支部书记后,经过街道工委、团工委组织的培训,他们充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学识和本村工作实际,提出了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新观点、新方法,并以饱满的工作状态、热情高昂的青春朝气,活跃在城关22个行政村,使村级团支部工作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新气象,拓开了崭新的新局面,收到了积极成效。

1、农村基层团支部工作得到有效规范

大学生团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健全村级团支部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度,规范村级团支部日常工作,改变有办公室无人员的情况;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符合广大青年的兴趣,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深入调查了解本村团员青年情况,重新统计审核,建立规范档案,对团组织后备开发力量做到心中有数。

2、推动了农村团的工作全面活跃

相对于过去的村团干部,大学生村官的一大优势,即是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具体体现,头脑活跃,朝气蓬勃,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更敢于挑战自己,富有创新意识,能够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文明风尚、培育新型农民等主题,有效结合本村实际,通过专有电话、专用电子邮箱、qq联系群等广受青年喜爱的联系方式,畅通交流渠道,虚心听取广大青年对团活动的意见和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加强团支部和普通团员的联系与互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计划,并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十七大知识竞赛、新农村建设问答、文艺汇演、法制科普宣传以及新农民大讲堂等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开创了农村团的工作新亮点

大学生“村官”出任村团支部书记不久,在城关街道团工委的统一部署下,创新工作方式,在街道机关及各村全部成立了城关街道年轻党员发展工作站各村分站,统一挂牌,任命团支部书记任分站

站长,制定工作制度和年度发展计划,建立团员和非团员青年档案,主动、积极地发掘吸收先进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年轻共产党员发展工作站成立后,仅仅3个月的时间各村团支部按照推优入党的原则,向党组织输送了50多名28岁以下优秀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总人数是过去3年的总和,保障了党员发展数量。同时,加强对这些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培养、监督、考察工作,以促进他们成长,并向村党支部反馈个人信息,配合把关,保障党员质量。年轻党员发展工作站各村分站,在大学生团支部书记的管理下,切实发挥了团组织预备军的作用,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青年,为党组织及时输送新鲜血液,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新党员发展断层的现象,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4、实现了组织与个人双赢的良好局面

大学生“村官”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囊团,是开拓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新局面的有效载体。同时,农村又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城关街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表明,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一方面,调整充实了农村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力量,加强了农村共青团建设,为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助油加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素质优势和工作热情,使其迅速溶入工作角色,在广阔农村天地里,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目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城关街道推动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生力军。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第5篇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的重要意义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把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农村团干部队伍中,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对于最大限度地把农村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落实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发挥农村共青团的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培养储备优秀的农村青年人才;对于调动广大农村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街道)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健全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制定措施,扎实推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实施办法和实施步骤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建带团建,着眼于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活跃农村团的工作、增强团组织的服务能力,选配优秀大学生“村官”兼任农村基层团干部,努力培养一支文化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团干部队伍,带领广大农村团员青年为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创业共建魅力作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办法: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开展工作、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所在村(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对没有选配团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长期不在岗或在岗但不能正常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村(社区),提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团支部书记人选;对由村(社区)“两委”成员兼任团支部书记的村(社区),根据具体情况,提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人选;对于以村村联建、村居联建等形式建立团总支的村,提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团总支书记或副书记人选。兼任村(社区)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特别优秀的,可优先选拔进入镇(街道)团委班子(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变)。

(三)实施步骤:一是摸底考察。各镇(街道)要全面了解各大学生村官以及村(社区)团支部的现状,9月底前对大学生村(社区)团支部书记(副书记)人选进行考察提名。二是组织任命。各镇(街道)要在11月中旬前确定大学生村(社区)团干部人选,召开村(社区)团员大会进行选举,并由镇(街道)党(工)委发文任命,报团市委备案。三是总结反馈。各镇(街道)要及时反馈工作实施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各镇(街道)团委要在11月底前将工作实施情况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团市委。

三、建立完善对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教育培训机制。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将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通过优秀大学生“村官”团干部谈体会、乡村团干部传授经验、团的各级组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让他们掌握共青团综合知识,熟悉团的工作业务,研究分析农村团组织建设,尽早完成角色转换,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跟踪培养机制。各镇(街道)党(工)委要为每位大学生“村官”确定一名镇(街道)干部和一名村干部,进行结对联系帮带,加强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镇(街道)团委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帮助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村(社区)党组织要给大学生“村官”团干部压担子、交任务,帮助确定合适的工作和任务,让他们发挥好团支部的作用,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多做工作、多办实事,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经受锻炼、干事创业。对大学生“村官”团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鼓励他们放手工作,大胆创新,干事创业。

(三)沟通交流机制。团市委将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密切与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联络。各镇(街道)团委要经常召开大学生“村官”团干部座谈会或联谊会,全面掌握其思想、工作和创业等情况,帮助其解决疑难困惑,发现带有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上报。

(四)考核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管理考核,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形成在实践中比干劲、比奉献、比业绩的鲜明导向,强化苦干实干、创先争优的意识。考核参照《市选聘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的管理考核制度进行。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适时进行表彰,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可考虑推荐其作为各级团代会代表人选。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将适时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团干部”评选活动,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典型加大宣传和推荐力度。同时,对不能履行职责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直至解聘或辞退。今后每年大学生“村官”团干部因合同期满、考选等原因离开所驻村时,各镇(街道)团委要及时报团市委和镇(街道)党(工)委,进行调整充实。

四、发挥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加强农村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对班子不健全的抓调整,对班子瘫痪的抓整顿,对班子软弱的抓帮带,下功夫解决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为目标,建立健全团内生活制度。通过开一次团员大会、组织一次团支部活动、开展一次团员民主评议、举行一次入团仪式、进行一次团籍注册登记、建立并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等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同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加强团建统筹,创新团建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产业链建团等团建新模式,多元化组建团支部。

(二)做好发展团员和“推优”工作。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团员工作的力度,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团员发展计划,特别要重视农村新经济组织中的团员发展工作。要把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简称“推优”)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来抓,纳入党员发展规划,认真落实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的规定,真正使“推优”工作成为农村党支部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农村共青团员成为基层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三)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走访调研。各镇(街道)团干部尤其是新任大学生“村官”团干部要走入村居,走向田间地头,走近农民群众,走近弱势群体,与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团员青年进行深入的“零距离”接触。在走访接触中倾听农民群众呼声,反映团员青年利益诉求,帮助协调解决团员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大力推进农村团的工作整体活跃。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树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发展青年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行动,激励、引导和服务农村青年致富成才。通过典型示范、政策支持、技术服务等,切实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大学生“村官”团干部要积极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青少年等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力度。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作用,主动承担乡村文化建设任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第6篇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的重要意义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把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农村团干部队伍中,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对于最大限度地把农村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落实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发挥农村共青团的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培养储备优秀的农村青年人才;对于调动广大农村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街道)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健全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制定措施,扎实推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实施办法和实施步骤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建带团建,着眼于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活跃农村团的工作、增强团组织的服务能力,选配优秀大学生“村官”兼任农村基层团干部,努力培养一支文化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团干部队伍,带领广大农村团员青年为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创业共建魅力作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办法: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开展工作、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所在村(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对没有选配团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长期不在岗或在岗但不能正常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村(社区),提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团支部书记人选;对由村(社区)“两委”成员兼任团支部书记的村(社区),根据具体情况,提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人选;对于以村村联建、村居联建等形式建立团总支的村,提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团总支书记或副书记人选。兼任村(社区)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特别优秀的,可优先选拔进入镇(街道)团委班子(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变)。

(三)实施步骤:一是摸底考察。各镇(街道)要全面了解各大学生村官以及村(社区)团支部的现状,9月底前对大学生村(社区)团支部书记(副书记)人选进行考察提名。二是组织任命。各镇(街道)要在11月中旬前确定大学生村(社区)团干部人选,召开村(社区)团员大会进行选举,并由镇(街道)党(工)委发文任命,报团市委备案。三是总结反馈。各镇(街道)要及时反馈工作实施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各镇(街道)团委要在11月底前将工作实施情况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团市委。

三、建立完善对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教育培训机制。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将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通过优秀大学生“村官”团干部谈体会、乡村团干部传授经验、团的各级组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让他们掌握共青团综合知识,熟悉团的工作业务,研究分析农村团组织建设,尽早完成角色转换,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跟踪培养机制。各镇(街道)党(工)委要为每位大学生“村官”确定一名镇(街道)干部和一名村干部,进行结对联系帮带,加强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镇(街道)团委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帮助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村(社区)党组织要给大学生“村官”团干部压担子、交任务,帮助确定合适的工作和任务,让他们发挥好团支部的作用,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多做工作、多办实事,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经受锻炼、干事创业。对大学生“村官”团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鼓励他们放手工作,大胆创新,干事创业。

(三)沟通交流机制。团市委将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密切与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联络。各镇(街道)团委要经常召开大学生“村官”团干部座谈会或联谊会,全面掌握其思想、工作和创业等情况,帮助其解决疑难困惑,发现带有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上报。

(四)考核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管理考核,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形成在实践中比干劲、比奉献、比业绩的鲜明导向,强化苦干实干、创先争优的意识。考核参照《市选聘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的管理考核制度进行。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适时进行表彰,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可考虑推荐其作为各级团代会代表人选。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将适时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团干部”评选活动,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典型加大宣传和推荐力度。同时,对不能履行职责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直至解聘或辞退。今后每年大学生“村官”团干部因合同期满、考选等原因离开所驻村时,各镇(街道)团委要及时报团市委和镇(街道)党(工)委,进行调整充实。

四、发挥大学生“村官”团干部的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加强农村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对班子不健全的抓调整,对班子瘫痪的抓整顿,对班子软弱的抓帮带,下功夫解决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为目标,建立健全团内生活制度。通过开一次团员大会、组织一次团支部活动、开展一次团员民主评议、举行一次入团仪式、进行一次团籍注册登记、建立并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等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同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加强团建统筹,创新团建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产业链建团等团建新模式,多元化组建团支部。

(二)做好发展团员和“推优”工作。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团员工作的力度,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团员发展计划,特别要重视农村新经济组织中的团员发展工作。要把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简称“推优”)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来抓,纳入党员发展规划,认真落实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的规定,真正使“推优”工作成为农村党支部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农村共青团员成为基层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三)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走访调研。各镇(街道)团干部尤其是新任大学生“村官”团干部要走入村居,走向田间地头,走近农民群众,走近弱势群体,与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团员青年进行深入的“零距离”接触。在走访接触中倾听农民群众呼声,反映团员青年利益诉求,帮助协调解决团员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大力推进农村团的工作整体活跃。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树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发展青年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行动,激励、引导和服务农村青年致富成才。通过典型示范、政策支持、技术服务等,切实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大学生“村官”团干部要积极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青少年等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力度。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作用,主动承担乡村文化建设任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村官基层党建工作总结第7篇

近年来,__县__乡通过明职责、抓培养、强关怀、搭平台等措施,在“干”字上下功夫,扎实抓好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为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动村级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明职责,确保大学生村官“有事干”。__乡明确将政策法规宣传、村情民意调查、富民强村促进、制度建设督导、矛盾纠纷调解、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参与决策并做好相关事务工作、带头创业示范及完成上级部门和乡、村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十大基本职责,结合各个时期工作的重点,经常性地为大学生村官进行具体定位,交任务、压担子,引导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其它工作,积极为各村发展出谋划策。采取按月考核、年度述职考评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联系服务群众、在岗任职情况进行科学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推荐入党及推荐使用的重要依据。

抓培养,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干事”。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培训,不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业务培训,根据各个时期工作的不同需求,采取开办培训班、一对一培训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农业农村知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公文写作以及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理论素养。截至目前,共举办5场次大学生村官业务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强了大学生村官的责任心,为民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强关怀,确保大学生村官“想干事”。工作中,我乡把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发挥作用情况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和村党总支部书记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并在发展党员、选拔任用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适当倾斜,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切实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待遇,最大限度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思想上,由乡党政班子成员和村级主要领导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注重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思想交流,定期不定期与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有关问题。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工作中尊重农村、尊重群众,在与干部群众融洽相处中培养与群众的感情,增强大学生村官为民服务意识,安心于农村工作。通过定期开展组织生活、集体活动、集中学习等,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交流工作经验;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微信群,为大学生村官成长交流搭建良好的学习沟通平台,有效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

搭平台,确保大学生村官“干成事”。注重把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安排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将符合条件的3名大学生村官任命为村党总支部专职书记。在严格考核基础上,鼓励和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2008年至今该乡14名选聘大学生村官中,有1人进入乡党委班子、5人考录公务员队伍、2人成为乡镇事业编干部;在岗的4名大学生村官中3人进入2015年公务员面试。对于合同期满不再留任的大学生村官,通过推荐就业、自主择业等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自主择业,有1名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创业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