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活德育(合集7篇)

时间:2022-09-28 09:36:21
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第1篇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⑵生活德育的目标体系研究。生活德育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与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道德生活的态度、参与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指向。这一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

生活德育第2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生活化的德育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自己的价值,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说教,走向生活,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构建生活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综合课程教学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态度是“只听不动”“只说不做”“只在课堂上学,不到实践中做”,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对此,教师可以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强化行为训练,实现课堂教学的德育与个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如:在《我也能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场所和材料,具体创设诸如“看谁的书包收拾得最整齐”“谁系鞋带又快又好”等生活场景。诱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将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二、树立生活榜样,激发学生的德育信念

心理学家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并且喜欢模仿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物等。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树立生活榜样,激发学生的德育信念。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榜样所起的吸引或阻止儿童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小学生虽然思维敏捷,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讲,在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方面欠缺,因此,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比抽象的概念、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能增强说服力,更能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决心,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德育教育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实现。”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德育同样要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如果只是理论上的讲述,不切实行动,那么,德育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应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德育教育。如,学生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为学校退休教师义务打扫卫生、去养老院帮助老人干活、在公园等公共场所担任“爱心公益者”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公益劳动”的认识,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提倡生活化的德育,以生活的真实情况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生活的教育价值,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在生活的大环境中体验道德,提升自我,实现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1版.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6.

[2]章志光.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生活德育第3篇

⑴课题提出的背景

①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而且,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所以加强德育工作的探究,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意义深远。

②中小学德育现状急待改革。目前,德育实效性低靡,道德教育把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脱离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道德价值观认识上过于强化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需要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视它的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德育过程中无视道德学习主体性,重说教,重外烁,消泯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这种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现为: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③我校现代生活教育发展与深入的需要。1996年始,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现代生活教育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意在继承、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由于该研究涵盖面广,“九五”期间,我校重点展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这一研究中,我们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活的现时存在,以构建“行知行”教学模式为实施途径,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入研究,为提高学生课堂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要提升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仅提高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还不够,所以“十五”期间,我校在继续完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同时,将研究的重点向生活德育转移,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尝试,为改变德育现状,增强其实效性出一份绵薄之力。

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转变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教育观念。德育不能仅被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学生有了相应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必然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和达到社会需要的道德效果;德育不是一个被认知的受动过程,而是一个被道德主体实践着、经验着的主动过程;德育是主体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强制灌输;德育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外在于学生生命的东西,而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东西。由此,德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德育的方式也应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儿童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2、解决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操作问题。传统德育过程背离人性特有的规律,无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情境性、情感性,重说教,重外铄,这种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德育模式急需改变,相应地,我们要使德育过程与生活过程、活动过程紧密结合,构建起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生活德育模式。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五、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六、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七、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⑵生活德育的目标体系研究。生活德育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与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道德生活的态度、参与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指向。这一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

生活德育第4篇

1.“生活教育”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教育也不能只靠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来进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

2.“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尊重个体,强调个体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1]人本主义主张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在他们感受生活、融入生活的过程中,获得道德体验,并在体验中发展道德。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人的道德发展有两个时期,一个是他律期,一个是自律期。在他律期(大约在五到八岁时期),主要受外界支配,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道德发展到自律期(也就是自主期,大约是在小学中年级,八九岁以后),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处在自律期的未成年人只有通过自律及自我实现来达到品德的形成,才能够领悟道德的内涵,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

这些理论尽管都有其局限性,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理论都反对传统德育过死地依托课本教材,过多注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知识的传授,认为这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现代教育理论主张道德教育应扎根于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需要

1.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道德不仅仅是社会规范的教育,同时也包含个人品行的教育。人的品格包含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知识的东西可以通过课堂进行传授,而情感、意志与行为则很难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因为“第一,它们是生活过程之中的,不能离开生活场景,是不能剥离的,不可抽象的;第二,不能给情感、意志和行为规定‘标准答案’”。[2]所以,品德中的有些因素不可教,离开生活的基础,道德将走向虚无,德育的实效性更无从谈起。

2.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需要

传统的德育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掌握,教师以德育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处于一种接受者和被塑造者的客体地位。“这种‘目中无人’的道德教育就是把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个体塑造成毫无个性和自主性的、模式化和标准化的、仅仅具备某种使用功能的社会零件”。[3]德育生活化则注重学生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现实,它承认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权利,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未成年人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特长、成长特点、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让学生在愉悦、自信、自尊感中成长与发展,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3.促进“以德治国”的需要

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对推进我国新世纪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而“以德治国”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道德基础,需要国民道德素质与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他们德才兼备地成长,“以德治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希望。而德育生活化才是促进青少年德才兼备地成长的有效途径,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以德治国”。

三、德育生活化的有效实施

1.德育目标来源于生活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整个德育活动具有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的功能。确立德育目标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首要和根本问题。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不应该是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德育目标要“小”,着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德育的目标只有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道德训练。”[4]德育只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又落到生活中的实处,才是有血有肉、充满生机的真德育。

2.德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生活、有层次性)

德育的内容要贴近生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求德育要从社会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全过程。”[5]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校要从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真实的、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德育内容要有“序”。人的成长是有序的,德育内容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多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一直存在“倒金字塔”的现象――小学进行的是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生进行的是宿舍文明教育,留学生进行的是热爱家乡教育。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直接导致德育效果的不明显。

3.德育方法融入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方法。”[6]因此,德育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法和单纯说教,“不能再把儿童的心理看作是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科尔伯格语),”[7]所以,德育方法要从传统的“灌输”、“外砾”为主,转变为“陶冶”、“内化”为主,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方法,如:角色体验法、情景活动体验法、榜样激励法、讨论辨析法、影视音像法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用脑子想,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总之,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8]

4.德育途径走向生活

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德育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德育生活化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既有鲜花又有荆棘的现实生活。我们要使学校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积极拓宽德育途径。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外活动;其次,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最后,要有效利用现代化德育手段,如互联网,积极建立网上德育空间。

5.德育评价立足生活

道德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发展的方向,因此,要让道德评价在生活中进行,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而不是仅仅考查道德知识。

在评价过程中,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家长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意行为一致性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贯穿于学生整个日常生活的道德评价才能真实而准确地评价学生,才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同时,“要将学生道德评价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实现评价与教学过程的一体化。”[9]在教学活动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也体现了当前颇受关注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要求。此外,还要制定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的确定,引导道德教育向生活回归,从而才能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应有功能,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雪兴.论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

[2]杜时忠.学校德育何以可能[J].教育研究与试验,1999,(2).

[3][7]刘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D] .

[4][5]侯文华.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6]张忠华.提升德育实效的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6).

生活德育第5篇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征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找到课程的生长点,而不是从老师们的脑子里想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设计活动要努力贴近儿童生活,事先要充分考虑选题的依据,凭什么做这个活动,凭什么认为这个选择是合适的,找准切入点。我们的教育就是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同时去引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价值观得到提升,经验得到提升。

比如教材《小马虎旅行记》一课,是根据课程内容标准的第一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的第一条“做事用心”,和第三方面“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二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来编写的,通过虚拟人物“小马虎”浏览马虎国的故事来进行教育,我觉得其中把“盐当糖放、建百层高楼没造电梯”等环节与一年级学生还较遥远,因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改造。根据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新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较多不细心、不认真、马虎了事的现象,而最关键的是学习上的粗心问题。于是我设计了“做拼音卡片”、“传悄悄话”、“做小先生”几个活动,在学做拼音卡片后,我采访了几位做得好的小朋友,问他们是怎么做的,有的说“我看着教师的卡片,记住了拼音字母的顺序”;有的说:“我细心地看,老师前2个字母圈圈在右边,后2个字母圈圈在左边”;有的说:“我先读了两遍,再像老师那样,认真写下来”。我边听边板书:看、记、写。这样,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贯通,课堂呈现的活动情境是真实的,自然的,为学生熟悉的,也是学生生活提升发展所必需的。这样,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体现。

二、了解孩子,以更好地组织活动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组织好活动的前提。不同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小组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而讨论在小组活动中更是经常用到,我在开始组织学生讨论时,走了一些弯路:常常在确定讨论主题后,有的学生为了抢先回答,乱喊乱叫;有的学生只顾想着自己的答案,而不注意别人的回答;还有的学生高声打断别人的谈话,很没有礼貌……我真对“小组讨论”失去了信心。可是后来一想,我的学生还只有一年级,他们自制能力差,表现欲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但同时他们又特别信任老师、善于模仿。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坐到学生中间,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又要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但跟以往不同的是请大家当老师,先来看看我们这个组是怎么学习的,评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讨论话题,于是,我就近跟同学讨论起来,其他同学们好奇极了,静静地望着我们,他们感到很新鲜。我们讨论结束时,“小老师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你讨论之前,先分好说话的先后顺序”;有的说:“一个人发言,其他人都认真听,而且声音很轻”;有的说:“一个小朋友讲完了,其他小朋友才提出意见”;有的说:“有的小朋友说得好,别的小朋友夸他真棒”;有的说:“有的小朋友接受帮助说谢谢了”。别看学生年龄小,你一言我一语还真把我刻意流露的优点找出来了。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希望其他小组的小朋友,在以后的活动中也能得到表扬,甚至比我们组更出色!”从此以后,我抓住一切机会反复强化,使学生形成习惯,小组讨论变得有序、热烈。

三、相信孩子,以更好地开创活动

如果活动的每个过程都是由老师设计,然后按照老师的想法一步不差地走下去,这样学生怎么可能完全有兴趣呢?其实在活动中许多事情可以由同学们自己解决,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策划自己,这样他们没有过多的约束,就能想出很多有趣的办法来。

那次我上《我们的校园》一课,在设计“分组参观校园”这个环节时,我真的担心,孩子们跑出教室后会不知所措或乱闯乱跑而发生意外,所以费劲周折调好课,借来几位高年级的同学来带领他们,结果校园是有“序”地参观完了,但回来以后反馈的情况却很不如意,同学们仅仅是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走了一趟,回来后机械地向我汇报他们的一些情况,语言干巴巴的索然没味。我想这样不行,于是在第二个班大胆尝试,把孩子们分成8个组,选出组长,然后不作任何规定,让他们先商量喜欢去哪里,可以去哪里,然后自己想办法去。结果令人欣喜,在反馈情况时,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向我汇报他们去了哪里,是怎么走的,路上碰到了谁,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有几个小朋友还捡来了一些垃圾。这使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到: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创造性、创造精神,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即使做错了、做乱了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样才是真正的孩子的活动,而不是活动孩子。

四、发展孩子,让活动走出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它对学生的引导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来的,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儿童是不是在实际生活中懂得有礼貌,是不是能真正地在生活中能养成好的习惯,是不是在生活中真正具有探索事物的那种好奇心。我们要努力去追求真正的活动型课程,《品德与生活》教材上的所呈现的内容,是不是都要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如果不是,哪些需要在课堂上做?哪些需要跟家长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哪些可以在校外去做?哪些是需要课堂跟课外结合?

我觉得家庭、家长是我们最能信任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是达到本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本课程需要搜集与整理大量的资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靠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家长学校上,积极向家长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理念,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的目的与要求,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家庭中配合活动的需求,帮助学生查找和整理资料,帮助学生完成生活中的体验。像《上学路上》、《盼盼迟到了》、《放学啦》、《坐立走有精神》、《小马虎旅行记》等,哪一个活动不需要家长的配合?比如我在《告别小马虎》课结束后,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带回家,由爸爸妈妈来做评委,先记下他平时在生活中有哪些马虎,然后改一个,就奖给一个笑脸,促使学生慢慢改掉生活中的马虎。本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接近自然、接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为每一个孩子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品德与生活》教师用书;

3、《心理学大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作者:邵志芳);

4、《教育理论》(研究出版社)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5、《小学德育》2003年第3期《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例谈》;

生活德育第6篇

一、关注每个学生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出来,回归生活,注重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生命的尊重,这样,德育才能走进学生心灵。德育不是我们凭空捏造的,而是源于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关照人的生命,而小学德育只有回到学生生活需要这个本源中去,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动,引领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爱心地生活。

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新课程标准出台,使教师的角色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指令;多一些弹性,少一些刚性;多一些个性张扬,少一些天性的压抑。多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力,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舞台场景,引导学生自主、民主地实现德育目标。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从班级做起。

然后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氛围。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氛围,是教师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的对话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主人,我组织了一次队会,讨论“你如何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同学们提出“希望我们班是一个卫生先进、学习优胜、纪律严明的班集体,每个人都奋发向上。”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班集体呢?在这种前提下,每个成员都积极发言,讲自己和班级成员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在班级同学们都应该把自己的困难、疑惑和心里话与老师同学交流,作为班主任我也及时疏通他们的心理障碍,解决他们的困难,释疑他们的各种疑团,这样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以智慧开启智慧,以情感激活情感,以心灵碰撞心灵,为引领学生的自主发展铺设了大道。

二、让德育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源于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生活的交往联系,德育只有通过生活,适应于生活,才会焕发活力,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1.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化

德育要回归生活,我们就不能将学生一味地圈在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主渠道,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互动网络,全面实施德育,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和社会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留优去癖,明辨是非。再引导学生在班级同学间讨论、交流,使其深化道德认识,促使道德内化。

2.善于创造性地进行随机教育

教师要抓住一切“道德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它往往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学生心理的内求性,只有准确把握机会,才能找到学生心理需求的突破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但又不能消极被动地“随机”,应充分研究分析并准确把握德育契机出现的集中点,巧妙利用和开发。

三、在德育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

对学生来说,受教育的历程本身就是生活,是构成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忽视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就会抹杀小学生的“童趣”和“童乐”,从而让学生过得非常压抑和被动,也就不能表现他们主观能动性,更别说创造性。因此,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合理设计教育进程,把德育总目标,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将德育目标分成若干层次,再把不同层次的目标分别制定不同的具体目标,使不同学生都能达到他们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便摘到果子”。如“热爱祖国”,我就引导学生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爸爸妈妈做起。具体表现为升国旗时要肃立敬礼,拾一片校园垃圾,给爸妈倒一盆洗脸水等,让他们感受到事虽然小,但却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生活德育第7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__中心小学负责德育工作的黄老师,我今天很荣幸能参加这么个高规格的会议,也非常敬佩我们街道主管教育的领导们有高瞻远瞩的谋略,他们在获得硕果累累的同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教育事业始终坚持做到不停步,不满足,时时以居安思危的责任感鞭策自己,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我就__教育如何实现第二次跨越,发表我个人的看法,有说不对和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导。我主要从学校德育工作来谈。到2005年底,我们街道各校的硬件建设已全部得到完善,各校在教育工作中也频传捷报。这标志着__的教育已实现了第一次的跨越,而且这一次的跨越重点是在硬件上。接下来,如何实现第二跨越,我认为在德育工作方面应该要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全力践行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如下:

第一大点,转化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我记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曾语重心长的说“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的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因此,我觉得教育观念是老师素质的核心,他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方向,是塑造教育行为的基础,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益的重要一环。我从3点谈起:

第一是: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教师任何一个细小的教学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责任感,自觉树立服务意识。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关注、被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这样的服务态度就是师德的直接体现,学生也会受其影响,慢慢的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第二是:为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学然后知不足。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合时展的需要。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让孩子们乐学,让自己乐教,享受工作的过程,感受教育的快乐,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我认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老师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鼓励老师多学习,看好书,看有用的书。

第三是:老师要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学生,教育部门也要全身心地爱自己的老师

有这样一则关于“铁棒与钥匙“的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这时钥匙来了,只见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都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的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

的确,每一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用再粗再硬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能将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人的心灵世界。所以,作为老师要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学生,教育部门也要全身心地爱自己的老师,大家才能用心的去学习和工作。

第二大点是: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管理网络,提高德育整体效益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地位、作用不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三者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学生整个的生活,三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有利于发挥三者在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上的不同特色,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社会教育长于境教,三者的有机结合,还有利于防止德育工作仅仅按常规、惯例去进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网络,能整合三方面的力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德育环境。我认为,建立这样一个网络,需要教育部门出面协调,或者说制订出能规范三方都必须履行的相关文件或制度。

第三大点是:加强德育科研,指导德育实践

第一:提高对德育科研的认识。

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涉及面广的大事。为了减少盲目性,提高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要争取各级教科研单位的支持帮助,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将德育工作提高到科研的高度,制定方案,认真实施。尽可能要求每位教师自己确定德育课题,共同进行研究。

第二:强化德育科研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确立德育科研课题。我校开展的“积淀文明,争创金章”德育课题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有机整体。在这个课题下,还要坚持开展国防教育为突破口的德育课题实践,开发小学生健康心理培育的新课题。在专题研究中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初见端倪。我认为我们街道要以“文明的校园,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为主要内容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德育实效。

第三:改革和构建德育工作的评价体系。

根据现代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研制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并发挥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导向作用我认为十分重要。我们要制订的评价体系要从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长远视角考虑,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命运,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制订出科学、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各位领导,德育始终是一个全社会的大课题,__要实现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德育上必须要收到良好的实效,这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贤达志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来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大德育环境,给学生以好坏、是非的肯定评价,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的提高,从而为__教育成功实现第二次跨越画上厚实的一笔。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__中心小学2008年5月14日

《重视德育生活管理提高德育生活实效》来源于,欢迎阅读重视德育生活管理提高德育生活实效。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初见端倪。我认为我们街道要以“文明的校园,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为主要内容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德育实效。

第三:改革和构建德育工作的评价体系。

根据现代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研制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并发挥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导向作用我认为十分重要。我们要制订的评价体系要从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长远视角考虑,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命运,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制订出科学、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各位领导,德育始终是一个全社会的大课题,__要实现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德育上必须要收到良好的实效,这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贤达志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来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大德育环境,给学生以好坏、是非的肯定评价,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的提高,从而为__教育成功实现第二次跨越画上厚实的一笔。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