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0-08 08:50:41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平面设计;实验实训室;改革

平面设计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培养方向是注重艺术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重头戏。平面设计也称之为是针对印刷的设计,平面设计是把各种要素同时纳入一个平面领域,用以传达特定的信息所以平面设计也是一种信息的表达。平面设计中的信息就是广告活动,如果细分则有广告招贴设计、版式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出版物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这几年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加入了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掌握电脑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目的,培养学生将来能独立从事平面设计的创造作为一项基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设计人才、如何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意识和时代创新精神的设计新锐,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中重点探索的问题,那么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1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

1.1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与本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则强调以理论教学为导向,以培养实践操作性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例如学生必须掌握平面软件中使用到Photoshop、Flash、CorelDraw、lllustrator、Premiere等软件基础学习,能动手、有创新。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输送至平面设计实施生产第一线的综合技术型人才岗位。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在课时分配上以占30%和70%的比例安排。

但现今我国不少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依然在沿用本科院校艺术专业的培养模式,从而导致了高职学生在技能操作上的学习实操不足,不能良好的展现技术型人才的优势,与本科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1.2 实践基地价值分析

实践操作能力强和工作经验丰富是高职学生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生进入企业单位的实习。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十分有限,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实践基地更是少之又少,有些院校甚至出现了纸上谈兵的情况。企业主要强调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但因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对学生技术性培养力度不够,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还不能立即适应生产需要,而导致学生进入实践基地的计划执行难度增大。

1.3 专职教师的能力分析

从国内各高职院校培养方案中师资力量分析,发现学位加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不少专职教师都是“转行”而来。一部分老师虽然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但实践工作经历有限;另一部分老师来自企业单位的技术性骨干,他们工作实操能力强,但对于艺术基础理论知识美感等又相对薄弱。这就导致了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一个尴尬局面是,专业老师往往都是“偏科”的。

2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实验实训的模式分析

2.1 实验实训基地环境体现

平面设计实验实训基的工作环境应以硬件和软件来划分。“硬件”是指给学生营造逼真的一对一工作场景,将该专业的教室装修成设计公司的办公环境,使学生一进入实验室便有了处于设计公司工作时的紧迫感。同时,工作室中配备的电脑、扫描仪、彩色打印机、喷绘写真、电话和办公桌等都要与广告公司相一致。“软件”主要指学生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时所使用的软件。主要是从事包装设计、名片、海报、书本、标志设计、POP美术字设计、书籍装帧、版式设计、海报招贴、CIS、广告心理学、印刷等。确保学生在进到公司和企业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

2.2 实验实训基地的经济管理

对实验实训基地的经济管理主要是由校级行政主管单位与各个实验实训基地签订一个要求实验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践、成果等各方面完成的指标,在完成计划内正常的教学、实践任务外,把所有对外为企业、社会服务的设计、制作的项目纳入教研的管理范畴,采取一种较为宽松的经济管理运作模式,项目的资金绝大部分由工作室自己支配,其中包括:1)项目的成本费用;2)参与项目的教师、学生酬劳;3)工作室部分设备、耗材的购置;4)开展学术交流的经费。

总之,平面设计专业实验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改革,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对专业教学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2.3 联系企业,优化校企合作

搭建教学与市场经济的桥梁,使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在实质上成为与企业合作的纽带。在直接获得经济价值的同时促进学院与企业联手建立“校企合作”的基地,将公司的设计项目交给实验实训室制作,既解决公司场地不足和员工成本的问题,同时也使学生能真实的接触到最新的实践实训设备,又参与项目实习,起到了双赢的效果。但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实验实训室,并非单纯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情景化,它是真实引入企业工作项目。在实验实训室的教学生产实践中引进公司的海报、封面、版式画册设计和商标设计、影楼后期合作等等一系列商业项目,在将公司的专业技术、工作标准、管理模式等职业能力和规范等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为学校和企业创造了经济价值。

2.4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实验实训室当中的教师既要教授给学生理论和技术性知识,同时又是实验实训室当中的部门领导直接负责检验和评估学生完成的工作成果。因此这就给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主要是试行“双师型”教师教学。“双师型”教师是随着高职教育日渐发展而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一种称呼。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不仅具有教师系列的职称还要有职业资格的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不但要具备课堂理论教学的素质,还应具备带领学生实践操作教学的素质。各大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加大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力度是建立平面设计实验实训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林朝平.三维动画“工作室”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J].学科教育,2013(6).

[2]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

[3] 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8.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第2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队伍 激励机制

一、引言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教学队伍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是保持实验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

教育部教高[2005]8号文,“学校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1]因此,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高校实验教学队伍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队伍由专职实验教学队伍和兼职实验教学队伍构成。专职实验教学队伍由实验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员组成。实验教学队伍是高校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队伍不但直接参与面对学生的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而且还承担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诸多工作任务,是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支骨干力量。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三大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

在教学方面,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起构成大学教学的有机整体,实验教学队伍与教师队伍共同组成了高校教学、科研的配套梯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5-6]。在科学研究方面,这支队伍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即使有高性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实验教学所具有的直观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使得实验教学较理论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在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精干的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的保障。

三、高校实验教学队伍的现状

(1)队伍地位不高。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大多数高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实验教学队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认识[7]。特别是在职称评定、评奖、晋级等方面,实验人员总是排在后面,觉得在教辅岗位上低人一等。

(2)自身建设薄弱。由于历史和观念的原因,实验教学队伍的自身建设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实验室日常的维护工作十分琐碎,杂事较多,致使长期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习惯于应付日常工作,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除了维持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转外,对自身的业务水平要求不高,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愿学习,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工作枯燥乏味。由于大部分新建实验室招聘的都是年轻实验教师,且是坐班制形式,成天面对一大堆机器,甚至有与世隔绝的感觉,造成极大的厌烦情绪。

(3)队伍结构不合理。高校实验教学队伍的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人才短缺。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作为实验人员者极少。实验教学队伍中专科、本科学历的较多,造成学历结构不合理;具有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人员较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职称人数比例不合理;实验教学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中坚缺乏、后继乏人的不良现象,年龄结构不合理;实验教学队伍中老人退休后,专才少,一专多能的更少,知识面不够宽,知识结构不合理;仪器设备的维修人员缺乏等问题也十分普遍。

(4)培养工作非常薄弱。与师资队伍相比,实验教学队伍的培养工作显得非常薄弱,从学校、学院到实验室,各级都缺乏对实验人员培养的规划和措施。实验教学队伍很少有机会得到较为系统的本专业方面的培训。

(5)缺少发展规划。高校在制定修改学校队伍建设规划时,往往仅对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各时期的发展规划,而未对实验教学队伍的发展提出过具体规划。国家和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学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如有:“长江学者”、“科研团队”等名目繁多的项目,但尚未听说有针对实验队伍方面人才建设的项目。在师资力量培养方面,教师有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实验队伍没有。特别是在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等方面,实验人员总是排在后面,现行的实验系列职称到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就基本封顶了,严重挫伤了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高校实验教学队伍的激励措施

(一)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营造重视实验教学的氛围

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对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不只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事情,从学校领导、党政管理干部、教师直到学生,都要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彻底扭转“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教育观念,实验课不是理论课程教学的附属,不是配角,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再把实验工作人员当作为理论课教师服务的教辅人员。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同为高校教师,从事实验室工作并不低人一等。

(二)改善实验教学队伍的结构,努力提高学历层次

(1)积极改善实验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新引进的专职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除个别专业接纳全日制本科生外,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新引进的兼职实验教师除个别专业接纳硕士研究生外,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现有实验教师队伍通过校内外培训或培养,提高学历层次。

(2)鼓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精心组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教师,定期轮流到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带头为学生开出具有创新内容的特色实验课,积极指导学生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实验室长期工作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应以他们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测试技能、科研能力和实验室工作中的具体贡献为主要考核内容[8]。

(3)为了使理工科教师能够全面了解本专业实验室管理规定,熟悉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教学的全部过程,要求新引进的教师必须到实验室专职从事实验教学或实验室管理工作至少一年。

(三)充实实验教师队伍,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用人新机制

(1)根据学校现有学生规模、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设备等情况,按照教学计划任务、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任务确定实验人员编制。在用人机制上,要实事求是,要灵活、差异化、合理搭配。

(2)通过政策导向,吸引、鼓励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到实验室工作[9]。担任主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参加实验教学,并将其从事实验教学活动情况,作为本学科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3)采取引进、聘任等方式充实实验教学队伍。将技术职务聘任和技术岗位聘任结合起来,淡化身份,强化岗位。实行公开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做到责权利统一,严格聘后考核。

(四)加大实验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1)实行实验室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凡具有副高职称或连续在实验教学岗位上工作五年以上的实验室人员,可被有计划地安排到国内相关高校进修学习;积极开展实验技术和实验室业务交流,有计划、有目的地派出人员参加国内、省内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学习国内高校先进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经验,开阔实验技术人员的眼界和思路。

(2)健全和完善各种实验教学队伍的激励制度。设立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技术研究专项经费,鼓励实验室人员积极参与实验技术的开发。学校拨出一定数额的专款作为实验技术研究专项经费,资助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从事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实验技术开发、实验教具自制、大型仪器设备功能再开发等方面的研究。鼓励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研究训练活动,切实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促进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待遇上向实验教师倾斜

(1)职称评聘时,允许实验教师自主选择参加教师系列、实验系列、研究系列及其他系列职称评聘。专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指标比例应大于理论教师指标比例,职称评审标准低于理论教师。

(2)充分发挥实验中心主任的作用,赋予相应的责、权、利。设立实验中心主任特设岗,职务津贴标准、工作量补贴标准上浮一级。专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按坐班制考核,岗位津贴按相应职务、职称计算。

(3)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担任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教学任务的,按实际上课量计算工作量酬金。对于教授上实验课、新开实验项目、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在现工作量计算办法基础上,再乘一定的系数。使从事实验教学获得的课时费高于从事理论教学平均水平。

(4)增设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主要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技术开发、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修理及实验室安全、卫生等日常工作。鼓励高水平理论课教师做兼职实验教师。对参加实验室建设的理论教师,给予相应的实验室建设工作量补贴,数额由学校统一按年度核定。

(六)为实验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1)新参加工作的博士、硕士首先到实验室工作2-3年,以加强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了解和重视,增加实验室的活力。

(2)鼓励专职实验教师承担理论课教学。二级学院应安排实验教师上实验课的同时,再担任一些理论课,以利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发展。

(3)吸引部分理论课教师充实实验教学队伍,吸引新青年教师扩大队伍,聘请较多的兼职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科研活动。

(七)加强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加强实验教学工作的考核,定期检查、总结实验教学工作,开展评比活动。设立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项,表彰在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调动实验室工作者的积极性。

(2)设立实验技术成果奖,调动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实验技术成果奖是院级教学成果奖的组成部分。校通过这项工作,将鼓励和激励在实验室平台建设和教学实验开拓方面,做出创造性工作和辛勤劳动的教师,获奖成果将作为业务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3)学校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补贴学生参加课程教学计划外开放实验项目所需材料费用和指导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课时补贴。实验室开放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从政策上保证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指导教师的工作量给予准确、公平的核算,对于开放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技术人员给予奖励,鼓励实验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实验室开放正常顺利地进行,进而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好的师资条件。

五、结束

激励机制增强了实验教学队伍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实验教学队伍的工作会更有活力和方向感,会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10]。

基金项目: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0JW0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高[2005]8号

[2]李艳华.浅谈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6):127-129.

[3]李勇,李蕾.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601-1604.

[4]张锋.实验技术队伍激励机制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6):234-235.

[5]徐洲.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举措[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16-18.

[6]王曼.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浅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8(5):118-118.

[7]王萱.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现状与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8(2):150-151.

[8]侯志坚,余涛,董军军,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实验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108-110.

[9]李林法.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4):122—125.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教师 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99-02

高水平的实训教师队伍是高职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高素质的实训教师数量短缺,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管理者在观念上轻视实训教师,使得实训教师的自身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二是实训教师学历普遍较低,其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目前没有自成体系,主要采用的是与理论教师相当的标准,直接导致实训教师职称、课酬相对较低,缺乏激励;三是实训教师数量的短缺使得师生比严重超标,实训教师的教学压力非常大,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不仅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扩大和稳定实训教师队伍是摆在高职院校管理者面前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命题,高职院校必须更新观念,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实训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以务实的精神切实提高实训教师的待遇水平,增加发展机会,加大培养力度,完善管理体制。

一、资格认定体制

西方发达国家对实训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相当严格。以德国和美国为例,要成为一名高职的实训教师,首先要具备大学本科毕业文凭或者学士以上的学位,同时必须有所授课程的工作经历。他们也会聘请在岗的职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些兼职的实训教师不但有实际工作经验,还能带来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较强的课程讲授,并且带来行业内的人才需求信息,节约学校的办学成本。

而我国并没有就实训教师的资格制定专门的认定标准,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借鉴发达国家的认定标准,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实训教师资格标准是当务之急。首先,学历方面,由于我国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大学本科教育水平成为进入高职院校执教的基本门槛。其次,必须获得我国高等学校普通教师资格。专业技术方面,可以有两种认定方式:一种是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种是5年以上的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并已获得了一定的技术职称。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拥有丰富的实训场地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岗位应变能力和施救能力,具体的资格认定工作则由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符合高校教师资格的普遍标准的基础上灵活制定标准。高职院校应该遵循“按需设岗”的原则,公开、公平、严格地招聘实训教师。根据教育部的精神,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可以作为在岗不在编的专任教师或者聘用的兼职教师。因为高职类院校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紧密,课程开发更注重实用性,企业专家、能工巧匠等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更好地联系实际,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行塑造和培养。

二、薪酬体制

目前实训教师的薪酬体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薪酬一般分为基本工资和课酬两块,基本工资因为是财政拨款,差距不大,但是课酬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实训教师的课时多,授课压力大,但是课酬的标准与理论教师相当,甚至还低于理论教师,这种分配上的不合理严重挫伤了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实训教师的薪酬应该在看齐理论教师的基础上,根据其专业技术职称和授课效果适当地拉开档次,鼓励实训教师利用假期去企业顶岗挂职锻炼,接触最新的行业信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对于实训教师的薪酬体系构建应该分为三部分:

第一,专任实训教师薪酬。专任实训教师一般都属于“双师型”教师,不仅需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需具有较高的理论课教学水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鼓励教师在做好理论研究的同时钻研专业技术,应在考核了其授课效果后,付给他们高于同等级职称的理论课教师的课酬。

第二,实训教师顶岗、挂职锻炼薪酬。实训教师的培养,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就是到企业顶岗、挂职,教师在企业期间,应享受同等级别的行政人员的坐班津贴,学校还应报销教师往返的车费、住宿费,根据教师在企业期间的表现,适当地给予部分出差补贴作为奖励。

第三,兼职实训教师薪酬。学校应根据兼职实训教师在企业担任的职务、行政级别、技术的级别分档次支付讲课讲座酬金。兼职实训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较强,成本较低,高职院校可适当提高兼职实训教师的比例。

三、培养体制

要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师培养工作的整体规划,以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为前提和基础,结合院校发展实际,造就一批既懂理论、动手能力强,又了解行业企业动态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

(一)培养目标。实训教师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来自企业,这批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学历较低,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另一类是从学校内部的年轻理论教师培养起来的,这部分教师学历较高,有很强的理论授课能力,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过硬。高素质的实训教师应该既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二)培养内容。根据培养目标,实训教师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块:第一块为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第二块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包括实验室管理和维护、财务知识、设备维修及保养、实践操作能力等。

(三)培养方式。对实训教师的培训应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部分,主要培养方式如下:一是依靠企业,挂职顶岗。学校与企业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以一线员工的身份参与生产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和操作熟练程度,以便于设计出符合工作实践要求的实训课程,切实提高学校实训课程质量。二是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可以为每位实训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理论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带动和指导实训教师的科研工作和理论教学。三是聘请行业内专家与教师交流和切磋,就产学研结合形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学校的实训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修订提供咨询和指导。四是鼓励实训教师参与或者带队参与各个专业不同级别的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提高技能,促进教学。五是鼓励实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通过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可以加深教师对专业岗位的认识,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六是同行交流,可以通过公开课和座谈会等形式,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促进。

四、评价体制

目前对实训教师的评价体制,基本按照专业教师或者是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的标准,缺乏高职院校的特色。另外,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的设置也不合理: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领导,缺乏来自实训教师同行内部和学生的评价。评价指标设计单一,简单参照理论教师的考核指标,如科研工作量、课时量等,不能体现实训教师工作的特色。或者虽然有专门的实训教师评价体系,但评价内容偏重实训室和设备的维护管理,教学部分的工作所占的权重少。

评价体制构建应包括:一是评价目的。对实训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二是评价指标和权重。评价指标应该包含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教学评定的数据包括本学期或者学年授课门数、学生数量以及课后学生评教等级。科研则以参加的学术会议、各级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数,编写的教材、著作,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等。服务的评定包括在校内管理和维护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与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和研发新技术,创造的经济效益和获得的科技进步奖项。权重上面可以适当加大与企业合作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比重。三是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应该尽可能地将能够接触到实训教师的相关个人包括在内,如同行(评价实训教学技能)、理论老师(评价教学法和教学技术)、行业专家(评价专业技能)、学生、分管领导(评价思想和工作量)。评价方法应该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定量评价相对客观,可以通过工作量、技能竞赛获奖情况和职业资格等相结合来评价。

五、 职称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分为两个系列:一是理论课教师系列,二是实验人员职称系列,个别教师则向经济师、会计师等专业职称系列靠拢。理论课教师职称系列的评定需要科研成果和,这对企业出身的实训教师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向实验人员职称系列靠拢,一些学校领导往往存在偏见,即使职称上去了,却是高职低聘;而经济师、会计等专业职称系列,对高数等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要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这对实训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因此,现有的这些职称系列对实训教师是不太公平的,必须设计一套适合实训教师成长,体现实训教师价值的职称系列。

第一,体系设计依据。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系列的设计,一是应考虑普通高校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定标准;二是应参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等级评定标准;三是可以参考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标准,既照顾到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特点,又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

第二,职称系列。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职称级别可设初级、中级和高级,具体的职称名称可以是实训助教,实训讲师,实训高级讲师等,对于来自企业基层岗位,技术能力较强,但是学历低、科研能力差的实训教师,可根据专业的紧缺程度,专业技术的等级划分为实训技师、中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等。

第三,初定条件、申报条件。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初定和申报应该综合考虑高校教师的学历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科研工作量和实训工作量。这几个因素之间应该是互补的关系,学历水平只要达到基本要求,对科研工作的评定标准可根据其专业技术能力、专业从业年限和实训工作量等指标适当放宽。

第四,职称转评。根据普通高校教师职称转评的标准,中等教师系列、经济系列、表演系列、工程系列和会计系列等都可转评为实训教师的相应职称。转评标准应该严格按照实训教师职称系列的评审条件,初级、中级可直接按照评定条件转评,高级职称则必须通过同行专家的技术考核和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段金妮.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培养初探[J].职业,2009(21)

[2]王丽荣.高职实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1(5)

[3]宋新书.实训教师资格及培养方法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4]邱巧玲,王奕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及启示[J].国外职业教育,2005(1)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第4篇

1.1定制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文秘专业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师通常具有多年专业课教学经验,但档案实际工作经验较少。学校可为每位文秘专业教师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文秘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证和教师职称的同时,必须取得国家秘书职业资格二、三级证书,或者参加档案专业职称考评,取得档案专业职称,成为“双师型”教师。

1.2建立教师暑期实践制

学校可规定文秘专业的教师,特别是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师,利用暑期一个月时间到学校档案室进行实践,和档案室档案员一起开展年度档案整理工作,以促进档案管理课程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实践结束后,专业教师要写出实践报告,由档案室主任撰写实践评语,交学校教师发展处提出考核意见,作为推荐教师参加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1.3档案员协助专任教师开展档案实践教学

学校档案员可兼任档案课程实践教学的辅导教师,协助专任教师开展档案实践教学。如,在档案模拟实训室担任实训辅导、在校内档案室进行见习指导等等。档案员作为档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辅导老师,每年必须参加档案继续教育培训、定期参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校也可不定期邀请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专家赴校对档案员进行工作指导,使他们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增强业务实践能力和教学辅导水平。

2大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水平

2.1建立校内模拟档案实训室

建立模拟档案室实训室,对于档案课程实践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校内模拟档案实训室应配置相应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档案实训所需的专门设施和设备。档案实训室可按学生数配置电脑,并安装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网络版,系统应具备收发文管理、档案著录、移交接收、整理、查询借阅、统计、检索、库房管理、数据备份等功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应使用本地区档案管理部门推荐使用的软件,学校将此软件作为指导学生实训的基础系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在本地区就业。模拟档案实训室还应购置档案柜、各类档案装具,备有归档章、档号章、打码机、温湿度计、缝纫机、装订机、裁切刀、装订线以及各类文具,满足学生进行档案实训的基本需求。在模拟档案室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档案的分类、立卷(组件)、排列卷内文件、编页号、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填写卷内备考表、拟写案卷题名、填写案卷封面、装订、排列案卷、编制档号和案卷目录等工作,并对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分解操作,对档案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有初步了解和掌握;学生还应熟悉档案室的各种设备和用具,并具有实际运用经验。为配合档案模拟实践教学,专业教研组应依据档案管理课程要求修订教学计划,确保档案模拟实践教学课时占整个课程时数的40%到50%,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训时间。

2.2开发校本实训教材

教研组应设计以实践性教学为中心环节的实验方案,编写档案实训校本教材,配套录制学校档案室开展档案工作的录像,并结合网络下载的档案教学影音资料,着重介绍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等的整理方法。教材应力求做到全面、实用,并符合档案工作最新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校本教材应能有效地辅助学生进行档案工作的全程模拟操作,切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将培养中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

2.3实施校内短期见习制

在三年制中职文秘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已完成了档案管理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模拟档案室的实训练习,并已通过国家秘书职业资格五级考试,具有了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模拟实践能力。在临近学期结束的二周内,为加强学生的档案实践能力,学校可为学生安排校内相关岗位的见习。学校有关教学、行政办公室在学期末都需开展科室内档案预立卷、归档工作,可安排学生3到5人一组到各科室见习,按照“任务到组,责任到人,自我管理,教师指导,阶段考核”的原则,在各科室兼职档案员的指导下熟悉公文处理程序、开展文书立卷工作或归档文件的整理,增强对档案工作的感性认识。见习工作结束时,兼职档案员要在学生的见习报告上出具见习鉴定意见。要确保见习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档案室须事先对各科室兼职档案员进行培训,并规范各科室档案工作流程。

2.4开放学校档案室作为实训基地

学校档案室作为实训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为学生提供经过整合的各项教学资源,如经验丰富的专职档案员、第一手档案材料、先进的档案工作设施和设备等。学校安排文秘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到学校档案室进行为期一周的校内实习,档案室的专职档案员作为辅导老师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专职档案员具有丰富的档案实践工作经验并兼任模拟档案实训室的辅导老师,承担这项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能充分利用档案室的各类档案,如党政档案、教育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等,配合专任教师开展档案实践教学,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种档案工作的具体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专职档案员应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学生可独立完成某些工作,也可以通过集体协作的方式开展工作,要在此过程中形成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而总结工作经验;也可以由专职档案员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实践教学应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机而动,力求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和趣味性。

2.5建立校外合作单位实训基地

校外档案实训基地建设是文秘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与本地区档案馆、各机关单位、大中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这些单位签订档案实践教学合作协议,建立起能够常年接收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开展档案实习的实训基地。文秘专业学生经过两年半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已初步具备开展文秘档案工作的基本能力,学校即可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3到5个月的实习。由于档案馆的性质特殊,在档案馆开展档案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以参观学习为主。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期间,学生可在该单位档案实习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接触并参与实际档案工作,初步熟悉档案工作的环节和程序,并能顶岗开展实践工作,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实习结束时,要由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表现作相应评价,学校据此确定学生实习考核成绩,该成绩应占学生实践总成绩的50%。

3结语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第5篇

【关键词】 绩效分配;设计;运作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防保于一体的三级优秀综合性医院,仅我市就有三家三级优秀综合性医院,医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省级重点专科评审每三年一次,为了在下一轮省重点专科评审中取得优异成绩,我科于2009年1月正式实施(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酝酿、2008年1月试运行)将绩效工资与工作量、医德医风、规章制度、职称、职务、科内考评、夜班补助、科研、教学、论文、双新等十余项挂钩,以充分调动全科人员(四个部门:普放、CT室、MRI室、介入导管室,共40人左右)的积极 性。

1 方法与步骤

科室管理包括人、财、物的管理,绩效工资分配是科室财务管理的重要部门,为了充分调动全科人员(四个部门:普放、CT室、MRI室、介入导管室,共40人左右)的积极性,我科于2009年1月正式实施(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酝酿、2008年1月试运行)将绩效工资与工作量、医德医风、规章制度、职称、职务、科内考评、夜班补助、科研、教学、论文、双新等十余项挂钩(表1)。 住院总医师将各部门工作量内容汇总在一张表格中,每人每月一张表格,每日如实填写各自的工作量,月底各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住院总医师汇总,住院总医师确认工作量无误后交护士长核算、科主任审核。每人每月拿出1.0的系数参与工作量考核。

1.1 工作量方面分数与系数的确定 设定职工个人工作量统计表及每项工作记分标准(见表1),考虑到时间、劳动强度、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因素,劳动强度在时间的基础上加20%分值,技术难度又在劳动强度的基础上加20%分值、风险程度又在技术难度的基础上加20%分值。用每月总人数除以总分数得一分相当于多少系数,再用一分相当于的系数乘以各自的分数得每个人工作量相当的系数。

1.2 其他方面系数的确定 见表2。表1 影像中心职工绩效工资系数

备注: (1)职务:主任2.0,副主任、护士长1.0,各部门负责人及科委会其他成员0.5。 (2)职称:正高0.8、副高0.6、中级、初级0.2。 (3)科研:在省级获奖后前5名依次为0.5、0.4、0.3、0.2、0.1,在市级获奖后前3名依次为0.3、0.2、0.1。 (4)论文(第一作者):核心期刊0.5、统计源期刊0.4、一般期刊0.3、短篇0.2、市级以上学术交流0.1。 (5)院级双新(主持者):一等奖0.3、二等奖0.2、三等奖0.1。 (6)科内考评:95分以上0.3、90-94分0.2、85-89分0.1。表2 职工个人工作量统计表及每项工作记分标准

1.3 奖惩兑现 夜班补助:除按医院规定发给夜班费外,科室每月给参加倒夜班者加0.3个系数;工作质量达不到标准,违犯医德医风、规章制度等视情节轻重按考核标准给予处罚。科研、论文、双新、学术交流均享受12个月[1]。

2 结果

一年多来,科内工作抢着干、夜班争着上;服务态度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科研在省教育厅立项2项;院级双新获奖3项;在正规双刊号杂志13篇;市级以上学术交流5篇。圆满完成了郧阳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影像学教研室的教学任务。与多数医院多数科室仅按职务、职称核算职工们的绩效工资相比要先进、科学、实用、有效。

3 结论

通过多方位考核调动了职工们的工作、学习、主动服务意识及创新积极性,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克服了多年来养成的出工不出力、主动服务意识淡薄、不愿动脑去想、动手去写的坏习惯。且不同职称人员的工作侧重点不同,高级职称人员侧重于科研、教学,中级职称人员侧重于双新、论文,初级职称人员侧重于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也避免了各部门之间因工作量不同而绩效工资相同的矛盾。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 物流 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

随着物流业在我国的蓬勃兴起,物流教育自2002 年以来迅速升温,目前我国能够提供物流教育的高等院校有200 多所,在校接受物流教育的学生达50万多人。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特别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深化物流实践教学改革、提高物流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效果是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笔者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下,于2011年4-6月对河南省20所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对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一、河南省高校物流教师的基本状况及实践能力

(一)物流教师的专业构成

河南省高校的物流教师大多由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机械专业转行而来,毕业于物流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小(见表1)。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为例,目前该教研室共有8名专任教师,其中1人毕业于物资管理专业,3人毕业于管理科学与工程,2人毕业于经济学专业,1人毕业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1人毕业于机械专业,没有一人毕业于物流管理专业或物流工程专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校招聘教师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而物流专业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专业,每年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很少,因此很多高校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担任物流教师。

表1 河南省高校物流教师的专业构成

资料来源:作者调查数据。

(二)物流教师的学历及职称结构

河南省高校的物流教师大部分为硕士学历,博士学历及本科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见表2)。例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8名专任教师中,1人具有博士学历,4人具有硕士学历,3人为本科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教师当中,中老年教师大多为本科学历。

表2 河南省高校物流教师的学历结构

资料来源:作者调查数据。

河南省高校物流教师的职称结构基本均衡,副高职称教师和中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较高(见表3)。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为例,目前8名专任教师中,1人具有教授职称,4人具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2人为讲师职称,1人为助教职称。中、高级职称教师所比例大,反映出河南省高校物流教师的整体教学、科研能力较高。

表3 河南省高校物流教师的职称结构

资料来源:作者调查数据。

(三)物流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从调查情况看,河南省各高校物流教师基本不具备实践教学所要求的实践技能或能力较差,多家院校呼吁要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是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很少,真正来自于物流行业或岗位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从企事业单位招聘或调入的教师占物流教师总数的比例不到5%,曾经有过在企业兼职或挂职经历的教师占物流教师总数的比例不到10%,而且兼职或挂职的大部分不是物流岗位。二是持有物流执业证书的教师很少,具有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和实际经验的教师非常缺乏。目前河南省高校的物流教师大都是学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基本属于纯理论派,几乎没有物流实践经验。只有极少数教师持有物流师或高级物流师证书,经历过物流工程实践和技术应用锻炼。因此,河南省各高校急需一支职称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教师队伍,以结合企业实际需要进行物流实践教学。

二、河南省高校物流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健全,利用率低下

笔者调查发现,虽然各高校都很重视物流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方面也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的问题是,大部分高校的物流实验室仍处于建设阶段,设施设备不完善,加之难以承受设备运行、维护产生的经常性费用以及缺乏专职实验教师等原因,致使物流实验室及其设备在大部分时间成为摆设,教学利用率很低,难以满足学生掌握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需要。例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我省最早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近年来省部共建项目在物流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500多万元,但是由于缺乏专职的实验教师,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又没有固定出处,因此许多实验课开不起来,设施设备大量闲置。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稳定,“参观式实习”效果不佳

一是一些高校没有建立稳定的物流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分散、临时性较强,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践教学效果较差。二是“参观式实习”效果不佳。出于减少风险的考虑,大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参与实际物流运作或管理过程,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只能隔着玻璃或围栏远观,基本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状态。即使部分企业同意学生近距离参观,为了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或者防止商业机密泄漏,一般也是在实际流程没有运作的情况下进行的,收效较小。

(三)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存在物流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模式不稳定和实践课程设置混乱等现象。实践课往往依附于理论课,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由理论教师根据需要自行安排实践课时与内容,其最大弊端是实践项目和实践要求往往由理论教师确定,一些难度较大、费时费力的实践项目往往得不到落实。实践内容多以演示和理论验证为主,缺乏设计、综合应用和创新型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实践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技能较差,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三、改善高校物流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走出去”、“引进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物流实践教学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因此,要着力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在提高教师职称、学历层次的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兼职或挂职,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服务于物流实践教学。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虚拟岗位轮换机制,定期与企业进行专业人员交流,分期分批安排物流教师去企业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并及时轮岗,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保持优良的师资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招聘一部分有物流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邀请物流企业的优秀从业人员定期到学校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等,及时传递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增强学生对物流行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认知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健全物流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

各高校应结合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物流实验室建设。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先建设核心部分,再依次建设其它部分。物流实验室要能够模拟和演示物流流程,使学生了解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要保障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经费,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物流实验室要对学生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机会。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可以为企业和学校提供双向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物流人才,企业可以将高校作为骨干培养、员工培训和科研开发的依托,实现双赢。

(三)深化科研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引导学生参加物流项目

实践教学可以借助教师的科研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实际科研工作中来。可以对物流专业学生实行导师制,让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物流课题和项目,由导师带着学生到企业里共同实践,这样既实现了科研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又培养了物流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与研究能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其教师主持的河南电力物资公司应急仓库项目、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物流园区项目、河南物资集团物流发展战略规划项目中,学生参与了前期调研、数据统计、可研报告编写、规划设计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四)完善物流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课程

各高校应根据招生规模和学生培养目标,不断完善物流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系统,包括课程总体结构、课程类型和内容等诸多要素。在制订物流实践教学计划时,应将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按照一定的能力层次,合理安排到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创新制作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形成科学、规范、全面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另外,为了保证物流实践教学质量,确保实践教学体系按预定方式运行,各高校还需要建立一套公正、实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形成定期由学生自评、企业指导老师评价、学校指导老师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鲍玉鑫,刘家枢.物流管理教师实践能力与实践教学情况调查――以辽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0(1)

[2]甘红云.关于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7)

[3]黎冰,武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0(1)

[4]梁子婧.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12)

[5]王永刚.面向企业的物流规划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与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0(7)

1本文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施途径改革方案;项目批准号:ZHJY09-01-25)。

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第7篇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徐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主干专业学科对应地方支柱产业,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地方高校。目前,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高校、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学校多次被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授予和谐校园、文明学校、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990.5亩,校舍面积57.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4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1.47亿元,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开设4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0338人。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现有教职工1269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88人、副高职称299人,具有博士学位119人、硕士学位606人;拥有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二级教授5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0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8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人。

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学校现有2个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3个省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基地,5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学科综合训练中心,2个省级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0门省级精品课程,2部在建精品教材,13部省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重点教材,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学校建有195个校外实习基地、110个产学研基地。近年来,教师共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98项,横向科技合作项目39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2项,实现重要科技成果转化100余项。

学校秉承“格物致知,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学生获各类国际竞赛奖项10项、竞赛奖项489项、省级竞赛奖项432项,其中包括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等多个高层次奖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近年来,学校先后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15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举办合作办学项目10个,培养学生1470人;认真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程”,派出教师和管理干部386人次到境外培训、访学和攻读学位;留学生工作、中外合作科研和汉语国际推广不断取得新成效。学校是“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资助高校;有3位外籍教师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教育部简报2012年第212期以《徐州工程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为题,报道了我校师资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举办了两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学校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

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本科院校。

艺术学院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具有近三十年的办学历史,属国内同类院校中较早创办设计类专业的院校之一。自1985年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特别是“十五”以来,艺术学院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省内外艺术设计人才和音乐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90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4人,中级职称5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2人,硕士和在读硕士56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十余名。

学院现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音乐学等五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000余人。

学院现设有6个教研室,即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环境设计教研室、服装与服饰设计教研室、装饰教研室、美术教研室、音乐教研室;两个中心,即徐州工程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徐州工程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三个市级学协(学)会,即徐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徐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徐州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分别挂靠我院。

艺术学院实验中心现有五个分实验室,即计算机辅助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服装与服饰设计实验室、动画实验室、环境设计实验室;另有琴房、舞蹈房、排练室等专业设施。目前实验中心总资产为812万,合计1810台/件,实验室总面积3600余平方米,其中,计算机辅助实验室300平方米、艺术设计实验室1500平方米、服装与服饰设计实验室900平方米、动画实验室410平方米。琴房、舞蹈房、排练室500平方米。同时,建立了40余个实习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院办学成效显著,已形成“学术性、实用性、技术性”三性统一的办学特色。艺术学院历来重视教师的教研、科研和专业创作,学院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教师的教研、科研和专业创作水平逐年提高。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300余篇,教科研课题、专业创作和指导学生参赛获省奖120余项、省部级奖170余项,显示了学院教师整体教研、科研和专业创作实力。艺术师生在市级以上各展馆举行设计类个展、专题展、设计周等20余场次,形成了设计专业一枝独秀的局面,在淮海经济区高校中形成一定影响。

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立志将学院建设成为立足地方,面向苏北,服务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学院。

报考指南:

一、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

科 类

层次

计 划

生源省份

学    费

视觉传达设计

文理兼收

本科

15人

安徽省

6800元/年

15人

山东省

环境设计

文理兼收

本科

15人

安徽省

68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