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3-02 15:05:44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第1篇

一、政治思想、医德医风

1、按医院要求认真进行政治学习,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恪尽职守,全年无违法违纪行为。

2、认真学习了医德医风、护士素质规范,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3、同全科护理人员团结一心,分工合作,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各项护理工作上,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全体护理同仁们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充分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护理管理

1、严格按照护士长工作手册开展工作,做到了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重点,每月有小结,并针对好的方面提出表扬,不足的方面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执行,评价整改效果,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目的。

2、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及岗位责任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全年全科无重大护理事故,在积极学习后医疗服务的知识后完善了病员回访制度,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3、进一步健全护理工作制度和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按照国家诊疗规范整改重点专科建设单病种的护理常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规范。加强了护理人员应知、应会的知识培训,并要求人人过关,尤其在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上,要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加强了护理质量的环节控制,建立了科内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周有重点的检查护理质量情况,每月进行护理质量大检查一次,并与绩效考核结合。根据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要求,相对固定了责任护士,不同年资护士交叉排班,使工作互补,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

5、组织每月召开了一次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的意见,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合理的回答,积极与相关科室协调处理,尽量满足病人合理的需要。

6、加强了医保病人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人的管理,随时查询病人的费用情况和一日清单制,及时与医生沟通,尽量将医保病人费用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

7、在运行病历和医嘱上,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要求人人掌握,尽快熟悉运行模式,确保了病区医生护士工作站工作顺利开展、运行。

三、临床护理

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加强。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推出诚信满意温馨服务,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以病员为中心”,努力为病员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2、加强了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工作,分管病人的责任护士能够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开展整体护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普及率达96%,病人满意度高达95%以上,全年无重大护理并发症发生。

3、加强了病房管理,强化护理人员人人参与管理的意识,为病人提供更为安全、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

4、加强了消毒灭菌及隔离工作,规范了治疗室物品的放置规范,多次整理库房物资的保存方式。

5、护理文件严格遵守书写规范,进一步强化了护理人员主动学习护理文件书写标准的意识,并督促执行,保证了护理文件的规范性。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将病床分管落实到人,要求每人自查所分管床位的病历,质控小组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定期和随机抽查,确保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有效防范由于护理文件书写诱发护理纠纷的发生,对护士收集病员信息与医生有差异时,及时和医生沟通患者信息,保证医、护记录统一、准确。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缺陷,及时查找原因,认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执行。

6、急救物品的管理做到了定位、定数、定专人管理,要求班班交接,每班护士接班时不仅要检查急救物品的数量,而且还要检查急救物品的质量,每班使用后,及时补充,每周护士长大查一次,确保了急救物品的齐备完好,保证了应急使用。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第2篇

说句实话,刚独立分科时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心中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第一,因为我护理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欠缺;

第二,儿科病人的特殊性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大,再加上儿科起步较晚,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使我感到工作难度很大。

俗话说得好:“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在院领导及护理部领导的帮助下化压力为动力,逐步让儿科护理工作走向正规化。

首先根据科室现有的护理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 分工和安排,将各班岗位职责汇总成表,制定儿科工作细则标准,要求人人熟悉并按之执行,护士长进行不定期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对待;

第二,对科室的基 础设施在现有条件上作出一些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第三,对抢救药品和器材及无菌物品作了补充,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四,针对我科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对病房管理作 出了合理的改进和规范;

第五,深化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护理工作。安全护理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儿科病人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做好安全护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要点。为此要求每位在岗人员必须掌握病情,尊重病人及家属, 关注病人及家长的心理变化,重视心理护理和精神关怀,及时解决患者或家属的思想问题。巡视病房,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同时对病室的各种设施、物品及 家属要加强安全管理。

第六,了解护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强化“三基”训练,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每一位护 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跟上时展的需要。加强专科业务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科内、院内业务学习及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训练;

第七,加强护患沟通, 定期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以便护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第八,坚持每晚夜查房,对当天病危病重病人做 到病情及护理问题心中有数,必要时做出相应处理。

第九,每月召开科内护理会议,针对当月护理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与办法,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最后,护士长是科室的理财人,应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杜绝浪费;我要求全体医护、工勤人员,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开始,从自我做起,严格控制科室支出,对一切浪费的现象,及时发现并提出意见,对浪费严重的还进行严厉批评,必要时辅以经济处罚,虽然这样或许会得罪一些人,但我知道, 加强经济核算,降低医疗护理成本,讲究经济效益与医疗护理效果,都是护士长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知道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这竞争、改革的大潮,在这任职的一年中我做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参加自学考试;另外还积极参加党课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2009年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儿科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业务量再创新高。09年业务较07、08年又有了较大的提高,具体业务量详见附表。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第3篇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医院新形象

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配合医院等级提升复审,我和急诊部的其他三位护士长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整理、修订和完善了《十院急诊危重症管理制度》、《急诊危重症护理管理制度》、《急诊护理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急诊护士技能培训资料》和急诊护士技能考核本,这不但规范了急诊病区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还大大的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

为有效减少高危药物的用药错误,降低护理工作失误和不良事件发生;急诊部积极推行“三元色标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即用红、黄、绿三元色来标识药物的危险度、环境洁净度、不同治疗方法等,以此表达风险的高低,警示护士及病人。通过使用三元色标识我们有效地避免了病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保障了病人安全;如我们在补液室的用“三元色”分区及配套的地标和椅套使患者一目了然所属的区域;EICU三元色的消毒用抹布分类使患者周边的用物洁污分开。在今年的检查中我们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工作,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我常常主动与护士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她们的想法、收集她们的意见,理解她们的烦恼,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等,使她们感到遇事有商量、能解决可信任的宽松环境,来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她们顺理成章地富有情感的主动自愿地去对待病人和家属,为病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今年我常常帮护理人员代班;护士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和我说,我还上门为他们解决家庭矛盾,今年急诊区护士们称我为“知心大姐”。

同时,我还要通过岗位绩效考核,开展病区优秀护士的评比等活动,来增加她们的工作压力,来挖掘她们的潜质,使她们能真正成为工作的骨干。首先印制了“急诊护士人员资质手册”,并发放到每位护士手上,使她们知道在自己这个团队里自己身居的位置及上升空间及努力方向,使之有不断向上的奋斗目标;

同时试运行了急诊科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法:即通过:本人工作量、表扬人次、护理缺陷和不良投诉进行月度评排行榜,评选“业务能手”、“星级明星”。等方法进行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全年进行岗位绩效考核三次,评选出的优秀护士9人,给予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大大的刺激了整个急诊病区的护理人员,出现了人人争当业务能手,人人争当标兵的热潮,使我区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新的形势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地、不断地学习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为此,急诊病区将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列入护理工作之首;

今年初我们几名护士长和急诊部护理部起草制定了急诊护士培训教育五年计划,明确了培训目标、内容和步骤,建立了2014-2011年、2012-2015年护士的培训手册,并印发到人手一册。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重视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帮助她们尽快熟悉环境及规章制度,较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对低年资护士应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培训,对高年资、中级护理人员进行带教指导、组织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培训,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护士学历教育,外出进修学习等,建立不同层次护士的绩效考核目标,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达到全面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要求。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今年举行的几次培训教育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如3月15-17举办的首届“急救护理短训班”,全院36人年轻骨干获得了“初级证书”,纳入急救人员资源库;

7月1日“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我们开展了学习活动,认真解读和学习了新的法律,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护士利益的措施。如:EICU设计了集吸氧翻身病情记录于一体的“危重病人记录单”等,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病人;11月我病区还专门组织举行了全区护士“心肺复苏”就地应急救援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大大的提高了护士们现在救急的专业技能。

我还时常跟急诊病室的护士们说,自己要主动向护理专家、主任以及周边护理前辈请教、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组织管理水平,沟通协调能力,认真学习、寻找自己弱点,为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积累丰富的知识。

四、立足本职岗位,迎接新的挑战

今年我在围绕本院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满意服务,开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上尽力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带领全体护理人员还根据公司的安排做好了上级机关对我病区的检查工作。

1、完成了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对我院的护理质量检查工作,急诊室在评比中获得了满分而受到嘉奖;

2、在“文明医院复查”检查中,急诊室也完全达标,为我院荣获”文明医院”尽了力;

3、在8月27-28日在医院等级复审的预审中,急诊室圆满的完成了两场现场急救模拟演练,获得了好评。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第4篇

[关键词] 科室; 三级质控; 质量反馈;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261-02

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也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1]。为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我科自2008年1月建立了由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 对本科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科室床位37张,护理人员16人,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33岁。学历:中专3名,大专10名,本科3名;职称:初级14名,中级2名;职务:护士长1名,护士15名。

1.2 方法

1.2.1 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及其职责

1.2.1.1 一级质控 各质控组成员是质控体系的基础[2]。每组护士2-3名,在质控组长的分管下负责科室的某一项护理质量的管理。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每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每周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检查、督促当事人进行整改,评价整改效果,并做好记录。护士的分配是采取“补弱”的原则,如护理文书书写方面较差的护士分配在护理文书小组,这样分配的好处,一是护士可以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随时请教小组长,二是利用检查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等。

1.2.1.2 二级质控 各质控小组组长是质控体系的重心[3]。质控组长的选拔原则是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热心护理管理,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通过个人自荐、业务考核、民主评议三个步骤完成,护士长根据个人业务特长、工作能力等分配所负责的质控小组,如文字水平高的护士负责护理文书小组,专科护理技能好的负责病房管理小组。我们成立了病房管理;护理制度、护理服务;护理文书、护士培训;急诊急救、消毒隔离4个质控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科室其余的11名护士平均分配到各质控小组;病房管理小组护理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患者的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质量;急诊急救、消毒隔离小组负责急救药品、物品、毒麻药品、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等的检查;护理文书小组负责护理文书书写、护士培训的实施情况;护理制度、护理服务小组负责制度职责落实、护理服务流程、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检查督导。各小组组长年初制定小组计划,每周质量检查和分析,半年小结,一年总结。

1.2.1.3 三级质控 护士长是质控体系的核心[2]。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的全面管理工作,根据护理部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结合专科特点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反复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计划并组织实施。护士长每周进行专项质量检查,平时随机抽查,并做好记录。每周一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对上周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强调以预防为主纠正偏差,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

1.2.2 制定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和评价细则 庄文平[4] 在对12所二级医院的检查中发现,二级医院质量检查体系不完善,无统一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造成护士长质量检查扣分随意性较大,不能很好地落实质量控制制度。科室根据护理部质量检查标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组织护士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质量检查评价标准、护理质量检查制度及质控小组职责,使护理质量检查做到有据可依。

2 质控小组成员的培训 培训质控小组成员的过程并不复杂,因为科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是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制定的。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对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的内容逐一解读,当场解答疑问;质控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掌握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评价的方法,以便在工作中正确把握,能不断发现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实施

3.1 检查 科室护理质量检查有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两种形式。质控小组长完成本职工作外,带领小组成员实行每周一次的定期检查,是对所负责工作的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就是在实际工作中,随时关注护理质量。两种检查方法结合的好处是,定期检查全面、系统,使护理质量检查做到了连续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随机检查的方法,可以使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一是减轻了“负责检查”带来的工作量和压力;二是能将检查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工作出现偏差的护士,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便及时修正错误,保证了即使工作出现偏差,也能及时发现,随时整改。

3.2 记录 各质控小组检查存在的问题,采取“不记名”的方法记录在“科室护理质量检查记录本”上,只记录发生的问题,不记录发生问题的责任人,一是可以减轻护士的思想压力,二是可以让记录更真实、完整,三是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中可以做到“对事不对人”,让护士感觉到护士长管理公平公正,并且做到了经验共享。

3.3 质量反馈 科室规定每周一晨会是反馈本周护理质量检查的时间。参加会议人员包括:全科护理人员、值班医生,并邀请科主任参加。首先是小组长汇总检查情况,内容包括存在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对因制度、流程等不完善发生的不良事件,还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然后小组成员可以发表自己对科室质量管理的看法,或是提出疑问;最后护士长总结上周的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安排本周工作重点,其中上周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是本周护理质量检点,护士长还要对上周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科主任从医疗角度对护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指导。每周反馈一次检查情况,不但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提高护士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还能集思广益,更能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医生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护士长在月底汇总一个月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完整地记录在“护士长手册”上。

4 体会

4.1 人人参与,科室工作齐抓共管 直接参与护理质量检查,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参与意识,护理质量管理不是护士长一个人的事,护士也不再对质量检查有敌视情绪,而认为是日常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护士在检查他人工作的同时,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认真,做到了互相监督,加强了护士之间的协作精神;护士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改变了传统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护士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护士长的管理,而是也参与到管理当中去,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工作成就感;使管理透明度化,尤其“不记名”记录问题的方法,使护士将护理质量检查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的原因和杜绝措施上,做到了经验分享。

4.2 责任到人,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4个质控小组责任明确,医院组织的护理质量检查,查到哪个小组存在问题,由哪个小组负责,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而且4个小组长责任在肩,必须在业务上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发现问题,解答疑问,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前,我们发现低年资护士是护理工作出现偏差的主要人群,其主要原因,就是业务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护士参与护理质量检查,给她们很好的学习机会,工作中发现错误带来的经验,比单纯说教更能让她们吸取教训,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的成长;护士在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后提出的整改措施,是护理实践得出来的经验,贴近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各方面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促使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每周一次反馈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本周检查存在问题,就是下周护理质量检点,做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2008、2009年与2007年医院对科室护理质量检查对比发现,基础护理质量由2007年的93.05分分别上升到96.88 、98.15分,病房管理工作由2007年的92.17分分别上升到97.40 、98.19分,消毒隔离工作由2007年的92.33分分别上升到97.90 、99.08分,护理文书成绩由2007年的92.79分分别上升到96.80 、98.51分。

4.3 及时纠错,护理安全得到保证 护士参与护理质量检查,人人掌握护理质量检查的标准和评价细则,提高了护士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参与意识,能更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照标准进行自我检查控制,减少了工作的失误;科室质控小组的成立及运作方式,形成了科室质量控制体系,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薄弱环节,使各项工作更有预见性;随机检查的方法,重在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而不是事后监督,发现的工作偏差及时修正,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和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2008、2009年,科室无护理差错事故、纠纷发生,病人满意度也由2007年的92.12%分别上升到2008、2009年的96.30%、 98.47%。

4.4 参与管理,工作能力得到锻炼 质控小组由科室一线护士参加,改变了医院护理质量由护理部、护士长检查,护士被动接受检查、服从管理的现状,使护士对质量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应付护理质量检查,而是把质量检查看作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手段之一,这种思想上的转变,让护士有积极的心态接受检查督导;每周反馈质量检查结果,讨论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无形中护士学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知识,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拓展了护理管理工作的内涵;护士在质量检查中发现问题,提供了对护理工作思考的机会,有利于护士的个人成长。

4.5 互相体谅,医护关系空前协调 科主任和值班医生参与护理质量反馈,让医生更加理解护理工作的内涵,体谅护理工作的难处,增加了对护士工作的支持度;医生从医疗角度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满足临床需要;医护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科室的发展,促使了医疗护理质量的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实施护理质控三级体系,基层护士直接参与护理质量检查,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转变了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理念,使护士从被管理者变成了管理者;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强化了护士的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操作过程的控制上,而不是事后监督,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2] 王虹,郭健丽,范植蓉,姚平.建立科室三级质控体系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4,45:47.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第5篇

【关键词】护理临床路径 绩效考核 临床护士

随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多元化要求,如何提高护理质量,进行科学护理绩效考核,成为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迫切问题[1],如何引导护士将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落到实处,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探讨通过护理临床路径的方法,将专科护理、基础护理落实并贯彻始终,且纳入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病人满意度与绩效分配结合起来。以激发临床护士的进取精神,促进护理管理逐渐规范化、科学化,最终实现医疗服务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

1 方法

1.1工作模式调整 全体护士除安排一名主班护士、一名治疗护士外,其余全为临床护士,通过考核、评议的方法选出两名相对高年资护士担任护理组长,分别总体负责各组病人日间护理工作,其余为三班护士,全部实施分床到人,根据每名护士的年资、学历、专业水平,安排负责6-8名病人,成为责任护士,在小组长带领下实施护理。

1.2护理临床路径制定 根据专科特点、住院日程,并结合医疗临床路径,将护理工作分4阶段完成,分别是住院当日、住院2-7天、住院过程、出院前1-2天。

1.3绩效考核指标 将护理临床路径中需完成的护理工作作为绩效考核指标,总体概括为四个时段,细化为24小项。

2 具体实施

2.1培训 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护理临床路径单制定好后,组织护士进行培训,解读工作环节、内容及标准,了解详细实施过程和与绩效分配相结合的方法,理解护理绩效考核的目的,明确护理绩效考核的目标,以促进护士在工作中自觉遵循考核标准,规范护士行为,护理组长负责带2-3名护士成为一个护理小组,明确组长责任,树立团队意识,指导、帮助年轻护士提升业务,尽快成长。

2.2落实临床路径 以责任护士为主,护理组长为辅,在临床不同时段中为病人提供适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执行后由执行护士打钩或签名。

2.3考核方法及分值设定 采取护理组长和护士长共同日常考核,通过询问病人、病情提问、日常检查等形式,对护理效果评为A好、B一般、C差三个等级。该护理项目分值为该临床路径时段总分/该时段护理项目数,A为最高分,B、C依次递减1—3分。每位病人出院时计算考核成绩,≥90分为合格。

2.4病人满意度测评 每位住院病人发放一份满意度测评表。出院前由病人或家属填写后投入科室意见箱。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结束,由考核小组成员统计测评结果。

2.5绩效分配和激励办法 绩效考核结果与当月奖金系数挂钩。护理小组长奖金系数=星级系数+0.05,责任护士奖金系数为星级系数。连续三次以上评为明星护士,年终评优优先考虑。作为护理组长,如本组有一名责任护士奖金系数扣减,其奖金系数连带扣减0.05。

3 结果

3.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 使护理工作明确、完善,更加系统,使年轻护士工作主线清晰,目的性明确,利于年轻护士成长。

3.2在临床路径下,采取小组制和责任制 护理模式互补,使病人有更明确的归属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3.3责任护士实行管床到人,提高护士责任心、成就感和安全意识,促进其学习热情,加速其业务成长,增进与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交流,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医生满意度。

3.4专业护士角色转变成护理组长 对管理、协调、带教等能力都有了进一步要求和提高,不仅要管理好该组病人的日常护理,更要协助护士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和带教,使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做实做细,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对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起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

3.5护士长通过在护理临床路径下的绩效考核,能更加细化的把临床护理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规范了护士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并很好的体现了护士分层次培训和使用,实现了梯队的有序建设。

4 小结

通过护理临床路径下实施绩效考核,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有机会共同评价护理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帮助全体护理人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目标,细化了岗位责任和护理安全意识,起到自我控制、自我加压的作用[2],使护士对照考核标准及满意度测评,主动改善服务态度,落实基础护理,实施专科护理,掌握疾病知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预防护理缺陷发生,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率。

参 考 文 献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护理工作工作压力相对大的重症监护室 ICU 室护士以及监护室内患者或家属为调查对象,ICU 室护士调查人数 32 例; ICU 室患者( 家属) 60 例。分别对护士及患者行满意度调查。

1. 2 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分别选取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前后的3 个月的时间段,即调查改进前的2013 年3月至5 月和改进后的2013 年7 月至9 月。

1. 3 调查方法 均按开放床位 14 张,床位使用率90% 计算。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排班方法配置护士,对患者和护士满意度进行改进前后比较( 护士人数均不变)

1. 3. 1 改进前: 采取传统的排班模式,即三班轮班制。根据护理工作的不同内容确定每班次护士的工作( 即有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护理班护士,主班护士责任班护士等) 。

1. 3. 2 改进后: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床位把护士分成护理小组。每组根据护士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思维水平及技能来分层配置护士( 仍是三班轮班制) 。护士与管理小组、床位直接对应。实施管床组长,管床护士两级管理制度。由护理组长负责本组全面工作,保证床位分配到人,责任到人。优势是,值班护士直接面对患者的人数比原来要少,小组之间根据病人的病情,工作量可相互支援。

1. 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护士配置方法进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 改进后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39. 409,P 0. 01) 。

2. 2 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前后患者( 家属) 满意度比较改进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2=65. 185,P 0. 01)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艺术性,服务性,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随着新的护理模式的展开,护士工作压力具有潜在增大的趋势,那么做为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如何注意缓解护士的压力,实施护理管理策略,保证护理质量提供优质化护理,使护士成为有效的护理人员,是摆在国内护理管理者面前重要的课题。

3. 1 采用传统排班方式,会给护士带来更大工作压力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量与病房不同,病房的护理工作量大都集中在白天,而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是危重的,它的护理工作内容及量应该是非常均匀的。按照传统排班,夜间只安排值班护士,那么夜间护士工作负荷将会增大很多,造成护士身心疲惫,体力与精力不能及时恢复调整,导致 ICU 室护士流动性非常强。最新研究表明,一个护士过早地离开了一个岗位,不仅损失了她的岗前培训成本,而且因为减少了劳动力对医院也是一笔损失。所以改进后我们采取弹性排班,即安排夜间两班倒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弹性设置主管护师带班制,做到人尽其才。这有利于延长富有经验的护士在 ICU 室工作时限,同时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提高护士满意度,留住护理人才,同时把高年资护士从低层的间接护理及非护理技术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护士个人工作小结第7篇

2009年在科室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指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科室护士9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4人,工龄4~20年,起始学历:大专1人、中专8人,现学历本科2人、专科4人、在读大专3人。

1.2 方法

1.2.1 将科室管理划分为文件书写管理组,基础护理管理组,抢救药品及各项登记管理组,健康教育管理组。

1.2.2 根据科室护理的工作特点,能力及工作表现,采取自荐方式和自由结合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各管理小组选出组长并制定工作职责,护士长参与讨论责任的可行性,定稿后执行。

1.2.3 护士长定期检查各小组责任落实情况,每天晨会护士长总结工作,表扬各个小组的工作成绩,以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

1.3 评价 护理部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患者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护理质量2009年较2008年有比较大的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由全院原来的排名第九升至第五名,患者满意度调查由原来的85%升至93%。就两年护理质量比较如下:2008年护理文件93.5%,基础护理90.25%,抢救药品及各项登记98.3%,健康教育90.5%;2009年护理文件96.4%,基础护理96.7%,抢救药品及各项登记99.5%,健康教育96.41%。

3 讨论

3.1 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可见激励的作用多么巨大。所以护士长作为科室的管理者,要时刻关注每位护士,及时发现她们工作中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激发每位护士的工作潜能,充分发挥她们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使她们感受到护士长的真诚关心、爱护、鼓励,对她们在工作中的进步要及时发现,适时给予表扬,对存在的缺点错误也要及时批评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