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3篇

时间:2022-12-22 11:29:59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3篇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州闽江学院时指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的。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问题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加强地方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掌握产业发展人才缺口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好增量优化,主动布局。与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建设产学研实践基地,是推动高校实践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高度衔接,注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培养。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培训为提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悟,悟有所为,为有所用”[1-3]。

1构建电气工程专业特色的育人体系闭环结构

1.1电气工程专业发展现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村电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性步骤。随着现代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电气设备自动化程度快速提升,社会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口径越来越大,人才缺口凸显在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技术服务以及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等中小型企业上[4-5]。而国家大型电力企业的招聘标准限定在一流大学毕业生。这一现状对普通高等院校而言,要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就要调整培养方向,结合政策导向与地方经济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6-8]。电气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典型专业之一,要对本科教育全阶段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整合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完善的育人体系,为实现新农村电网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1.2构建电气工程专业“六位一核心”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现代化育人体系,须符合政策导向引领,制定科学的育人目标,才能保障一切育人策略和实践活动的可行性[9]。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特色,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提出培养“研究型与应用型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构建“六位一核心”的协同育人体系。以政策导向为核心,从育人目标、育人方案、育人团队、育人平台、育人评价、示范效应六个维度进行建设,构建育人体系闭环结构,如图1所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从德行、研究能力、应用能力三个角度建立育人目标,开展系列育人活动。

2基于电气工程专业的模块化建设内容

2.1规划科学的育人方案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校方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掌握学生的心理、学识、能力等发展趋势,按照分析结果与企业协商,规划合理的阶段性实践实训方案[10]。本科学生四学年时间,是从懵懂少年到步入社会的关键过渡期,学生在心理上和技能上都需要逐步提高,实践基地管理层应根据学生不同学年阶段的接受能力,构建递进式培养模式。依据学生入学的时间,规划四个阶段的实践实训方案,入学阶段通过认识实习、基础实验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校内培养阶段通过校企联合实践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顶岗实训阶段通过生产实践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毕业设计实习阶段通过参与设计项目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素养,四个阶段形成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夯实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11]。1)认识实习与基础实验。专业认识实习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按专业、班级分批次到实践基地实习,听取企业技术人员讲座,实地参观企业生产线,体验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有初步的认知,激发对专业的兴趣和求学的愿望。无论是研究型培养模式还是应用型培养模式,基础都是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大二学年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阶段,基础实验安排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由专业课教师和实验员进行指导,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2)课程实训。专业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三学年讲授,相比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对专业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也是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差异所在,专业课程涉猎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基础。课程实训也称课程设计安排在校内实验中心进行,应针对每门课程设置专门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同时,培养其创新设计能力。3)顶岗实训。经过三学年的校内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所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本理论,但缺乏综合应用的实战能力,且由于个体差异,可能出现“偏科”情况。因此,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学生去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训,基地实施层会根据学生的个体表现情况分配生产车间,由基地指导教师(师傅)进行小组或一对一实地指导。这个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为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4)毕业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实习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学生结合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热点和难题,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并对所拟定的设计题目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最终形成实物作品,且撰写毕业论文,参加论文答辩。由基地教师团队成员对学生的作品和论文进行综合评定。2.2构建产学研育人平台想构建完善的育人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基地管理组织建设。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实践基地稳定运行的保障,校企双方应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为长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2)基地实践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实践设施、良好的生活配置是学生实践的硬件条件,因而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线资源优势,开放共享先进设备仪器作为实训平台,提供环境良好的食堂、宿舍等生活保障配置。3)校内联合实训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建立校内联合实训平台,扩充学院实验教学硬件条件的同时扩大企业产品的宣传范围。4)拟定多元化育人内容。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结合专业特色,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基地的资源优势。结合“金字塔形”的人才需求,以专业基础实践课夯实基础,以专业实践课培养能力,以项目实训课提升水平,以创新设计课凝练人才,将思政元素线性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形成逐层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

2.3建立规范化育人评价机制1)建立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建立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保障课程体系更新。指定专门的教师担任特定课程模块责任人,具体负责课程模块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并组织协调该课程模块的教学;建立课程设计信息平台,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管理、课程内容管理及课程协同管理等功能;完善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包括课程规划、教学过程控制、课程评估、选课规定、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规范等。2)建立奖罚分明的导师负责制度。校企双方应在选派指导教师上严格把关,能力与素养并重。为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奖惩和淘汰制度,学生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指导教师的奖金、评职等,激励理论水平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和技术员主动参与基地实训指导。3)建立严格的课程考核标准。由岭南师范学院和北京三清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共同组织校外实训的培养过程,按照企业考核标准,从技术能力、业务理解能力、态度、责任心、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4)建立动态改进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建立长效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杜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形式主义。整体教学质量评估需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通过对培训过程,学生测试成绩、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的综合分析,不断提出改进办法,调整教学过程,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各类课程考核的管理,为富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提供特殊培养计划,改革教学和考试的内容、形式。

3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电气工程专业为典型,践行“六位一核心”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塑造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构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育人体系,将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作者:王润涛 李明 吴洪艳 王树文 费娟 刘瑶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2

0引言现在是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能源不断并网,广东电网提出着力统筹西电东送与消纳市场、统筹新能源与其他电源建设、统筹电源与电网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电力系统整体统一规划的前瞻目标。绿色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传统火电调频能力渐渐不能满足电网发展需求,储能作为优质调频资源,可以解决频率偏差的问题[1]。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2018年,广东最高统调负荷已突破1×108kW,负荷水平位列全国第一,峰谷差较大,高峰负荷日谷峰比达0.62,谷峰攀升和下降速度快,高达800MW/min,导致电网调频难度进一步加大。广东省的调频需求大,而且呈现一直增长的趋势。目前,提升常规电厂的调频性能是电网市场的急切需求,应用“煤电+储能”模式可以将大量的煤电机组从长期的AGC(自动增益控制)调频任务中解放出来,缓解由于频繁AGC调节造成的煤电机组设备疲劳和磨损,稳定出力并提高负荷率,从而改善机组燃煤效率,提升机组的可用率和使用寿命,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能够迅速并有效地解决广东电网优质调频资源不足的问题。2018年9月,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发布的《广东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试行)》正式实施,广东省成为全国首个投入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调频辅助服务的活力。到2018年11月,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广东、四川、宁夏、甘肃、山西、新疆、山东等省份相继发布AGC辅助服务补偿新政。综上,从广东调频需求、市场环境和鼓励政策等方面分析,所有发电机组均积极主动参与补偿调频辅助服务,配置电池储能调频系统协助AGC联合调频是所有发电机组的必然趋势。储能调频系统可以提升机组的调频性能,增加调频里程,受机组性能差异和运行状况的影响,储能调频系统对调频性能和调频收益的提升程度不同[2]。

1.2项目概况拟在某电厂燃煤抽汽供热发电机组侧安装建设1套可切换电化学储能调频系统,容量为9MW/5MWh,为了满足电厂安全生产需要,电源引自#1、#2机组6kV厂用电母线工作段,同时实现储能调频系统响应电网AGC运行模式,不同段储能之间满足互锁和切换功能。根据2台机组实际并网运行情况,选择其中1台机组并与之联合调频储能,响应广东电网AGC运行模式。

1.3设计范围AGC调频改造包括电气、土建、热控、通信等改造和设计,包括但不限于6kV/380V电气接入设计,原厂各种相关设备的改造设计,厂房内和储能侧设备基础、电缆沟、电缆通道的土建设计,DCS、RTU的测控,南网并网接入设计,设备通信、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电缆清册等工作。2储能调频系统基本原理储能技术特指通过机械、电磁、电化学等方法存储能量,在需要的时候再通过机械、电磁、电化学等方法将存储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提供给用电设备的技术。电厂储能调频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各储能调频系统厂家的具体技术形式不同。一般情况下,储能调频系统由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电气一二次设备、储能控制系统、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升压变和动力电缆、消防设施等构成。电厂储能调频系统采用模型预测控制、自抗扰先进控制和常规DCS算法三者结合的新型控制技术,在收到电网发出的AGC指令后,可以利用储能调频系统快速响应的特点对机炉协调控制进行“削峰填谷”,及时响应出力,这能提高机组调节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机组煤耗水平。针对储能调频系统容量小的特点,机炉协调控制还能协调及时接力,填补储能调频系统后期的不足,提高机组的调频辅助性能。

3电气二次专业的设计要点结合电厂加装储能调频系统的实际情况,需要新增和改造建设的内容如下。

3.1继电保护配置充电和放电的储能调频系统可视为一恒定用电负荷或一受控电流源。储能调频系统实际提供的短路电流不大,几乎不影响发变组和厂用电短路时的电流。因此,储能调频系统对发变组、厂用电继电保护配置和定值无影响,原有保护不需要调整[3]。厂用电部分的6kV断路器保护由开关柜内综合保护和测控装置实现,380V断路器保护由综合保护和测控装置实现。储能设备出线6kV线路采用光纤差动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对储能调频系统进行保护分区,在保护区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对应的保护应能正确启动并可靠动作。当故障点不在保护区内时,保护不应动作。相邻保护区间应存在重叠部分,保证所有电器设备都在保护范围内。储能调频系统6kV进线、馈线、变压器回路均采用微机型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实现相应的保护和监控功能,综保装置安装于6kV开关柜上。储能调频系统380V框架断路器电源回路采用框架断路器的智能脱扣器实现保护功能,采用智能仪表实现测控功能;塑壳断路器馈线回路采用电子式脱扣器或电磁式脱扣器实现短路、接地保护。PCS变流器本身配置继电保护功能,需要在交直流回路中合理配备熔断器、接触器、隔离开关和交直流断路器设备,提供完善的故障监测和保护功能,当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切除故障,防止事故扩大。

3.2储能系统除了在厂用段6kV新增馈线开关外,在储能系统配置成套的储能电池集装箱、PCS集装箱、主控集装箱和6kV成套开关柜集装箱,如图2所示。(1)厂用工作段。6kV厂用工作段储能进线开关由电厂侧监控,6kV储能段母线储能进线开关由储能控制系统监控。6kV厂用工作段新增的开关柜的控制电源与原有开关柜一致,采用220V直流或110V直流控制,从配电间直流分电屏引接。新增的中低压开关柜点位信息通过硬接线采集接入原电厂机组DCS系统内监控。(2)储能场地集装箱内。储能系统总体配置一套EMS能量管控系统,主要由工控机、服务器、交换机、主控制器、AGC策略协调控制器、测控装置、IO卡件、通信卡件、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平台、操作员站、数据服务器和工程师站等构成。各电池单元配置若干套BMS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对不同电池之间进行电量均衡管理。BMS系统通过以太网或现场总线协议通信至EMS能量管控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EMS系统整体拟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网络结构采用两层设备双冗余网的形式。

3.3电源管理单元(PMU)电厂侧在电子设备间增加1套电源管理单元(PMU)采集屏,采集6kV厂用电侧PMU数据;储能调频系统侧增加1套PMU采集屏和2套PMU设备接入电厂原有PMU主机,通过原有PMU业务通道上送至电网。PMU测点根据《参与辅助调频的电厂侧储能调频系统并网管理规范》[4]文件要求采集。

3.4远动和AGC电厂侧增加1套远动+AGC一体化设备,负责采集电厂侧的远动、AGC信号,并接收电网的AGC指令;储能侧在控制室内装设EMS,接收并处理远动和AGC信号,远动和AGC测点根据《参与辅助调频的电厂侧储能调频系统并网管理规范》文件要求采集。

3.5电能计量电能计量点设置在6kV厂用电侧储能调频系统进线开关和机组380V母线段(暂定为汽机PC段)辅助用电馈线开关处,每面6kV进线开关柜和380V馈线开关内设置电能表计,电能信息上送至电厂电能采集系统。
3.6视频监控集装箱内配置网络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和安全防护。在储能场地四角道路照明灯柱上装设摄像头,监控图像接入储能调频系统后台,并配置通信接口上传至主厂房后台监控。
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5],将储能站单独划分为一个火灾报警区域,在储能调频系统装设1套独立的储能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储能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区域报警控制器、消防电话系统、点式感温探测器、点式光电感烟探测器、气体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和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等组成。火灾报警系统在探测到火情时能够连锁启动电池集装箱内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联动关闭集装箱内通风空调系统,同时送出报警信号,从而实现火灾自动探测与灭火。储能调频系统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以作为子系统通过通信或硬接线的方式接入电厂现有集中火灾报警系统,进行监视和联动消防。

4结束语

当今,储能产业处于爆发式发展时期,更新迭代较快,但储能安全问题突出。监管部门应优先制订储能安全相关标准,从源头上为储能项目的安全建设提供指导,针对实际项目中难以落地的环节加快推进相关研究,支持标准的进一步更新完善。储能调频系统接入初期,可大幅度提高机组调频性能,在市场竞价中占据先发优势。基于电力与能源市场的多种储能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国内电厂仍有加装储能调频系统的条件,可以推动能源变革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作者:王涛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3

为坚持“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创新领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安徽建筑大学结合安徽省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建筑电气等重点领域发展开展教学工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形成了与土木工程、楼宇自动化、过程装备与自动控制、测量控制工程等专业深度交叉、相互融合的鲜明学科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1]。

1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我校坚持开放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校地、校校、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国家电网安徽公司、安徽送变电公司等诸多实践教育基地。坚持以人才需求为主体,政府引导、学校统筹规划为原则,以电气工程行业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人才需求为主线,注重企业、学校、基地、专业建设相结合,开展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形成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多专业共建的新模式。通过专业试点示范,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构建安徽省工程教育竞争新优势提供人才支撑[2]。

1.1招生考试瞄准拔尖人才、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在现有招生制度和方式基础上可行的招生方式。一是针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招生方式。探索结合自主招生的特色人才选拔机制,研究和实践以电气工程为主题的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构建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二是针对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招生方式。探索大类招生和分类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共性学科基础培养和分类培养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教学设计,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提升个性化培养。

1.2专业设置结合当前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需要,重点推进电气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测控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群建设,并进一步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的申报和建设。针对在办专业,瞄准拔尖人才和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通过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和教学研究的常态化,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尤其是电气、控制等传统学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工科核心内容的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结构,加强配套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3]。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知识体系设置专业方向、专业模块,按照专业发展需要做好配套的教学研究和建设工作,尤其是与优秀科研团队、优质企业联合,探索科学研究成果及新技术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辐射作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资源建设,确保既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师资队伍依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成立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负责基地教师岗位等级聘用审核评议工作。按岗聘用,努力营造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待遇能高能低的制度环境,促进人才基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整体推动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紧跟专业领域和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趋势,深化教育教学内涵,发挥高水平科研、教学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引领师资队伍建设,紧抓青年教师关键期的培养,做到“教学配导师、科研进团队”,使青年教师融入教学、科研平台,传承和创新学校办学文化,实现持续创新。

1.4创新创业平台构建面向全院学生的创新创业平台,将原生态模式的创新创业活动纳入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活动任务透明化、组织有序化、参与敏捷化、实施信息化、成果高层化。构建包括校内指导教师与优秀企业专家在内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及大学生竞赛等相关活动。定期举办专家论坛,拓宽学生视野;通过设置交叉型课题任务,为学生提供跨专业、跨领域学习的机会。全院创新创业平台一盘棋,有序组织活动,合理分配预算,并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教学成效的精准把握[4]。

1.5质量监控机制探索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构筑以培养目标为引导,以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实施相关数据、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毕业要求达成度分析、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分析为依据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2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

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确立“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专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夯实学科基础、提高职业素养、强化专业知识、注重实践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专业教育理念,主要措施如下。

2.1注重融入思政教育健全立德树人机制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落实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采取措施使各方面的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将专业的“中国实力”及时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电气类学科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核心,规范人才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将思政和素质教育融入课堂。

2.2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培养模式立足行业和地区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专业并深化教学改革[5]。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制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与行业企业实现“共同培养、双向强化”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3构建由学科专业教师企业技术管理专家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优质师资力量,形成一支校内外协同合作、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与工程相结合的稳定、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或前往国内高水平大学交流,委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技术研发与专业咨询等工作。另外,本专业还拥有一支以行业企业技术管理专家为主体的兼职教师队伍,与专业教师队伍相结合,构建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完善的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2.4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新途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经费投入的支持下,学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实践、实训需求。此外,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社会资源,以“互惠互利、双向受益”为原则,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模式,通过共建实践教育基地、优质生源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多种模式,不断开拓新的高水平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的需要。

2.5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完善的保障措施学科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本专业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强化应用教学与科研、打造科研平台,促进了学科建设发展,完善了相关制度,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纪律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

3结语

通过上述措施实施,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育人条件得到改善,育人质量和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多样化、多层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等相关工作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赞赏,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群的影响力。本专业的师资水平整体提高,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毕业生的各项能力较强,并拥有足够的就业竞争力。总之,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求稳的基础上,逐步办出本专业的特色,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孙禺,赵自强,雷环.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4-22.

[2]罗高涌,张瑾.基于CDIO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1(5):71-75.

[3]黄云志,张毅.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40(1):25-28.

[4]王向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合肥:科教文汇,2016,341(2):1-2.

[5]李金田,贺国权.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5):8-9.

作者:程秀芝 雷经发 汪方斌 孙虹龚雪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